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吃得多=吃的好?把握這3個時期需求點,母嬰更健康!

很多孕婦,從知道懷孕的那一刻起,就拼命的吃,拼命的補,生怕肚裡的小傢伙缺了營養。結果,自己的體形一天比一天臃腫,甚至還會有一些妊娠併發症。而過量的補充營養,還有可能導致巨大兒,造成難產。

吃的多,不等於吃的好;吃的好,不等於吸收好!把握好每個階段的營養需求點,有計劃地進補,對母嬰健康才會更好。

孕期,吃得多=吃的好?把握這3個時期需求點,母嬰更健康!

孕早期營養需求點:葉酸

對於孕早期,也就是懷孕的前三個月,對於孕婦其實沒有太多的營養要求。畢竟很多孕婦都有不同程度的妊娠反應,有的吐的昏天黑地的,再要求她們去補充各種營養也不太現實。

這三個月,只有一個營養需求點,那就是葉酸的補充。因為孕早期正是細胞分化再組合發育成卵泡、胚胎的過程,葉酸的攝入會最大限度的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風險。(葉酸推薦去醫院或者社區免費領取就可以!)

至於孕婦和胎兒的營養攝入,順著孕婦的胃口和食慾去吃就好了。不想吃太油膩的,那就可以多吃點蔬菜。可以吃點水果、堅果等零食。但要注意,並不是要由著孕婦任性吃,一些麻辣燙啊、烤串啊、辣條啊等這些東西還是不要吃了。而且在整個孕期都儘量不要吃。

孕期,吃得多=吃的好?把握這3個時期需求點,母嬰更健康!

孕中期營養需求點:拒絕挑食、補鈣、補鐵、補維生素

順利度過孕早期,孕婦的妊娠反應基本消失了,食慾好了,也就可以正常規律的吃飯了。孕中期,隨著胎兒快速發育,他們對於營養的需求逐漸變大,孕婦的飯量也在逐漸增加。孕婦需要全面補充營養,不要挑食、偏食。如果懷孕前有挑食的習慣,為了胎兒,一定要努力改掉。

在這個時期,胎兒的骨骼、組織器官都在快速發育形成,孕婦要注意鈣、鐵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充分攝入。

多吃點瘦肉、牛奶、豆製品、動物肝臟、西紅柿、海產品,以及多吃點粗糧,對於孕婦和胎兒都是很好的補充。

孕期,吃得多=吃的好?把握這3個時期需求點,母嬰更健康!

孕晚期的營養需求點:營養均衡、補鐵、易消化。

渡過了舒服輕鬆的孕中期,進入孕晚期,隆起的腹部讓孕婦顯得更加臃腫。這個時期,寶寶發育得更快,同時,他們要為出生儲備一些能量,而孕婦也要為隨時可能的分娩積攢能量。所以,孕婦要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保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充分攝取。

為了給寶寶補充足夠的鈣,以及預防胎兒缺鐵性貧血,孕婦還要注意鈣和鐵的補充。

孕期營養補充很關鍵,補的好,胎兒發育更好,更健康,媽媽身體也很好,可以避免一些孕期常見症狀。而合理抓住孕期每個階段的營養需求點,有計劃地去補充,飲食更合理,母嬰更健康!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