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校園性侵是存在已久的問題,隨著網絡的發展,它頻繁的進入人們的眼簾。在著急賺錢之餘,也許我們可以抽空思考一下:是什麼導致這些情況的產生,我們可以怎麼做。

(全文儘量壓縮至2348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你的耐心便是對世界的善意。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關於校園性侵的誤區一

談到校園性侵,我們可能會自然的想到教師、教育工作者、教育環境和教育制度,並自然的把原因歸咎於“教師”這個身份。這更多的是一種“嫉惡如仇”情緒的宣洩,一種非理性的歸因。因為性侵的發生並不是只侷限於教育這個方面;並且是人在進行性侵,而不是職業在進行性侵。目光集中在這裡只會“引發罵戰”,於解決實際問題沒有多少幫助。

關於校園性侵的誤區二

通常我們會認為校園性侵只是針對女孩子,從而忽略了男孩子的狀況。但從現實生活層面來講,被性侵的男孩子並不比女孩子少。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關於校園性侵的產生

性侵的產生是建立在一方強加、一方無助(能力無助,不能自保;認知無助,認識不到危害)的基礎上。而校園性侵是心理學上“習得性無助”的典型表現。

心理學上對習得性無助的定義可以理解為基於很多失敗、懲罰、依賴而造成的個人無力獨自面對生活解決問題而任人擺佈的狀態。深層次可以理解為內在缺乏一種反抗的力量。而在性侵案例中,被害多數是屈服於威脅、恐嚇、暴力。孩子本就是弱勢,很多時候父母也沒有注意培養孩子這部分的能力。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這就把問題導向家庭教育

是的,學校和教師只是在傳遞人類社會的基礎知識,而不負責其他。真正承擔育人、教導責任的還是在於家長和家庭。當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用注意這些的時候,想要侵犯的人可不會嫌棄TA小。

在這個時候父母應當提前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自我保護的方法(包括武力)、某些地方不能被觸碰的原則、與人保持距離的原則、獨立性、應變能力。

具體可以考慮:培養良好的親密關係,給與孩子支持;保證平等溝通;將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融入遊戲;減少打罵、增加鼓勵;教導、訓練孩子不和異性獨處;帶領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設置“不可觸碰區”等。還要注意慎重選擇輔導機構,儘量避免安全係數低的一對一和留堂。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識別其實並不難

把親子關係放在前面是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對避免、識別和隨後的干預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親子關係本來就惡劣,自然很難察覺到孩子的異樣。

在親子關係相對較好的狀態下,如果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出門不見人、敏感、容易哭、愛發脾氣,那就是我們該注意的時候了。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可以考慮的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方向一:減少勉強

當我們受事件衝擊的時候,我們很容易選擇封閉自己,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因為這種封閉是一種自我療愈,壞事則是封閉自我與外界隔斷之後,積極能量也會比較難進去。這時候的父母是非常著急的。但換個角度考慮,孩子遭遇這些,本來就是基於勉強的,如果我們再勉強,就等於是在惡化問題。等他願意講的時候,他自然會講出來。


方向二:減少哭鬧、爭吵、負面情緒

任何家長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遇見這樣的情況,遇見之後家長往往是接受不了的、崩潰的,甚至是絕望的。從而因為事件衝擊,可能帶有非常多的負面情緒。或是以淚洗面,或是埋怨其他人,或是脾氣變的很大經常爭吵。當然,我非常理解父母此刻的心情,但是

如果有負面情緒,請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這樣會增加他的心理負擔。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方向三:增加陪伴

無論孩子在經歷事件後是否選擇封閉自己,我們都需要意識到,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狀態是焦慮、擔憂、害怕、自責,甚至絕望的。在這個階段

他需要的並不是我們去為他做太多直白的東西,就是買衣服呀,講好聽的話呀之類的。他更需要的是我們增加一些委婉的陪伴。不用在意他是否願意說話,我們只需要坐在他身邊,陪伴他,牽著他的手(稍微用力),就足夠了。


方向四:放下身段

我個人認為與孩子的交流最好的就是放下身段的交流。這裡所提到的放下身段並不是單指不以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去和孩子說話、去命令。也指俯身、蹲下,和他四目相對,擁抱,額頭捧著額頭。通過這樣讓他從心理上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重、愛、重視。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方向五:給與更多的支持

這種支持同樣並不是言語上表達出來的支持,而是需要實實在在讓他從內心中感受到。曾經就有類似的新聞,說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笑話,然後不想去上學。父母沒有責怪孩子也沒有責怪欺負他的人。只是把事情發到了網上。隨後當地“機車聯盟”的一排排壯漢就自發的去送孩子上學。我們同樣可以採用這種手段,只是不用這麼大張旗鼓,而是一定要親力親為的接送。並且和親屬一起制定外出計劃,帶上孩子。一定程度的與外界的接觸是必要的。


方向六:與侵害源保持距離

且不論是否是在正規院校遭遇侵害,即便是成年人,遇見這樣的事情也會承擔非常大的壓力,從而對類似的環境非常敏感。所以在

短期內要儘量避免孩子接觸事件發生的環境,避免二次傷害。這不是逃避,而是現在面對不了。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方向七:增加親子活動

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但有時候限於現實原因陪伴孩子成長的是其他人,如果我們想要協助孩子走出來,這時候一定要由親近之人來執行和陪伴。可以考慮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

比如遊戲、旅遊、親子夏令營、一起畫畫、一起閱讀、讀故事、唱歌學音樂等切勿在事件發生後送孩子到所謂的“成長培訓班”,現在不是參與類似活動的時候。


方向八:協助孩子拓展他的社交

被侵害之後一定要慎重處理,慎重接觸人,如果帶來了二次傷害,可能會造成一輩子都無法抹去的陰影。在這個階段父母需要參與到孩子的社交裡,通過父母的傳遞來幫助孩子重塑與他人之間的信任。在上面增加親子活動的基礎上可以同時進行這一點。如果孩子交到一些朋友,父母可以邀請對方到家裡玩,或者共同野炊。把孩子從心理安全區裡逐漸引導回社會。


心理學:如何有效避免、識別校園性侵害及8條心理危機干預方向

網絡曝光了“黑手”,但淨化環境還需要我們做更多。單單指望學校、教師的自律和社會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自身能識別風險、應對風險,才能將危險降到最低。

如果能取得你的認同,還請傳遞給更多的人。謝謝你的閱讀,也謝謝你的傳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