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熱潮下的冷思考

工業互聯網熱潮下的冷思考

最近,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熱潮湧動,各種工業互聯網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那麼,究竟如何理解和建設工業互聯網?如何進行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選型與應用?這些問題還困擾著諸多企業。

首先,如何理解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指工業互聯的網,而不是工業的互聯網。在企業內,要實現工業設備、信息系統、業務流程、企業的產品與服務、人員之間的互聯,實現企業IT網絡與工控網絡的互聯,實現從車間到決策層的縱向互聯;在企業間,要實現供應商、經銷商、客戶、合作伙伴之間的橫向互聯;從產品生命週期的維度,要實現產品從設計、製造到服役,再到報廢回收再利用整個生命週期的互聯。這與工業4.0提出的三個集成的內涵是想通的。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數據,要通過數據驅動企業運營,必須實現安全、可靠地連接。

其次,如何理解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的關係?智能製造在實現整個製造業價值鏈的智能化,推進智能製造過程中需要諸多使能技術。其中,工業互聯網是支撐智能製造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智能製造實現應有價值、讓企業真正從中獲益的必要條件。工業互聯網支撐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支撐企業實現業務目標。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屬於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的關係,但不能把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混為一談。

第三,工業雲平臺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異同。工業雲平臺屬於IT範疇,而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基於IT與OT的融合。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的上面三層與工業雲平臺相似,但是下面加了邊緣層。工業互聯網平臺則側重於解決與工業設備、工業產品和服務有關的問題,其基礎是傳感器、物聯網和工廠網絡。

第四,工業互聯網有哪些現實的應用場景?目前最現實的應用場景是裝備製造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來對已服役的產品進行遠程的狀態監控、工時統計、故障預警,預測性維護、能耗分析等應用;另一個工業互聯網典型的應用場景是企業內部設備聯網的基礎上,實現車間生產設備的監控與運維。

互聯網帶寬的增長,傳感技術的發展,計算和存儲能力的迅速提升,IT架構向祖件化和微服務轉型,將帶動工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然而,將傳統軟件改造為APP並非易事,老設備的數據採集和互聯還需要花費高額的成本和時間。工業互聯網要真正廣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也思集成”由也思(常州)系統集成有限公司運營,專注於智能製造領域技術與知識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