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文圖/勒克兒

這是一個與皇帝沾親帶故、與西藏黃教淵源頗深,由成吉思汗孫兒修建、唯一不設活佛、藏傳密宗禪宗同在一廟宇、供奉關公、史事典故最多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

哦,錯了,是藏傳佛教的帝廟,哦,不對,應該既是藏傳佛教寺廟也是帝廟……唉,總之,這個寺廟很神奇,故事太多,幾十百把字根本無法概括,幾千上萬字也捋不清楚!

它,就是呼和浩特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大召無量寺。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內的主建築玉佛殿規格僅次於皇家。

關於這個與帝王關係密切的寺廟,我的旅遊見聞不按傳統套路從進廟大門開始說起,更不面面俱到,只撿我個人認為最緊要的說起。

首先,說它是帝廟,那先來看看它的建築形式與裝飾,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

大召無量寺內的主建築玉佛殿:重簷歇山頂——僅次於重簷廡殿頂的最高等級建築樣式。而重簷廡殿頂的建築形式,也只有故宮的金鑾寶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皇宮才能享用。由建築形式可見,大召無量寺的等級是相當滴高。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玉佛殿岔脊裝飾小獸是4枚,很反傳統。

傳統中國古建築岔脊小獸排列有嚴格規定,一般是一、三、五、七、九單數,除故宮太和殿是10個,偶數,表示天下第一。而大召無量寺主建築岔脊上的裝飾小獸是4個,也是偶數,這表明其地位特殊,與皇家關係密切,從地位上看,僅僅次於皇宮中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裝飾5個小獸)。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內的主建築玉佛殿正面。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內的主建築玉佛殿屋簷細節。最前面的是仙人騎鳳,後面4枚神獸依次應該是狻猊、狎魚、獬豸、鬥牛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雖然大召無量寺主建築岔脊上的裝飾小獸只有4個,但其大雄寶殿屋簷兩邊竟裝飾了兩條踏著祥雲飛奔的金龍!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除了大雄寶殿,天王殿之後大召寺坐北朝南的密宗護法佛、藥師佛殿,屋簷東西兩邊也是各裝飾了一條飛奔金龍。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昭寺屋簷裝飾金龍細節。

密宗護法佛殿、藥師佛殿屋簷飛龍細節。從大雄寶殿、密宗護法佛殿、藥師佛殿屋簷均“斗膽”裝飾巨龍來看,大召無量寺在全國寺廟中“越眾而出”,的確卓爾不群。

那麼問題來了,大召無量寺為什麼是一個帝廟?

話說康熙皇帝平定淮葛爾判亂後,曾到這寺廟小住了幾日,並把他出徵用的御傘贈送給了寺廟(這傘現在就在寺廟供奉著,但不讓拍攝)。寺廟呢,為了感謝皇帝隆恩,於是,積極響應皇帝號召辦了不少實事,康熙皇帝一高興,又賞賜了寺廟一些皇家用品。久而久之,皇帝與寺廟互動良好,寺廟因攀上皇親國戚名氣越來越大,感恩涕零間,為了表達對康熙皇帝的愛戴和尊敬,於是,寺廟當權派集體研究決定,取消了該寺廟藏傳佛教寺院活佛轉世傳統(因此這寺廟至今沒活佛)。康熙聞言龍顏大悅,於是下令並撥大量銀子重新整修大召寺。這整修最大的亮點是,將大召寺大殿頂部全部改鋪黃琉璃瓦(這是皇宮的待遇哦),寺廟方面呢,投桃報李,在自己賴以成名的一尊釋迦摩尼銀佛前,供奉了一面純黃金鑄造的“皇帝萬歲”神牌。自此,大召寺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帝廟。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寺其他殿堂屋頂裝飾融合了蒙藏文化的元素:蒙古軍隊的象徵蘇魯錠和藏傳佛教的特徵物品:轉經筒。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廣場白塔細節。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殿堂門前的雄獅。

因為大召無量寺有“皇帝萬歲”神牌,因此每年大年初一,當地的將軍、都統等文武官員都必須來此朝拜皇帝神牌後,才敢說相互拜年的事兒。

康熙帝除了撥款整修大召無量寺,還授予其一些特權,比如在寺廟內單獨設立了一枚喇嘛印務處。別以為這印務處是印刷什麼東西的管理機構,那可是相當於當時歸化城(今呼和浩特)管理佛教事務的辦公廳哦,而且,因為這“辦公廳主任”就是大召寺掌印扎薩克大喇嘛,由他管理歸化城各寺院,不管有啥事兒,他可直接向皇帝奏報——這級別相當於欽差,表說歸化城各寺院,就連地方大員們,誰敢得罪?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香爐裝飾細節。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密宗護法佛殿、藥師佛殿一瞥。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廣場對稱排列的白塔。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香爐裝飾細節。

大召寺級別相當於“欽差”了,所以,這寺廟很多做法就有點“叛道離經”了。與其他藏傳佛教寺院相比,這寺廟有幾個另類:寺廟裡,它即供奉藏傳密宗祖師,也供奉中國特色的本土佛教——禪宗的各個大師。佛教密宗禪宗同在一個廟宇已經很神奇了,但還沒完,大召寺居然還供奉關公!大召寺供奉關公,那是因為康熙崇拜關公,所以投其所好。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大召寺的建築畫風,卻走的是漢族多重簷歇山頂式建築風格,後來再加上皇家規格的房簷屋頂琉璃瓦,與大家印象中的藏傳佛教寺院平頂簡約風格相去甚遠。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密宗護法佛殿、藥師佛殿屋頂裝飾細節。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內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小鴿子。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內的義工。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無量寺殿堂大門門環細節。

大召寺之所以能得到歷代皇帝重視,康熙皇帝送給它的那把御駕親征淮葛爾判亂的御傘僅僅是由頭。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寺廟最初是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主持創建的。

阿拉坦汗何許人也?那可是成吉思汗的第17世孫噠。據載,阿拉坦汗最早是在距離現在呼和浩特大約50公里之外先興建了美岱召。美岱召,既是阿拉坦汗的行宮,是一座城,同時也是一座寺廟。美岱召建好後不久,阿拉坦汗在青海會見西藏達賴三世活佛時,許願要用寶石金銀裝飾一座很大的釋迦牟尼像。於是,在明朝宮廷的支持下,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阿拉坦汗和妻子三娘子開始主持興建第二座城寺,同時籌集1.5噸白銀鑄造了一尊高2.55米的釋迦牟尼佛像。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寺緊鄰呼和浩特“塞北天街”的建築一角。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寺內的神獸雕塑。

阿拉坦汗新建的這一城寺沒有沿襲美岱召的做法,而是把“城”與“寺”分開,寺在城南的路西先建,城在第二年後才告竣工。

這寺一建好,明廷賜寺名為弘慈寺,即現在的大召寺,城名為歸化城,即現在的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建成,由於召中供奉了很大一尊銀製釋迦牟尼像,所以當時人也稱其為銀佛寺。“銀佛寺”蒙古語稱“伊克召”,伊克,意為“大”,故稱“大召”。大召寺建成7年後,僧格杜稜汗邀請達賴三世來呼和浩特。達賴三世在土默特部盛大的歡迎儀式中,自鄂爾多斯進入呼和浩特,主持了弘慈寺銀佛的“開光”法會。從此,大召寺不僅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寺院,同時也是當時漠南蒙古最有名的寺院。

阿拉坦汗建的這寺廟,建築格局萬變不離其宗,與很多寺廟一樣,仍是典型的漢藏結合式,即沿著中軸線建有山門、牌樓、東西配殿等,寺廟佈局是“伽藍七堂”制,佔地3萬+平米。

“伽藍七堂”制形成於宋代,“伽藍”就是“僧園”之意。“伽藍七堂”的佈局同我國傳統四合院佈局幾乎完全一致,從此成為我國佛寺建築的固有標準。佛教的每個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後世大都沿用禪宗的七堂之制,即佛寺必備山門、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東司(廁所)七堂,到明清時期演變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法堂、羅漢堂、觀音殿七堂。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昭寺的山門

大昭寺的山門。它也被人們叫做三門。中間那道就是遊客進出的門,佛家叫“空門”——佛教常說的遁入空門,也就是這道門。左右兩邊的門,分別叫“無作門”和“無相門”。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走進無量寺大門後,一小片廣場出現。這裡兩邊建築裡是所有收費寺廟景區都不能免俗的商業店鋪,賣一些有一些民族工藝品、佛教用品啥的。一匹勇猛奔馳的蒙古馬後面,就是天王殿。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四大天王就鎮守在這裡。四大天王在民間俗稱四大金剛, 是佛教王國里名氣最大的神將。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這匹造型神勇無比的駿馬,背上馱的估計是佛家的一個啥東西,沒看懂。有知道的嗎?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天王殿東西兩側分別是鐘樓與鼓樓。這是鼓樓。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天王殿東西兩側分別是鐘樓與鼓樓。這是鐘樓。

話說,達賴三世活佛去世後的第二年,即公元1589年,阿拉坦汗剛剛出生的孫子被蒙古王公和西藏的喇嘛們共同確認為是三世達賴的轉世靈童,並且為其取名為雲丹嘉措,也就是達賴四世活佛。雲丹嘉措14歲時,西藏三大寺院派出正式代表來到土默特迎接其入藏,蒙古各王公也派人專程護送。雲丹嘉措沿途受到青海、西藏的蒙藏僧俗人眾迎接,於1603年到達西藏。其先在藏北熱振寺舉行了坐床典禮,後到拉薩,住進哲蚌寺,拜噶丹寺赤巴根敦堅贊為師,舉行出家儀式。在歷代達賴活佛中,只有達賴四世活佛雲丹嘉措是唯一的蒙古族,由於他從小生活在土默川,所以與大召寺具有極深的淵源。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菩提過殿。在菩提過殿前的西面配殿裡供奉的是無量佛, 東側配殿中供奉的是長壽佛。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菩提過殿前一碩大的銅製水缸,裡面被人們扔了很多錢幣祈福。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熱門景區,想等一個乾淨畫面,真得很難!

這位外國小姐姐為了拍水缸裡的倒影,坐等遊人不往水缸裡扔錢後再拍(扔錢後水面有波紋)。的確,需要非常滴耐心……上圖我拍的那張很平靜的水面,等了足足20分鐘……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那位小姐姐的小夥伴們在一旁耐心地等她完成攝影作品……

公元1652年,五世達賴活佛由藏入京,途經歸化城,就住在大召後的五間樓(佛爺府)講經說法,從而使得大召寺的威望更加倍增。

明熹宗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史籍記載林丹汗“克歸化城、奪銀佛寺”。大召能與城並提,可見它在漠南影響之大。清太宗皇太極率領軍隊追擊林丹汗至呼和浩特,命令部下在城中縱火,“只剩銀佛寺等廟宇未毀”,這也說明大召寺很有聲望。1640年 (清崇德五年) 清太宗皇太極下令土默特都統重修、擴建大召寺大召,重修後改弘慈寺為無量寺,並賜給大召滿、 漢、 蒙三種文字的“無量寺” 寺額,這便是今天大召寺漢名無量寺的起源。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寺內的神獸雕塑。

大召寺的宗教文物眾多,其中上面的說的銀佛外,這裡的龍雕、壁畫與銀佛一起並列“大召三絕”。龍雕是指銀佛座前的兩條形神兼備、氣勢磅礴的金色蟠龍,這兩條蟠龍看上去又形如兩個大力金剛,高約10米,分別雕刻在兩根通天柱上,張牙舞爪,盤旋而上。令人稱奇的不是這兩條蟠龍雕刻工藝水平好高,而是這兩條蟠龍竟然是用泥巴雕的,用泥巴已經很神奇了,更神奇的是龍身還是空心的——這兩條雕塑於明朝的空心龍,在經歷了400多年的漫長歲月後,至今竟然沒有一點裂痕,讓人們不得不感嘆我們老祖宗用泥巴雕龍藝術的精湛技藝。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寺內的神獸雕塑。

大召寺內的壁畫更是題材豐富、畫面生動,內容以佛教人物、故事為主,描繪了天上、人間及地獄的各種景象,其中以佛祖與外道六師辯經鬥法圖最為精美。該畫面既整體連貫,又能獨立成章,全圖繪有神佛、凡俗等各種人物770餘個,場面頗為壯觀,反映了繪畫藝術的高超水平。大召壁畫用天然石色繪製而成,雖然歷經數百年之久,至今依然色澤豔麗,與佛殿內的各種彩塑、金銅造像相映成趣(備註:展示“大召三絕”的地方不僅燈光偏暗,而且嚴禁拍照)。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昭寺風光一瞥。

這裡特別擺一哈大召寺中的一幅清朝名畫《月明樓》絹畫的龍門陣。該畫為清朝時居住在歸化城寧武巷的國畫名師韓葆純先生創作,絹畫內容取材於坊間關於康熙皇帝在大召寺一個叫月明樓品茶的一個傳說——

話說,康熙帝扮成客商,到大召寺前的月明樓品茶飲酒看戲,飯後店主安三泰要白銀八兩三錢,康熙帝稱腰中無錢,付不起酒錢。店主安三泰系地方惡霸,便施展其一貫手段,指示家奴吼叫威脅。這時,正在休息的堂倌劉三聽到店主又在敲詐外地客人,內心不平,便分開眾人衝到康熙帝身旁,手拉他到櫃檯前稱,願用自己一年的工錢代付賬,於是,劉三替康熙解了圍。康熙當即與劉三結為兄弟。康熙回到京城後,下旨嚴懲惡霸安三泰,並召劉三到北京封為四品官……

這絹畫長3.5米,高1.3米,共畫有110個人物,形神各異,是清朝名畫中的珍品。“文革”期間,《月明樓》部分殘缺,還險些丟失。後來,該畫被呼和浩特博物館收藏,大召寺內現只有仿製的壁畫供遊人參觀。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根據清朝名畫《月明樓》絹畫故事建造的“月明樓”,就在大召寺廣場旁邊。

根據清朝名畫《月明樓》絹畫故事建造的“月明樓”,就在大召寺廣場旁邊。我們在這裡午餐,菜品有很地道的蒙式,在大昭寺聽了故事去,真還別有一番滋味。

大召寺名聲顯赫,其周圍經濟也非常繁榮。舊時,在大召前街和大召東夾道,是一處小市場和民間遊樂場,終日遊人如織,熱鬧繁華,猶如北京的天橋。正像清代詩人王循在其《歸化城》詩中描寫的那樣,“小部梨園同上國,千家鬧市入豐年”。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在歲月剝蝕中大召寺一帶逐漸失去了其往日的輝煌。

大召寺從建成到“文革”前的360年,雖然一生經歷戰亂起伏跌宕,終歸有還算安然無恙,但文革10年動亂期間,大召寺終於在劫難逃,許多珍貴文物被毀。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召寺前是一片廣場。這一帶古稱 ”豐州“,廣場正中的牌樓用蒙文寫著4個字,翻譯成漢語就是“豐州勝境"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昭寺周邊一瞥。

大召寺正對面,是呼和浩特一條非常繁華的大街。大街與大昭寺廣場的結合部是一個很大的燈光噴水池,據說夜裡才展示其光彩,我們無緣一見。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昭寺周邊一瞥。

在大召廣場中有一座巨大的雕像,就是大召的主持創建人—阿拉坦汗。這座雕像十分壯觀,遊人拍“到此一遊”款絡繹不絕。圖為大召寺周邊廣場另一角。

據大召寺的一位副住持介紹,“文革”開始後,寺裡的喇嘛全部被紅衛兵趕走,寺內數不清的佛像被砸毀。被趕出寺院的喇嘛們幾乎都成了“牛鬼蛇神”,遭到批鬥。喇嘛們被趕走後,寺院便成了一家名叫“友誼服裝廠”的車間,除大雄寶殿外,所有佛殿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其中被毀壞最為嚴重的是乃春廟。

在這場劫難中,大雄寶殿之所以沒有被毀壞,還是由於該殿當時被友誼服裝廠當成了存放成衣的倉庫。因為這些成衣要出口到國外,所以有士兵把守倉庫,閒雜人等不得隨便進入。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特殊原因,才使得大雄寶殿內免遭劫難,大殿內的巨大銀佛、龍雕、黃金鑄造的“皇帝萬歲”神牌以及《月明樓》古畫(部分殘缺)、藏文《甘珠爾經》等珍貴文物都得以保留了下來。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文革”10年動亂結束後,經黨和國家撥亂反正,被趕出寺院的喇嘛們又相繼回到寺院。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市兩級政府劃撥鉅款,要求修復毀壞的寺院。於是,憑藉返回寺院的喇嘛們腦海中的印象,有關部門對大召寺進行了大規模修復,使得大召寺又重現了當年的模樣。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中心的東移,以及舊傳統觀念的延續與歷史文化資源維護的不足,大召寺被臨街密密麻麻的商鋪和其他建築包圍。 2006年,呼和浩特將其列為自治區成立60週年城市建設重點獻禮項目。通過對大召無量寺周邊約30萬平方米區域的大力整頓,呼和浩特大召無量寺,現如今又恢復了往日雄姿。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大昭寺周邊的“塞上老街”,是所有遊人遊覽大昭寺後必須打卡之地。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這個夏天,“塞上老街”遊人如織,必須的。

夏日全民旅行記:一個寺廟一座城 皇帝毀城也不碰它 憑啥恁牛?

從“塞上老街”用長焦鏡頭回望大昭寺,是那麼地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