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爲什麼中山陵沒被日本鬼子破壞?

中山陵對日本有利用價值

日本知道孫文在中國的威望,所以十分注重利用孫文的影響,把自己說成是孫文的好朋友,還同意汪偽政府使用孫文的“國父”稱謂,允許宣傳三民主義,還說孫文的“大亞洲主義”與自己的“大東亞共榮圈”異曲同工。很多日本高官也去拜訪中山陵。

汪偽政府也把自己看作孫文事業的繼承人與捍衛者,頒佈《尊崇中華民國國父致敬辦法》,修訂《謁陵規則》,制定《實現國父遺志祭告辦法》,恢復了新街口被日軍拉倒的孫文塑像,把北平的協和醫院保管的孫文臟器標本移送到了中山陵埋葬。

據1947年陵園管理會的陵園建築損壞情況報告,中山陵主體建築被評價為10%,這麼點損失很幸運了,也是多虧士兵們的捨命保護。當時日軍士兵馬淵細雄在《報道戰線》裡寫道“由於中山陵為國民黨的聖地,由軍官學校的學生守衛,因此並未遭受大的破壞。”

雖然中山陵保存完好,但還是有一些裝飾被日軍破壞。最著名的就是那個被日軍擊穿的鼎,彈孔在下面,應該是日軍從臺階下方開的槍,頂端的祭堂屋頂也有一點被破壞,不過不影響建築安全。

中山陵佔領後,日軍在最頂端的祭堂裡的漢白玉孫文塑像背後寫了“亡國之父”四個大字。

陵園的其他建築就沒有主體建築只傷了裝飾那麼幸運了

日軍南京侵攻時,南京守軍在各地與日軍開始了南京保衛戰,中山陵戰役就是其中之一。這場戰役裡,中山文化教育館、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辦公樓、奉安紀念館、永慕廬等被毀。

每到秋天就在網上紅過一陣的法國梧桐項鍊上的明珠-小紅山官邸(美齡宮),當時也處於中山陵戰役裡,多虧是鋼筋水泥建築才得以倖存。

奉安紀念館收藏了很多與孫文有關的東西,其中最珍貴的是孫文親手製作的一面國旗。因為紀念館毀於戰爭,裡面的東西全都下落不明。

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中山陵沒被日本鬼子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