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污变废为宝 守护绿色发展

粪污变废为宝 守护绿色发展

粪污变废为宝 守护绿色发展

相关负责人介绍畜禽粪污收集发酵池情况。

粪污变废为宝 守护绿色发展

签订三方协议 “双减”让环境更绿色

近年来,土地乡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农户为公司代养生猪、肉鸡的模式逐渐在全乡成为普遍。“在农户与公司双获可观收益的同时,造成的养殖污染也是生态环境的痛点。”据该乡党委书记吴静介绍,过去由于不少养殖户环保意识缺失,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落后,大多存在储粪池和沼气池储粪能力不足,致使超限粪污大量往外直排漏排,流入附近河道沟渠,造成环境恶化。

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治理形势,2017年9月,该乡党委、政府在全乡全面铺开畜禽污染综合治理种养循环达标工作。其中,畜禽粪污集中转运站“功不可没”。

7月18日,刘波开着粪污转运车,到双灯村周正光120余亩的果园。进入果园,刘波娴熟的将车开到果园的蓄粪池,将处理发酵后的粪液抽入蓄粪池。不到半小时,一车粪液全部进入蓄粪池,待稀释后将进行果园灌溉。

从去年到今年,只要果园有需要,刘波都第一时间将发酵处理后的粪液通过转运车运输过来,满足果园灌溉需求。据果园负责人周正光介绍,自家果园从2016年初进行流转,种有李子、柑橘、樱桃等水果,果园内共有9个蓄粪池,全部用于果园的灌溉。一个蓄粪池可以装400立方米的粪污,可以灌溉30-40亩土地。

为切实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提高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种养循环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刘波与种植户们签订粪污综合利用三方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义务。同时与全乡大部分无法自行消纳粪污养殖户签订了粪污转运消纳协议,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后,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双减”效果明显,保证了全乡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利用,也杜绝了直排、偷排、漏排现象。

“通过环境治理,变化真的很大,集中转运从根本解决了全乡畜禽养殖粪污的出路问题,既极大改善了全乡生态环境,又稳定了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据土地乡环保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集中转运站内的粪污除了能满足土地乡果园利用,对全乡环境治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还辐射周边黄丰镇、富牛镇、光相等乡镇。

因地制宜处理 全乡面貌焕然一新

除了采取集中转运储存外,据了解,该乡还根据生猪、肉鸡两大养殖板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粪污处理模式。

在生猪养殖板块上,推行沼气池储粪模式,即根据农户生猪饲养头数的多少确定修建沼气池处理池的大小。要求养殖户以100头生猪的存栏量为标准,以生猪粪尿排量计算,并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离、饮污分离的“三池三分离”要求,需配建30立方米的沼气池,60立方米的沼液储粪池(化粪池),6立方米的干粪堆集池。

同时,推行多级沉淀池模式,即仍以存栏100头生猪为标准,按照不同落差相连配建120立方米的化粪池—沉淀池—储粪池“三池”,经过对粪污的密闭发酵,杀灭有害物质,实行厌氧无害化处理,使之成为农作物的“宝贝”。

其次,在肉鸡养殖板块上,该乡确立以1000平方米的养殖场为标准,各养鸡场必须配修10立方米的储粪池。目前,全乡91户肉鸡养殖户,户户都建起了鸡粪储粪池,并且普遍达到雨污、干湿分离标准。对于冲洗鸡场的废液和污水,将其全部排入储粪池处理,以避免往外乱流,用作农作物施用,对所产生的鸡粪,则采取密封发酵处理用于就地作物施用或直接送加工企业收运加工处理。

在以种定养方面,该乡引导养殖户以种植面积大小来确定畜禽饲养头数,要求所建粪污设施必须达到容纳3—6个月的排放量,同时,养殖户要建立起粪污生产和消纳台账,签订用肥协议,做好记录,明确粪污消耗去向,避免发生偷排漏排。

同时,该乡还施行包村包户,在全乡范围内按照相关要求和乡环保所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对全体养殖户的养殖粪污利用进行引导和规划建设,多管齐下,让环保理念更接地气。

经过1年多的努力,如今的土地乡农村旧貌换新颜,乡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双灯村5组村民泸秀敏感触良多,“以前家门口环境差,现在严格规范治理,闻不到臭味,乡村变美了,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以赴进行全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吴静表示,下一步,该乡还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打造两个标准化种养循环示范户作为试点,在全乡学习铺开推广,并不断创新环境治理举措,使畜禽废弃物资源利用率提高,形成多元化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格局。

“喂,你好,我这儿70多亩柑橘园需要浇灌粪水一次,转运站今天能不能给我拖一车发酵处理过的粪液来?”7月17日,东坡区土地乡永光村6组果农袁庆龙正在给全乡畜禽粪污集中转运站负责人刘波打电话,他的果园急需粪液“救急”。

袁庆龙口中所说的转运站,是土地乡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一个创新举措。去年7月,该乡利用东坡区相关项目补助和自筹方式共投入资金80多万元,率先在全区新建成两处共2100余立方米的畜禽粪污集中转运站,并配套新购两台粪污转运车。

据统计,从2017年7月开始至今,该转运站已集中转运粪污量达1万余立方米。与此同时,该乡还通过多样化治理模式,使全乡224户养殖户,全部完成治理工作,圆满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工作目标。

审核:刘竹

弘扬千年东坡文化

展现东坡故里风采

凝聚东坡不朽精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