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不再讓患者神經緊張 國際醫學界決定將許多癌症「除名」

为了不再让患者神经紧张 国际医学界决定将许多癌症“除名”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醫學界對癌症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大多數人瞭解到,並非所有癌症都是洪水猛獸,有的癌症生長緩慢,甚至基本不會生長,因此,它們永遠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問題是,就算被告知完全無害,許多人在知道體內有癌細胞後,仍然會憂心忡忡,影響日常生活。為此,國外醫學研究人員提出,在日常診斷中,如果患者只出現低風險腫瘤,醫生應隱瞞病情。

幾十年來,癌症一直與死亡聯繫在一起。這也導致,定期體檢可以保命的思維,在社會根深蒂固。這種宣傳的目的固然是最好的,但從某種層面上說,這種對癌症檢查半恐嚇式的宣傳,也加劇了人們在癌症面前的敏感度和壓力。

早在2004年,美國的一項調查就顯示,有87%的成年人認為有必要定期進行癌症檢查。而在英國,1項針對2024名50-80歲男女的調查顯示,90%的人認為,定期檢查“一直是好方法”,49%表示,即便被告知無藥可救,他們仍願意參與癌症試驗。

以上觀念還可以說是正常的,但接下來,問題出現了。在另外的調查中,女性對降低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篩查密度持高度低至的態度,她們始終懷疑,提高篩查間隔的宣傳,並非因為癌症管理技術的改善,而只是單純處於財務考慮。2015年,歐洲1次萬人調查顯示,92%的女性和89%的男性高估了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檢查的作用。

這些錯誤觀念,在治療中將導致嚴重後果。在美國,在2種治療手段同樣有害,且手術死亡率更高的情況下,仍有更多健康美國人選擇手術而非藥物(65%:38%)。

接下來的數據展示了最關鍵的一點:在對394名女性的研究中,醫學人員發現,當他們將導管原位癌描述為“癌症”,即便是非侵略性癌症時,47%的女性首選手術治療;而當醫生告知,她們患上的只是“乳房病變”時,首選手術的病患比例下降至34%;而當醫生稱病例為“細胞異常”時,這一比例進一步下降至31%。

醫學博士尼克爾(Brooke Nickel)在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的文章中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疾病標籤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反應和他們對治療手段的選擇。一些醫學術語化的標籤,會增加患者對疾病的擔憂,讓他們更偏向於無謂的激進治療手法。考慮到目前,醫患之間對於癌症低風險病變普遍存在過度治療的狀況,他和團隊正在思考從診斷中移除癌症標籤的潛在影響,以及實現方法。

以甲狀腺乳頭狀癌。在發達國家,甲狀腺癌發病率近年來大幅上升,但甲狀腺癌導致的死亡人數卻幾乎沒有上升,為什麼?因為增加的病例中,絕大多數是低惡性度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研究表明,無論是轉移率還是治癒率,接受積極治療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都和不採取治療手段,僅保持密切觀測的患者相當。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導管原位癌和局部前列腺癌病例中:病情本身無危害,相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才是患者面對的最大威脅。除了上述3種癌症,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原位黑色素瘤、小塊肺癌和某些小塊腎癌也可能無害,但也出現了類似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目前,國際醫學界推崇積極監測作為替代方法,但在日常診斷和治療中,許多患者仍然選擇前列腺切除術等激進方法。

不過,只要患者對癌症的焦慮不變,問題就依然存在著。在前面關於局部前列腺癌患者的調查,有近25%一開始選擇積極監測來控制疾病的男性,最終因為非生物學原因,在5年內再度選擇手術或放療,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情緒因素。

幾項研究的證據表明,使用更醫學化的標籤(包括“癌症”一詞),會增加患者對激進治療方案的偏好。因此,在適當情況下移除癌症標籤,刻不容緩,尤其是在導管原位癌和前列腺癌這樣公眾高度關注的癌症之中。

有研究表明,在乳腺導管原位癌中,正有越來越多女性不僅切除腫瘤,還會選擇更激進的治療方法,如乳房切除術和雙側乳房切除術,儘管這些治療方法並不能提高乳腺癌的特異性生存率。同樣的,對於局部前列腺癌,積極監測一直是近年來業內推薦的治療方案,但研究表明,大多數男性仍傾向於選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或放療。

文章表示,調整患者心理預期,避免對低風險癌症進行過度檢測和治療的一個潛在策略是,將癌症標籤從低風險情況下移除。這並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想法,而是美國國家健康狀況研究所和國家癌症研究所工作組專家一致同意的。儘管現階段仍然存在挑戰,但專家們一致認為,在癌症診療中,醫生需要重新標記某些癌前病變和低風險癌症。

此外,調整癌症標籤,也可能影響臨床醫生對病情的分類和推薦治療手段的選擇。根據較早的文獻,擔心錯過疾病,或者因為“無所事事”遭患者投訴甚至起訴,是臨床醫生過度診斷的潛在驅動因素之一。將癌症的標籤在低風險狀況下拿走,有助於降低醫生進行保守治療的心理負擔。

目前,國際醫學界調整癌症標籤的工作已經在進行中。例如,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泌尿病理學家協會聯合干預下,膀胱癌很早就被改名了。雖然沒有擺脫“癌症”的標籤,但在1個醫學團隊的推動下,膀胱乳頭狀瘤和1級膀胱癌已經重新被歸類為低惡性的乳頭狀尿路上皮瘤。

最近的例子是,甲狀腺乳頭狀癌(EFVPT)非侵襲性囊泡變異型被重新命名為具有乳頭狀核特徵(NIFTP)非侵襲性濾泡甲狀腺腫瘤。多位國際醫學專家組成的內分泌病理學會工作組,審查了數百例10年以上患者的病例後發現,腫瘤細胞一直留在囊泡內的患者,並沒有出現任何癌症跡象。因此,他們同意更改標籤,以減少不必要的治療並減輕病人的心理和經濟負擔。

不過,文章也提到,雖然從理論上說,這些改變是相當重要的,但目前還沒有任何正式研究,評估它們對實踐、臨床行為或患者結局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