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外賣「連開三城」,爲何更像戰略搖擺之下的豪賭?

滴滴外賣“連開三城”,為何更像戰略搖擺之下的豪賭?

6月6日,滴滴外賣宣佈在江蘇泰州正式開城,這是滴滴外賣上線的第三座城市,距離6月1日南京開城還不到一週時間。據滴滴外賣方面稱,泰州開城後,可與無錫、南京共同構建江蘇運營體系的鐵三角佈局,並積累更多的運營經驗。

雖然正如滴滴外賣海報上宣傳的那樣,“連開三城”的承諾正在“言出必行”,但第三城選在泰州多少有些意料之外。此前滴滴騎手客戶端顯示,能夠註冊的城市選項為無錫、南京、長沙、福州、濟南、寧波、溫州、成都和廈門,這些被外界所猜測的“再開九城”中並沒有泰州,而且泰州與其它城市而言,顯然不在同一等級。

選擇泰州、構成江蘇外賣運營的鐵三角佈局,或許是在滴滴外賣計劃之外,由此這背後的深意值得探討。但更重要的是,依照無錫訂單暴跌的情況,這個新搭建的鐵三角似乎已有“一極”偏塌,如何穩住滴滴外賣在江蘇佈局的“大本營”,同樣引起外界質疑。

光鮮數據之下存暗傷,鐵三角更像無奈之舉

最近,滴滴官方宣佈,過去的一週時間裡,南京送餐總里程數超過176萬公里,相當於繞南京明城牆5萬圈,用戶端訂餐七萬多份鴨子相關菜品。表面上看,滴滴外賣數據不錯,可仔細算下來,遠不如當初無錫的戰果。假如一單送餐的里程平均是3公里,那麼滴滴外賣過去7天每天的訂單量約為8.4萬。

相比較無錫33.4萬單的成績,南京每日8.4萬的訂單隻有無錫的四分之一,然而人口數量南京卻要高於無錫。據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南京常住人口達到833.5萬人,無錫常住人口為655.3萬人。人口數量佔優單量卻不及無錫,說明南京滴滴外賣似乎連衝擊第一的機會都沒有,由此競爭相對較弱、原本不在計劃內的泰州就被重新納入考慮。

從無錫到南京、再到泰州和已經官宣的成都,我們可以看到滴滴外賣佈局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場外賣行業的“第二戰爭”勢必還要持續下去。但相比普通用戶因補貼受惠而雀躍,滴滴外賣進擊的背後卻難掩吃力情緒,泰州開城或許就是一個例證。

據滴滴外賣官方所述,選擇泰州的原因有兩方面,一則是滴滴外賣進行業務下沉的一次嘗試,二則為構建江蘇外賣運營體系的鐵三角佈局,但這兩個說法多多少少有些站不住腳。

滴滴外賣和美團激戰正酣,短期之內,只有一二線城市的戰局才有可能威脅到美團外賣的地位,滴滴目前只在無錫和南京小試牛刀,就開始轉移到下沉城市,時機未免過早。因此,與其說是嘗試,倒不如稱為找尋後路。而另一方面,滴滴外賣若想構建鐵三角佈局,實際上江蘇省內其它與南京、無錫地位相當的城市更為合適,比如徐州、蘇州、常州等省轄市。可為什麼滴滴偏偏選了不甚出名、人口也不多的泰州呢?

其實有一點值得注意,無錫對岸就是泰州。4月份無錫上線滴滴外賣,短時間內曾衝刺為市場第一,然而一個月之後各項數據下滑明顯。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在4月專門針對無錫網絡外賣市場進行研究,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在無錫市場份額分別為51.6%和34.8%,而新入局者滴滴外賣的市場份額為6.9%。

但當時為了承接急劇增長的訂單,滴滴在無錫以保底10000元的優厚條件吸收了大量騎手,隨著無錫訂單驟降,這些已經招募的騎手何去何從就成了問題。因而位置鄰近的泰州,有可能會轉接無錫的過剩運力。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南京滴滴外賣所承擔的壓力,使得滴滴不得不考慮把戰場放在競爭力相對較小的三線城市。不過,如果滴滴真打算構建江蘇“鐵三角”,泰州不僅不會是救命稻草,反而有可能成為短板。

也就是說,這個鐵三角實際可能並不穩固,推出它只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上線計劃外城市,是一場不知勝負的豪賭

排除北上廣深等城市,江蘇地區在整個外賣市場的地位頗為重要,這也是滴滴為什麼要想通過“鐵三角”佈局站穩腳跟的原因。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無錫市場份額下滑嚴重,一定程度上已經說明這根支柱有所不穩,而南京會不會重蹈無錫的覆轍,也成為一個未知數。因此,滴滴外賣拿泰州這個下沉城市作為三角之一,其實是一次不小的冒險。

更何況滴滴本身的困境,使得外賣這場戰爭不免被當做翻身之本。資本市場上,滴滴三番兩次出現重大危機,不僅致使口碑嚴重下滑、用戶信任急劇降低,也直接連累核心業務受損。而此時正是滴滴奔赴上市的關鍵時刻,如若不能在上市前,儘量彌補這些損失或是找到更多可講的資本故事,必然會影響其估值。

因此,滴滴急於連開數城,一方面是加快與美團的競爭,另一方面也是在分散風險,亟待其中任何一次的成功迎合外賣的資本故事。當然也可以說,在和美團相互搶奪對方地盤的競爭中,找回一些面子。

滴滴外賣“連開三城”,為何更像戰略搖擺之下的豪賭?

只不過,無論是“鐵三角”還是泰州,所面臨的情況不容樂觀。

極光大數據去年發佈的《O2O下半場分析報告》顯示,從用戶城市等級分佈來看,三大外賣平臺已經出現分化,其中美團用戶下沉最為明顯,三線及以下城市達57.3%。結合美團外賣在江蘇地區的滲透率和新增用戶情況,可以看出,江蘇顯然是美團最為穩固的一個陣營,這一數據也說明美團在該地區的地域下沉成果斐然。

而具體到泰州,美團外賣也以絕對優勢佔據領先地位,所以,如果滴滴外賣不能有效威脅美團,本就在“三角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的泰州,反而會成為短板。更進一步,即使滴滴外賣在泰州有所發展,泰州也無法成為其進軍其它城市的典型,除非滴滴把外賣業務的方向全部調整,但這顯然與原本的規劃不符合。

說到底,“鐵三角”關係終究要靠業務作為支撐,沒有站穩腳跟的業績,所謂的佈局也只不過是個花架子。而泰州在其中的地位尤為尷尬,像是滴滴外賣計劃外的一次小賭博,輸了無足輕重、贏了也不夠重量級。

這一切難免也要歸咎於滴滴外賣的失策,目前在外賣領域除了補貼,滴滴別無他法,這才是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打一槍換個地,滴滴外賣的戰略佈局還未清晰

相比美團切入打車業務的長久思量,滴滴外賣的落地和執行,一直相對被動,這不僅表現在反擊時機的遲緩,更重要的是急於進取之下策略的單一,似乎除了補貼,滴滴外賣撬開固有市場的方式再無其他。

以南京為例,滴滴外賣上線一週後,8日推出了“一元霸王餐”活動,全場新用戶最高可享受1元就餐優惠,除此之外,騎手端的補貼也在不斷增加,除了高峰期每單15元,還額外增加了衝單獎勵。顯然,滴滴是將在無錫的打法基本原封不動地復刻下來,但這一做法存在雙重風險。

一則,南京市工商局在滴滴外賣入駐南京之前,對三家外賣服務平臺開展行政指導,其中特別指出,不得利用“高額補貼”等手段搶佔市場份額。僅僅一週,滴滴外賣就背離了“不搞惡性競爭”的承諾,這除了要承擔相應的政策風險,或許正如業內人士猜測的一樣,滴滴外賣這一週的市場表現可能不甚理想。

二則,無錫訂單驟減、市場份額跌至6.9%的先例,很有可能會在南京重複上演。有消息稱,“一元霸王餐”活動推出後,有些用戶甚至一天下了六七次單,這些高補貼刺激下的“偽需求”,將會在補貼結束後迴歸正常。而且和無錫用戶相似,南京眾多使用滴滴外賣的網友也表示,“都知道是一場短時營銷,等它價格升上去,我們再選別的平臺”。

可見,在還沒有找到方法解決無錫“無單可接”的問題之前,南京的滴滴外賣隨時都要面臨同樣的風險。

而且從無錫到南京,相似情景的上演,並沒有讓外界看到滴滴外賣的改進之處,這使人不得不懷疑滴滴長線運營的打算。比如無錫曾經單日爆單、運力跟不上,導致很多用戶等餐時間長達數小時,而在南京依舊如此,顯然滴滴外賣並沒有吸取上次的教訓。另外,無錫滴滴外賣商家結構的缺陷,致使很多用戶訂餐都選無可選,而南京似乎也集中於傳統特色美食。

外賣市場發展至今已經日臻成熟,滴滴外賣在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想佔一席之地,不可能一口氣吃個胖子。無論是配送體系、商家入駐還是用戶培養,都需要滴滴外賣長線運營,而不是僅憑補貼急切鋪開戰線。

總而言之,被動反擊之下,滴滴外賣本就處於劣勢,不清晰甚至有些凌亂的競爭策略更會加劇這種現狀,甚至如果無錫現狀重複上演、泰州用戶下沉的嘗試表現平平,屆時,滴滴所要考慮的就不再是競爭策略,而是外賣業務的生死存亡了。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