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謀子:劉備死後到底葬在哪,彭山牧馬山說法準確嗎?

老謀子:劉備死後到底葬在哪,彭山牧馬山說法準確嗎?

《三國演義》託孤劇照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劉備病重,託孤於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逝於永安宮;五月,劉備的梓宮從永安(在今重慶奉節縣城)運回成都;八月,葬惠陵。梓宮是中國古代帝王用梓木製做的棺材,後世也借指已死而未入葬的皇帝靈柩。

劉備墓史稱惠陵,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內之正殿 (劉備殿)西側。闕坊後面是千年古冢劉備墓。從四月底到八月,歷時三個多月,在古代防腐技術相對較弱的情況系,劉備的屍體怎麼樣搬運回來的,而且是在夏天,從古到今,爭議比較大的就是劉備死後到底葬在哪?

老謀子:劉備死後到底葬在哪,彭山牧馬山說法準確嗎?

《三國演義》劉備劇照

民間還有一說是劉備死後,由於時間關係,死後葬在今天眉山市彭山區牧馬鎮蓮花村,而惠陵只是劉備的“衣冠冢。

今天老謀子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下,上面這種說法到底準確不?我們要知道,受儒家正統思想的禁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更何況是一位帝王呢?所以不會出現任何防腐技術,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木乃伊”,所以時間是比較緊迫的。

首先,章武元年(221)夏四月,劉備大赦天下,更改年號。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創建宗廟,合祭漢高祖以下列祖列宗。賈誼的《過秦論》一文有“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宗廟毀滅,就是國家滅亡的意思。按古代宗廟制度,宗廟被毀,國家就滅亡了。因此,劉備千里迢迢運回成都安葬,就是為了隆重安葬,靈位進宗廟,供後代帝王祭祀。老謀子認為,這是劉備葬於成都武侯祠的最重要的原因了。

老謀子:劉備死後到底葬在哪,彭山牧馬山說法準確嗎?

彭山縣誌中對皇墳的相關記載

其次,時間上,一個月完全可以趕回來,秦始皇第五次巡遊,病死,從沙丘(今河北省邢臺市)到我們熟知的秦始皇陵距離約七百公里左右,十幾天時間趕到。一個月650公里趕到成都,即使路況再差,完全可以趕到,不可能等到八月才到的。

我們看看三個地方的距離,從永安到成都,約650公里,從永安到爭議比較大的眉山市彭山縣距離約600公里左右,相差不大,所以能到彭山也就能到成都,因為現在的地圖看從彭山到成都也就五六十公里,在古代騎馬一天到達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從時間上緊張,但是絕對不差這一天。劉備即位到死,三年時間是完全有時間選好墓址,修好墓葬的,所以,成都絕對是首選。

老謀子:劉備死後到底葬在哪,彭山牧馬山說法準確嗎?

漢昭烈之陵

其次,在《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先主病篤,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已,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可以看到這樣一句描述“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老謀子認為,五月到成都,隨即已經下葬,因為但是沒有那麼厲害的防腐技術,可能因為硬件設施原因不到位,沒有舉行葬禮,而到八月,一切就緒,舉行葬禮儀式,畢竟一代君王不能一介草民一樣請無聲息離開。

那麼,劉備到底身葬何處?只有通過考古發掘才能證實,所以這個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謎。各位看官怎麼看呢,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希望留下您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