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湿邪

很多人都有过被“湿邪”

困扰的经历,如脸上长痘痘、大便黏马桶、睡觉流口水、夏天容易长湿疹、脚气等等。我们也常常会刷到这样的文章: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湿邪这个东西,一旦形成特别难以去除,有“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的说法。正所谓“湿为阴邪,最伤阳气”。如果侵入人体的胸膈部分,就会阻挡气机的升降,出现胸闷。如果湿困脾胃,就会使脾胃功能减弱,出现吃饭不香,胃脘胀痛、便溏、小便短涩的情况。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1.身体湿气太重让你眼肿舌大

湿气重症状: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确认是否脾湿,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态。健康人平时可以养成定期观察自己舌象的习惯,对照一些中医舌诊的图片,就可以发现自己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在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2.身体湿气太重让你没食欲

湿气重症状: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好象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

自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3.出现湿疹等皮肤问题

从中医角度来看,湿疹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不足、不能抵御寒湿的侵袭,久而久之,寒湿淤积在体内,无力运化排出,导致整体免疫力低下。

三招自查体内湿气:

看感觉,看大便,看舌头。

重浊、粘滞、趋下

1.身体沉重疲乏

湿的特性因为有“重”和“下”,所以常常会出现早上起床后,头上象裹着一层湿布,晕晕沉沉,或身体沉重疲乏,四肢无力。如果水湿停留在关节,有的人还会出现关节酸痛等症状。脸上出油、头发油、眼屎多、湿疹、疮疡,其实都是身体有湿的表现。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2.大便冲不净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黄涛介绍,如果大便粘滞在马桶上总冲不干净,这就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

3.舌头边缘有齿痕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这也是湿气的显现。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暑多挟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脾主运湿,所以祛湿的关键在于健脾。

这里有一招不吃药而健脾祛湿的方法:

用手指从三阴交穴处开始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地推。推过程中去找最痛的点,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经就通畅了。每天坚持做不仅健脾利湿,还能减肥美容。

祛湿大穴——承山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湿气重的人按承山穴,酸胀痛感会非常明显。因湿重而常感困倦时,承山一按就能醒神了。按揉承山几分钟,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表示膀胱经上的阳气被激发,正在排出湿气。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取穴:微微施力踮起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方法:

①如果你的床沿有一定硬度,可以躺在床上,将承山穴刚好放到床沿的位置,来回转动小腿,或抬腿自由落下即可敲击按摩到承山穴。

②站立,用脚跟敲击另一侧的承山穴。或用按摩锤敲打承山穴。

③坐姿,采取自信男人的搭腿法,将脚踝搭在膝盖上,刚好将小腿肚面向自己,用手或牛角按揉承山穴。

注:以上方法任选其一即可,每天5~10分钟,最佳时段是下午三点到五点。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1.茯苓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扁豆可健脾化湿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中医认为,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经,且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主治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肿。

3.祛湿多吃苦瓜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苦瓜虽然味道苦,但是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苦瓜不仅有助祛湿,对皮肤问题,例如疖疮、痱子、湿疹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苦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4.祛湿多吃薏米

体内湿气重?三招教你如何辨别!附送祛湿宝典,拿走不谢!

薏米有很好利水消肿、健脾去湿功效,是中医里常用的利水祛湿药。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食用,长期坚持食用就会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另外还可以把薏米洗净晾干后下锅干炒,然后磨成粉冲调服用。

薏米味甘、淡,性凉,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功效南方有些地区,夏天梅雨季节,雨水多,经常喝薏米粥可以祛暑湿。需要注意的是,容易便秘的人不宜常吃。

如何关注膳食君呢?微信搜索“膳食计”,这里有你想不到的膳食健康指南,手把手教你吃出健康。

等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