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王大赛 一家人包揽三大奖

茶王大赛 一家人包揽三大奖

茶王大赛 一家人包揽三大奖

九侯叠嶂,带你领略新罗群山争雄之美;承平盛世,带你品味禅意浓浓的茶乡之韵。近日,由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政府主办的第三届“茶王”评选大赛,正式落下帷幕。江山镇老寨村村民邓炘妹的茶,经过国家、省、市、区级权威专家品评,最终杀出重围,获得了金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评选,邓炘妹家的茶,金、银、铜奖均榜上有名。

一家三口 囊括前三

俗话说,一方山水育一方名茶。闽南有乌龙茶“铁观音”,闽北有“武夷岩茶”,而闽西“国家级”的名茶则在龙岩市新罗区老寨村。老寨村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1941年至1943年岩西北县委机关在这里安营扎寨。这片由红土地与汀江水滋养出的上品高山绿茶,就是龙岩斜背茶。1964年,茶叶泰斗张天福把斜背茶写入《中国茶经》。2008年又与铁观音等一同被列入福建省首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名录。

昨日,邓炘妹告诉导报记者,种植斜背茶至今已有18年,现有规模100余亩。此次比赛,儿子也参加了,一家三口最终囊括了前三名,很高兴,多年的付出最终证明了自己。

斜背茶 有历史有来头

据了解,龙岩斜背茶作为历史名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龙岩斜背茶最初的产地在斜背村,这里的村民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世代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村里一棵30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上世纪中后叶该茶树主干已老朽,后其根部又簇发新枝,如今生机盎然,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她悠远而沧桑的故事。在老一辈人的口中,斜背茶甘醇、清冽,因为它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海拔高,雾气重,光照短,湿度大,叶子嫩,纤维细,在肩挑手扛的年代,就畅销到东南亚一带了。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斜背茶泡茶的方式和工具别具一格。斜背村家家户户都有茶桶,有大塑料桶那么大,锡打的。早上抓一大把茶叶放到桶里,将滚烫的热水冲满,然后盖上木盖,四周裹上破布破棉花,起到保温作用。只要有客人来,每家都能端上热腾腾的茶水款待。尤其是在酷暑当头,倘若你能咕嘟咕嘟喝上一大碗,那种酣畅淋漓,透着来自深山中久违的淳朴与真诚。

斜背茶以大叶种菜茶炒制品质最佳。立夏左右进行采摘,不采夏、秋茶。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初炒、摊凉、复炒、过筛摊凉、再复炒、再过筛摊凉、足干等九道工序。全程历时4小时左右。特殊工艺促使茶多酚等内含成分发生非酶性为主的生化变化,有利斜背茶“三著黄绿”品质风格的形成。

扩大种茶 发家致富

从2016年以来,斜背茶的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茶叶种植规模随之扩大,到现在全镇拥有茶园2500多亩,可采茶园近1500余亩,产量4万余斤,产值约500余万元。茶园全部种植斜背茶大叶种为主茶树,品种主要有园叶种、竹叶种、紫牙种、瓜子叶种、高香的梅占等良种。

目前,江山镇有五大茶叶产区,分别是老寨、新寨、山头、背洋、梅溪,有100亩以上规模种植的生产基地数家,茶叶加工企业10多家,茶叶加工均以绿茶初制加工为主,2017年加工能力3-5万斤。茶叶品质越来越好,价格也一直上升,由原来每斤80元,提高了好几倍价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