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和阿里紛紛進軍低價拼團市場——拼嗎?拼了!新藍海能否帶動消費全面升級

苏宁和阿里纷纷进军低价拼团市场——拼吗?拼了!新蓝海能否带动消费全面升级

近一段時間,拼多多徹底火了,伴隨著各種爭議與批評。然而拼多多的崛起,讓苦於流量枯竭的電商巨頭們看到了新的入口。日前,蘇寧宣佈推出“拼購”平臺,並打造了“正品拼購聯盟”。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和支付寶則聯手推出了“拼團”,每天在9點、14點、19點三個時段開搶。

好戲上場!電商巨頭們聯手進入低價團購領域,能否帶動消費全面升級?

拼起來,電商巨頭正式入局

僅僅三年的時間,拼多多從默默無聞到人人皆知,用戶數量超過3億。3億,在當前這個互聯網流量入口接近枯竭的當下,不容小覷。而由拼多多引爆的低價、團購模式,也自然引發了電商巨頭們的集體關注。行動最迅速的是京東。6月份,京東上線了一款名為“京東拼購”的小程序,“京東拼購”小程序內不僅開設了9.9元包郵的窗口,更有一些商品拼購價低至1元。

苏宁和阿里纷纷进军低价拼团市场——拼吗?拼了!新蓝海能否带动消费全面升级

“蘇寧拼購”頁面截圖。

繼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股後,蘇寧易購於27日提出了“無所不能拼”的口號。8月9日,蘇寧易購發佈了“8.8拼購日”的成績單:全天訂單突破500萬,其中泰國榴蓮一天銷售超過20萬個,共有200萬用戶參與。8月7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網和支付寶聯手推出了“拼團”,商品內容涵蓋了從日用品、食品到服飾等12個品類,拼團價大多介於5元到30元之間。

“拼多多的火爆反映了市場需求。”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助理、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日涵說,當淘寶、京東、蘇寧等紛紛提倡消費升級的時候,卻忽略了有相當一批人跟不上他們的腳步,這些人主要是三四線城市居民、小鎮青年等等,他們受到收入水平限制,需要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當這些人發現拼多多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時,需求必然會大爆發。

苏宁和阿里纷纷进军低价拼团市场——拼吗?拼了!新蓝海能否带动消费全面升级

視覺中國供圖。

在易觀分析師王會娥看來,拼多多模式之所以有效,有兩方面的根本原因,一是在微信生態內迅速繁衍,加上拼購的模式,對於三四線城市及農村用戶非常有效。二是低價爆款模式,切中了下沉用戶的痛點。

假冒偽劣,不能成為低價的理由

在消費升級的當下,價格依舊是大多數人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拼多多飽受批評,癥結之一在於其通過低價,將大量假冒偽劣商品、山寨品銷售給消費者。

苏宁和阿里纷纷进军低价拼团市场——拼吗?拼了!新蓝海能否带动消费全面升级

支付寶“拼團”頁面截圖。

物美價廉,是消費者追求的目的。無論是商家還是平臺,都深諳此道。早在2016年,蘇寧就以“樂拼購”模式,在微信上嘗試了拼購業務,由於貨源主要為自營品牌,價格上沒有優勢。淘寶也曾在今年3月份推出了“淘寶特價版”APP,並將其定義為追求極致性價比人群的綜合折扣平臺。

但低價也從來不等於假冒偽劣、山寨貨。從蘇寧拼購、支付寶拼團目前的市場定位來看,均打出了正品的口號。以拼團為例,通過整合國內外供應商,一邊引導用戶利用社交功能拼單,一方面嚴控供應鏈,以價格優勢吸引用戶並創造好的體驗。當消費者通過發起拼單向廠家、商戶傳達出精準需求後,廠商就能夠更好地調整供給,減少積壓,降低成本。

黃日涵認為,拼多多的出現是商業生態鏈的一種有益補充。“但前提就是不能有假冒偽劣產品。”他說,如果拼多多上能買到很多質量不錯價格也不錯的商品,那麼它對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利好,而如果它是以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為出發點的話,未來將很難持續。

作為一個商業平臺,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拼多多上市之後,隨即因售賣假貨併發布虛假廣告的行為嚴重侵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了美國六家律師事務的集體訴訟,導致股價一再下跌。在國內,繼上海市、區兩級工商約談,要求其立即展開自查自糾後,8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要求對拼多多開展調查。

在消費分級中實現全面消費升級

“平常所談的消費升級,針對的是新中產,但是忽略了消費是不均衡的、是分級的現狀。”王會娥說,對於農村市場來說,拼多多等展現出來的是更為豐富的商品、更多的選擇,是一種消費升級。她認為,“消費升級”的主趨勢沒有變,但消費出現了細分市場化的現象,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需要不同的運營方式。應該說,是一種消費分級。

苏宁和阿里纷纷进军低价拼团市场——拼吗?拼了!新蓝海能否带动消费全面升级

視覺中國供圖。

得益於近十年來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發展,讓消費者對網購不再陌生,同時隨著移動支付、快遞物流的發展,也為這些地區發展網購提供了基礎。事實上,近年來,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也是電商們爭搶的新藍海。阿里巴巴集團數據顯示,在2018財年第四季度,中國零售平臺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5.52億,較上一季度末增長3700萬,創下IPO以來的最高值。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透露,這些年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主要來自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

當農村的消費品、農民的生活有了品質,那麼整個社會的消費品、生活才可以稱得上有品質。有分析認為,拼多多火爆的背後,反映出傳統制造業和小微生產製造企業正處於轉型陣痛期,產業落後疊加產能過剩,需要一個出口,而拼多多就成為出口。那麼,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的消費升級該怎麼做?品質又該如何保證?

王會娥認為,電商平臺做農村市場,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到農村建門店,二是熟人之間拼團。從後面一種模式來說,成本較少。未來,電商平臺可以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反響傳導到企業製造端,幫助部分小製造商打造品牌,進行供給側改革,將性價比高的商品引入三四線城市和農村。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認為,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應該追求高質量資源配置,銷售到農村的商品也存在性價比,不能通過降低質量來搞低價促銷。他認為,電商在發展過程中,也要建立適合農村市場的供應鏈,將品質管控起來,沒有一個好的供應商,農村電商的發展就不可持續。

苏宁和阿里纷纷进军低价拼团市场——拼吗?拼了!新蓝海能否带动消费全面升级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歡迎加入我們的“369夥伴群”,

投資、理財、點題、發問……

qq群號209575056

歡迎轉發 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