任正非說人才是激勵出來的,以罰款爲主的KPI考核只會毀了公司!

(點擊右上角“+關注”本頭條號,分享薪酬績效乾貨!!!

導讀:

天外伺郎說績效主義毀了索尼。因實行績效主義,職工逐漸失去工作熱情。良好的企業文化比績效考核更好,更有效,更能激發員工的活力和積極性,提高企業的效率。因為實行了KPI考核機制,索尼的“激情集團”消失了、“挑戰精神”消失了、 團隊精神也消失了,最後導致索尼公司走向倒閉。

為什麼呢?因為KPI設計的時候是站在老闆的角度設計的,追求達成率、及時率等,都是100%為標準,達不到就扣錢。

任正非說人才是激勵出來的,以罰款為主的KPI考核只會毀了公司!

任正非在《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英勇奮鬥》的講話稿中說:“30多歲年輕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任正非在講話中也分享了自己的以身作則的拼搏經歷,這位今年已經73歲的創始人表示,“我鼓勵你們奮鬥,我自己會踐行。”

任正非說人才是激勵出來的,以罰款為主的KPI考核只會毀了公司!

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的人才都是用錢堆起來的。

確實對於員工來說,在一家企業工作,只要心不委屈,掙到錢是最重要的,哪怕再辛苦再累也值得,確實華為工作很辛苦,加班都是家常便飯,但是華為的收入確實不少,基本工資福利待遇很好,年底還能分紅,公司甚至借錢給員工買股票;反觀我們很多企業老闆,格局不大,小農意識,寧願把企業越做越小,哪怕作死倒閉,都不願意和員工分享;企業老闆首先要有願意和員工分享的意識和想法,這個是最重要的;至於分享採取那種方式:是員工出錢參股,還是乾股分紅,或者學習華為的“虛擬股權”等等。合適企業就好,員工想法很簡單,掙得多就好,並不想要的太多。

任正非說人才是激勵出來的,以罰款為主的KPI考核只會毀了公司!

企業要想能激勵員工,那就不能是固定工資,固定工資就是養懶人,就是告訴員工做或不做,做好或做不好都一樣。激勵性和增長性的薪酬一定是彈性的、寬帶的,現在很多企業都給員工有固定工資或固定工資過高的做法,固定佔總薪酬的50%以上就算偏高了。無論什麼崗位,都不建議給員工發固定工資或高底薪,固定工資就是固定成本,國家、市場會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給員工加薪,如果採用固定工資制,就是在固定漲成本,總有有一天,公司會因為成本過高而無法經營。加薪不是問題,問題是加薪了,員工的狀態和結果有沒有變?加薪不是問題,問題是加薪了,企業的人效、績效、利潤有沒有提升?所以,我們要找到每一個員工的價值,並對原有的固定工資進行明確的量化和定價,根據“價值分解、薪酬分塊”原理,與員工進行價值交易,這也就打開了加薪的渠道,讓員工可以多勞多得,拿價值和結果來交換工資,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快速提升人效、績效和利潤。

一、公司要敢於給員工發高薪酬,因為這樣企業才有未來!

工資是死的,人的創造力就死了;工資是彈性的,人的潛能就被髮掘了。

高工資養人,低工資趕人,死工資害人,高激勵助人。

敢給員工發高薪酬的企業,成本其實是最低的;固定員工薪酬的企業,人力成本反而是最高的。

高激勵、高績效應該是融合的關係,做到利益共同、平衡共贏,薪酬增長才可健康持續。

任正非說人才是激勵出來的,以罰款為主的KPI考核只會毀了公司!

二、薪酬與績效必須融合,要掌握的10個真理:

能力不等於價值、考勤不能取代考核。

要想讓員工比過去更努力,不是發錢,而是要懂得分錢。

固定工資養懶人、搞死人、埋沒人。

企業可以給員工安定,但一定不要助長他的安逸。

激勵到位,幹活不累;浪費人效,人手很貴。

固定加薪,只會增加企業固定性成本。

員工固定薪資水平越高,創造力就會降到越低。

一切不以加工資為導向的績效考核都是失敗的。

薪酬要實現短期化與中長期化的組合。

員工增收、企業添利,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任正非說人才是激勵出來的,以罰款為主的KPI考核只會毀了公司!

《為了讓員工保持狼性,任正非:寧搭進10億也要這麼幹!你怎麼看?》

《劉強東歧視懷孕女員工?居心叵測,想杯酒釋兵權?》

《老闆的苦惱:訂單多,卻沒人搞生產,工資漲了20%留不住人!》

《 95後不願進工廠,工資低、又被人管 馬雲說:錢給少了》

《老闆省了不該省的錢,逼得90後要離職,看看網友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