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小柴胡湯,陳慎吾把它用活了!

一味小柴胡湯,陳慎吾把它用活了!

陳慎吾,現代經方大家,專攻仲景學說,本著《傷寒論》“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的理論,喜用小柴胡湯。吸取名家經驗,我們也能成為好中醫!

原方不動,隨方加味

陳老說:“病常不同,然而病理機制多有相同者,可以運用中醫異病同治法,一方療多疵。”

常用小柴胡湯原方(柴胡、黃芩、半夏、生薑、人參、甘草、大棗)不動隨證加味。如治療感冒,表現頭痛項強,噁心嘔吐,一陣惡寒,一陣發熱,或只發熱不惡寒,脈浮且弦,薄白苔者,原方加桂枝、葛根,取柴胡桂枝湯意。

陳老說:“少陽病或少陽病兼表證有往來寒熱者,亦有僅發熱不惡寒者,不必拘泥。”如治產後發熱,能辨證為肝陽素旺,復因產後血室空虛,邪乘虛入,熱入血室,治以和解少陽,待樞機暢達,邪熱循經自解,原方加當歸、益母草。咳嗽吐黃痰,胸脅苦滿,大便秘結,脈弦滑數,此膽熱肝鬱移肺,木火刑金證,原方加全瓜萎、貝母。

腹瀉久不愈,症見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大便殊臭,肛門灼熱,脈象弦數,此為膽火肝鬱冒反脾胃,原方加苡仁、白芍等。胃脘脹痛,兩脅不適,噁心嘔吐,小便黃熱,大便秘結,脈弦有力,此為肝胃氣痛,原方加川楝子、白芍等。治療肝硬化腹水,表現有胸脅脹滿,小便黃少,面色暗黃.腹大如鼓,脈弦滑數舌黃苔膩,原方加車前子、白朮、澤瀉等。精神分裂症,表現胸脅苦滿、夜睡噫語,時發驚恐不安,脈弦有力,舌苔厚膩微黃,原方加龍骨、牡蠣、生大黃(後下)、棗仁等。

原方加減,同治兼顧

凡遇少陽與他經同時合病,採取小柴胡湯與他方結合,同治兼顧。如患少陽膽熱內聚之病,又兼少陰腎水虧乏,視力低下,頭昏眼花,脈弦細數,舌微絳紅,小柴胡湯原方合六味地黃湯加石斛、杞子。患少陽膽熱內聚之病,又兼陽明溼熱內聚致汗失疏洩,膽汁不適常道,身目黃染,胸脅苦滿等,原方合茵陳蒿湯。少陽病兼胃虛痰阻,噯氣不除,原方合旋復代赭湯。

少陽病兼肝脾不和,突出胸脅苦滿,經血失調,腹內疼痛等,原方合當歸芍藥散。少陽病兼脾虛溼鬱,胸脅滿伴脘腹脹且洩瀉,原方加平胃散。少陽病兼胸痺證,突出胸脅苦滿兼胸背痛,喘息短氣等,原方合瓜蔞薤白白酒湯。少陽病兼厥陰病(膽肝二經同病),突出肝鬱氣滯,腹痛,洩痢後重,四肢厥逆,小便不利者,原方合四逆散,少陽病兼厥陰上熱下寒,蛔厥腹痛,厥逆者,原方合烏梅丸。

一味小柴胡湯,陳慎吾把它用活了!

原方原量,比例不動

陳老用小柴胡湯原方,是一個特點,而用其方中的藥量比例不功,又是一個特點。陳老說:“辨證無誤,方藥也對,處方未按仲景組方之比例,也同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按照李時珍古今衡量換算,漢晉一兩,為明、清一錢;漢晉一升,為明清二合半計算,陳老用柴胡八錢,半夏五錢,人參、黃芩、炙甘草、生薑各為三錢,大棗十二枚。一般醫生多不敢用此量,如徐靈胎氏可能認為柴胡劫肝陰,將小柴用湯分量改為柴胡、人參各八分,黃芩、半夏各一錢半。

柴胡與黃芩、半夏為一比二,主藥佐藥比例倒置,勢必影響療效。陳老論“只要對證,亦不劫陰”。劉渡舟教授是陳老的老朋友,他在《傷寒論十四講》一書中也說:“此方的劑量,柴胡應大於人參、甘草一倍以上,方能發揮治療作用,若誤將人參、甘草的用量大於或等於柴胡的用量則達不到和解少陽邪熱的目的。

一味小柴胡湯,陳慎吾把它用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