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如何赶高拱下台的?

风之眼


高拱和徐阶和张居正从性格为人各方面都不一样。高拱翰林出身,本来就是进入内阁的后备。但是他的性格操切、刚直,简直一个中老年“愤青”并不是非常适合嘉靖时期的官场。

但是一个意外,让高拱最终走向了权力巅峰。

这个意外就是嘉靖31年(1552年),裕王朱载垕开邸受经,高拱被选中,进府给裕王当老师。其实给一个藩王当老师,一看就是没路子的那种。

皇太子朱载壡死了2年,嘉靖没有重新立储,原因就是想立景王朱载圳。所以裕王朱载垕的处境就微妙了,高拱用了9年的时间,培养了与裕王朱载垕深厚的感情,朱载垕非常依赖高拱。


人要是走运,谁都挡不住。本来一个不受待见的藩王,谁也不曾想命运选择了他,景王朱载圳也死了。那就剩下裕王朱载垕了,大明的储君不是他也是他了。而陪着这个苦命的藩王熬出来的老师高拱,很快也迎来了自己的好运,高拱升礼部尚书,嘉靖将高拱诏入自己修道的地方直庐,并夸奖高拱青词写得好,还赐了飞鱼服。嘉靖45年(1566年)3月,徐阶抛出橄榄枝,买高拱人情,举荐高拱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从此开始,高拱跟徐阶的矛盾开始爆发。高拱仗着自己背后有朱载垕,他并没有买徐阶的人情,因为入阁此时对他来说,只是迟早的事情,并不需要给徐阶卖人情。


徐阶还有另一手棋,那就是在嘉靖43年(1564年)举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

这其实就不一样了,张居正虽然也是朱载垕的老师,但是再给朱载垕当老师的同时,还兼任了国子监司业,这就意味着张居正即抓住上层背景,有抓住了即将进入官场的人脉资源。于是隆庆元年,张居正也顺理成章入阁了。

从徐阶对张居正的这个安排,可以看出:

第一,他已经意识到高拱将是他强大的对手;

第二,他害怕高拱会像自己清算严嵩一样清算自己;

第三,张居正能力不在高拱之下,而且是自己的学生,自己致仕以后,就得靠张居正周全了。

果然高拱一到内阁,就成了霸道总裁了,他的愤青劲上来,连徐阶都怼。

内阁就在嘉靖修炼的隔壁设了值班室,目的你懂的,第一时间聆听圣训,所以内阁的人削尖脑袋也要开值班。但是谁敢跟徐阶抢啊,那可是斗倒严嵩的主。所以高拱开怼了,“您是老资格了,当然要留下来。我这种小新人和李春芳,郭朴就只能去内阁处理事务了。”

结果很自然徐阶出离愤怒了,把高拱赶回家种地去了。但是赶任的徐阶最终还是离休回家当大地主去了。

因为太监陈洪的提醒,朱载垕就很快想起了自己的高老师。


内阁按进阁的时间来排段位的,出去了再回来的,只能往后排。但这对高拱无效,他的办法就是怼人,把人怼光,我就是老大。首辅陈以勤被迫退休;直接动手打了殷士儋,把他打回家种地去了;吓跑新首辅李春芳;同乡郭朴立刻跪地喊老大;而张居正也是乖得不要不要的,表示首辅的位置天经地义留应该属于高拱高阁老的,是不容争辩的!

收拾完内阁,高拱开始清算“大贪污犯”徐阶,高拱的手段毒辣,让人意想不到。他动用了海瑞去清算徐阶。海瑞的耿直,令人跪喊“海阎王”,差点没要了徐阶的老命,结果硬是让徐阶的儿子去充军了。

徐阶送了三万两银子,向张居正求救。高拱得到了消息,张居正被怼得魂不附体。但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高拱竟然没有追究张居正,但是他犯了一个错,他把这个当做把柄动不动就去威胁张居正。张居正之后就更装孙子了。

但是很快朱载垕不行了,其实高拱的最大危机来了,但是高拱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他觉得我还是首辅,万历年幼,朱载垕这么信任自己,自己必然是顾命大臣。

还是张居正很快还是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了朱载垕,权力就转移到了十岁的万历身上,其实就是万历的母亲李皇后身上。朱载垕喜欢高拱,万历和李皇后则未必。

所以必须要找盟友,很快张居正找到了自己最可靠的盟友冯保。冯保对高拱是恨之入骨的,因为第一次自己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当时司礼监缺一名掌印太监,按资历应由冯保升任,但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掌印司礼监。等到陈洪罢职,高拱又推荐掌管尚膳监的孟冲补缺。陈洪对你有恩,也就罢了。后来你又弄个厨子是几个意思?

于是冯保和张居正密议,达成共识,各取所需,一个要掌印太监的位子,一个要内阁首辅的位置。


这样一来,高拱傻眼了。因为最终的批红盖章的权力斗集中到冯保手里了。这就意味着自己什么事情都是在请示冯保了。而且冯保和张居正结成同盟。自己相当于被排除出权力游戏了,虽然自己仍然是内阁首辅,辅政大臣。

高拱出离愤怒了,他口无遮拦,随心所欲。结果因为“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而被搞倒!彻底没有机会再回到内阁。

不过高拱在任时,政绩还是非常好的。虽然人缘不大好,但是功绩还是深得人心的。冯保恨高拱不死,炮制了“王大臣”事件,想彻底搞死高拱,结果反而砸可自己的脚。

所以,在嘉靖45年到万历元年的内阁中,因为有了高拱,而变得不太平。但是大明帝国因为有了高拱,而开始变得太平。从人品而言,徐阶、张居正和冯保与高拱相差甚远。但是党争政治中,只有赢家和输家,没有好人于坏人!


炒米视角


张居正没有赶高拱下台,高拱是败在了冯保手上,主要原因是因为高拱的性格有极大的缺陷。

高拱,隆庆皇帝没有登基的时候,日子其实过得挺惨,因为嘉靖从来不说立太子的事,并且嘉靖渎信道教,几十年不上朝。身为儿子的裕王好多年都不能见他一面,他的地位着实尴尬,史书记载那个时候严世蕃还经常给裕王小鞋穿,这个时候高拱作为裕王的首席老师,对裕王投入了父亲般的爱,所以高拱和隆庆皇帝的关系非常好。


隆庆皇帝登基后,徐阶担任首辅,不久便辞职回老家去了。这个时候高拱复出,没过多久便担任了内阁首辅,按明朝的制度,内阁和大内互不干涉的,但是高拱不,他和隆庆皇帝的关系非常好,本来这个时候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冯保应该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但是高拱偏偏前后推荐了陈洪和孟冲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所以他便和冯保结下了深深的仇恨。

史书记载高拱性子急,脾气暴,心里藏不住话。

他的失败就在这里。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隆庆病危,遗旨让冯保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拱时常怀疑冯保作了手脚,这个时候他们的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五月二十六日,隆庆皇帝宫中托孤,大臣跪成一片,隆庆皇帝拖住高拱的手,对陈皇后说“以天下事累先生”意思就是把天下事托付给高拱,高拱可能激动了,当着大家的面说出了一句“天啊,天子才十岁,国家应该怎么治啊,要我高拱怎么办啊”,这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的东厂特务已经把这话报告给了冯保。这就给高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高拱也在筹划着削弱冯保的权利,自认为胜券在握,但是他确忽略了小万历和李太后,冯保此时正在万历和李太后面前进谗言“高拱这哪是为难老奴,这是在为难小皇帝啊,他还说皇帝十岁,怎么能当天子啊,他还说先帝的弟弟周王可以当皇帝”,冯保这个谣造到了小万历和李太后的内心了,高拱已经不可能赢了。

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高拱怀着必胜的信心来朝见小天子,可是他没有想到等待他的只是失败。待上朝时,冯保站在小万历身边,念出了小万历的第一个圣旨“如今有首辅高拱专制,把朝中的权力具有仅有,剥夺了皇帝的权力,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什么用途。现在我们母子二人都感到非常害怕,责令高拱马上还乡,不得在京城多滞留一日。”至此,高拱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至万历六年,以平民的身份去世,在张居正的求情下才得以正常的下葬,当然这是后话。


所以从高拱和冯保的斗争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拱有三个致命点:一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胡乱说话;二是没有认清形式,隆庆皇帝已死,他已经没有坚强的靠山,隆庆活着的时候对他是绝对的信任,他可以先后排挤走陈以勤、赵贞吉、李春芳,但是这个时候隆庆已死;三是他完全忽略了对手在做什么,不知彼,也不完全知己。有此三点,高拱焉能不败乎?

所以,高拱是败在自己的性格缺陷,张居正是没有在背后下黑手的。


震霜秋


苍茫大地分几步回答:

一、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凭心而论,高拱是个负责任的、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他担任首辅时搞的改革即史称的“隆庆新政”相当成功,慧眼识珠,他用潘季驯治水,用殷正茂平叛,用王崇古任宣大总督,大明国泰民安。但高拱有个最大的弱点一专叔独裁。

他把内阁大学士陈以勤、赵贞吉、李春芳、殷士儋纷纷逼走,逼得五十六岁的殷大学士在内阁开会时捋起袖子要狂揍六十岁的首辅高拱!

作为内阁成员的张居正一心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在却朝不保夕,除非他在内阁心甘情愿地长期给高拱当书僮!现实正一步步逼着他与高拱一起走上拳击擂台。

张居正在等待时机出招时,高拱打草惊蛇,以张居正收受老师、大明前首辅徐阶三万两白银相要挟!逼张居正在内阁成为真正的摆设!张居正被逼进了墙角!

二、同是天涯沦落人。

明朝太监中权利最大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负责帮皇帝批改奏章。冯保在隆庆登基后,原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升东厂提督太监兼御马监管事太监。冯保是个积极要求进步的太监,一心想上位。正巧前任掌印太监下课,如果不出意外,冯保接班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谁知高拱高首辅横插一杠,把御用监管事太监(管皇帝家仓库的)陈洪扶上位,原因很简单,当年高拱上台,陈洪帮过忙。

陈洪上台不久,也下课了。这下如果不出意外,还是冯保上位。谁知高大牛人又从前台赶到后台来乱拱,又扶了尚膳监管事太监(皇帝的伙食管理员)孟冲上位。

冯保恨不得去问候一下高拱八代祖宗!

不把高拱拱倒,张、冯永无出头之日,冯保和张居正很快达成共识,结成反高死党。

三、风雨之后终见彩虹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十六的隆庆驾崩了。皇后、太子朱翊钧生母李贵妃、张居正、冯保联手,拿出遗诏:着令司礼监掌印太监与内阁大学士共同辅政!

第二天,第二条遗旨颁布: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退休,由秉笔太监冯保接任。

到此时,张、冯的革命才取得阶段性胜利。李太后也是个玩政治的高手,这时的李寡妇对张居正还缺少充分信任,只是想利用冯保制衡高拱。

高拱这个聪明人办起了糊涂事,竟把暗中觊觎首辅之位的老虎张居正当病猫、当小弟,异想天开,想联手内阁成员张居正、高仪,搞掉冯保。冯保被高拱逼近了悬崖。

四、再流氓一回又如何?

张居正告诉冯保:只有十岁的小皇帝和他亲妈能除掉高拱。冯保去见皇帝,说发现了高拱图谋不轨的阴谋,皇帝和李太后(皇帝如假包换的亲妈)一脸紧张、愤怒,冯保和盘推出险情,高拱在内阁说过大逆不道的话: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高拱“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一句牢骚被张居正、冯保偷梁换柱成“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成了高拱的谋反证据,高拱拱了别人一辈子,没想到到头来被张居正、冯保拱倒了!

最终,高拱早朝跪听到的圣旨是:先帝宾天之日,曾召集内阁辅臣,说太子年幼,要你们辅政,但大学土高拱却专权跋扈,藐视皇帝,不知你到底想干什么?高拱回籍闲住,不许停留!高拱这位大明政治牛人,被迫离开了他热爱的政治舞台。

张居正在李太后、冯保支持下,开启了自己的摄政时代!一条鞭法盛行天下,大明由此多苟活了几十年!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要搞清楚这件事,并不难。弄清楚两件事即可:

一是高拱是个什么样的人?高拱是隆庆皇帝在潜邸的老师,高拱对隆庆皇帝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爱心,高拱对隆庆皇帝、对大明忠心耿耿,这个毫无疑问。隆庆皇帝是个性格温和又内向的人,不是争强好胜、刚愎自用的人,隆庆皇帝对高拱的信任让本来就脾气不好的高拱个性更加膨胀,尤其是处理不好与冯保的关系,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隆庆皇帝在的时候,隆庆皇帝可以调和内阁与司礼监的关系,所以矛盾不突出。

二是李太后是什么样的人?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是大明朝少有的精明皇后,她出生于山西一个小买卖人的家庭,很小就进入裕王藩邸,见多识广。隆庆皇帝驾崩后,万历皇帝才9岁,李太后才28岁,孤儿寡母,这么大的家业,如何处置,是个大问题。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精明的李太后认识到,国事重要,只有司礼监和内阁配合协调好,国事才不至于推诿,才能将半死不活的大明中兴。冯保是皇家太监士官学校培养的正规毕业生,水平高,办事能力强,又很听话,司礼监非他莫属,这个情况李太后心知肚明。但是,内阁首辅高拱与冯保水火不容,如果这两人一里一外搭班子,必将误事。李太后发现,次辅张居正是个不错的人才,头脑清楚,敢于担当,而且为人较为灵活,善于和不同人打交道,据说和冯保有工作默契。冯保不能换,这样一来,张居正自然就成了李太后内阁首辅的第一人选,所以张居正上、高拱下就成为必然。

不是张居正赶走了高拱,而是当时的形势,加上遇上一个能认清形势的李太后,这才促成了新君继位、高拱回家的事情。

实践证明,李太后这一手无比正确。





坐看东南了


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开封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后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升任内阁首辅。

隆庆六年(1572)五月二十五日,万历他爹隆庆病危,托孤于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不久即逝。在短暂的慌乱期间,首辅高拱或许是感觉责任重大,或许是为了表达对君上的惋惜与感情,总之,他情绪表现得有点家常化和世俗化,嚎啕痛哭,还嚷嚷:“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按说,这句话也没什么,我们乡下男人死亡,妇人的标配哭法是:你这个挨千刀的,你怎么这么狠心呀,你抛下我们孤儿寡母,自己一甩手走了,可怜我们孤儿寡母还怎么活哪,天哪,我们还怎么活哪……这是标配哭法,而且女人这样一哭,孩子,亲友,全都陪哭得呜哩哇啦的。没承想高拱这样哭,却成了后来罢免他的罪证。

一句话,哭丧也是个技术活儿,特别是这么高级别的。实在笨的话,应该只嚎啕痛哭,捶胸顿足,上气不接下气,绝对不要嘣半个单词!是为戒。

隆庆(穆宗)去世后,小万历继位。冯保在皇后、皇贵妃的支持下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当冯保的任命手谕(万历皇帝的中旨)送至内阁时,生性孤傲的高拱对传旨的小太监说,“中旨是谁的旨意?皇上的年龄小得很呢!一切都是你们做的,早迟要把你们赶走。”

冯保任秉笔太监多年,早有升任掌印太监的机会,但高拱先是推荐陈洪,后又推荐孟冲,就是不让冯保上,冯保本就对高拱很是不满。听了小太监的汇报,很是紧张,和张居正进行了紧急密商。为什么和张居正商量呢?自然是双方交好,这也很正常,混到这个份上,谁都得宫内有人不是?许你高拱交好陈洪、孟冲,也得让张居正交好冯保不是?

张居正和冯保决定拿高拱的话做文章。冯保向皇后、皇贵妃汇报,说高拱在穆宗宾天后,高拱在内阁嚷嚷“十岁的孩子怎么做皇帝啊”,这什么意思嘛?反了天了还。

冯保的质问令皇后、皇贵妃很是惊悚,怎能不浮想联翩?这分明就是心怀不轨啊!至此,高拱败局已定,只是他还不知道而已。他还在布他的局:决不能大权旁落!决不能让冯保挡道!

高拱向小皇帝建议扩大阁权,遏制司礼监太监之权,并把自己起草的削夺冯保权力的《陈五事疏》以内阁联名的方式提交给小皇帝。既然是联名,当然要征求各位同仁的意见。张居正当时满口答应,并笑言除掉冯保就如除掉一只死鼠。

小皇帝没有将高拱的奏疏当回事,只是说“知道了,承祖制”——皇帝才十岁,与其说这是皇帝的意思,还不如说是冯保的意思——这分明是皇帝的婉拒,可自信满满的高拱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次上疏,皇帝不得已将奏疏转送内阁。高拱以为皇帝同意了,除掉冯保时机成熟了,遂授意自己的门生故吏上疏弹劾冯保,说冯保给先帝“诲淫之器”、“邪燥之药”,假传圣旨……建议皇帝将冯保逮捕审问,明正典刑。

谁是谁非,何去何从?听董事会的。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早朝,皇后、皇贵妃、小皇帝的联名判决下来了: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着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高拱的政治生涯就此终结,回家抱孩子去袅。

不过,这也算好下场了。能回家抱孩子,对明朝官员来讲,也算是天赐的福气了!


端木赐香


隆庆皇帝驾崩时,张居正露出真实面目

张居正和高拱的关系虽然是复杂的,但表面上一直算是比较和睦的,主要是因为张居正心机重,两面派做的比较成功。隆庆皇帝驾崩时,将太子嘱托给高拱,并说道“太子年幼,天下大事,就麻烦先生你了”,得到皇帝的这句话,高拱原本就位高权重,凭皇帝驾崩时这句话本可以任重道远,但是玩阴谋、耍心机,他离张居正有十条街的距离,一切都定夺在这条街的距离上。虽然当时高拱、张居正、第一大太监冯保在实力上是三足鼎立的关系,但是在隆庆皇帝快不行的时候,张居正采用“联吴抗曹”的方式,联合冯保对抗高拱。张冯二人私下拟出一份遗诏,命高拱、张居正做顾命大臣,一起辅佐小皇帝,这份假遗诏旨在架空高拱。

致命的一句话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物都是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而断送了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高拱亦是。隆庆皇帝死后,10岁的太子朱翊钧继位,但是高拱并不把这个10岁的小孩子放在眼里,他甚至公然在张居正和高仪面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正是不经意的这句话,断送了他的前程。

这时候还在做两面派的张居正,周转在高拱与冯保之间,他把这句话告诉了冯保,冯保找到皇帝,向他密报,他发现高拱图谋不轨。阴谋正式开始。“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

高拱画像

万历他妈李贵妃愤怒了!高拱也因为这句话被罢官“高拱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青少年成长驿站


这个问题其实要综合的看,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内阁的成员是以徐杰,高洪,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大员。当时嘉靖皇帝驾崩以后,首辅徐杰与张居正起草嘉靖遗照。而高拱被遗漏外,这也就给日后高拱离开做好基础了!

然而,隆庆皇帝其实在位很短暂,隆庆的老师高洪因为学生的上位,而得到了重用,在首辅内阁也在一时间红的发紫!

开始走入正题!

在历史的记录下,是这样描述的: 张居正在太后前责高拱专恣,致被罢官

历史详情!

高拱与张居正原本的关系还算可以,但当明世宗嘉靖皇帝去世时,当时的朝廷首辅徐阶与张居正共同写就嘉靖遗诏就是单独撇开高拱,本来高拱也是内阁成员也许这件事不告诉他是有原因的,谁都知道嘉靖去世后下任皇帝是高拱的学生隆庆皇帝做所以才并未通知高拱,但是高拱开始对张居正顿生误会。此外,在隆庆五年时高拱得到手下密报说张居正接受徐阶三万金贿赂,二人心中误解日益加深,从这两件事上我推断高拱有严重的处事缺陷,所以隆庆六年正月,以高拱为柱国,专横更甚,日渐骄横,在这期间高拱也到达了自己的权力的顶峰,后来给事中曹大野上书言及高拱不忠十事。是年五月,穆宗病危,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穆宗握着高拱的手说:“以天下累先生”。张居正将他扶起。

其实这明穆宗隆庆皇帝驾崩,其实说明隆庆时代的落幕,随之而来的是隆庆的老师也将走完他的历史使命!

当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后,张居正与神宗“大伴”太监冯保勾结,在太后前攻讦高拱,冯保在皇贵妃和陈皇后面前将高拱曾在内阁说过的一句话“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改为“十岁的孩子,如何做天子!”,皇贵妃和陈皇后大惊。其实这件事很好懂,本来隆庆皇帝在时高拱好坏还有个保护伞,可现在的情况变了,高拱是隆庆皇帝的老师这没错,但是隆庆帝已经不在了,所以也就没人给他做后盾,做支撑。后来在六月十六日早朝,“召内阁、五府、六部众至。”这时开始对高拱动手了,切责高拱擅权无君,到会极门,太监王榛捧旨宣读:“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专。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这种情况下说明内阁的成员都把问题推到高拱一人身上,事实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地步!可以说失去隆庆的保护下,高拱没有和众人处理好关系,所以才被大家发难,也说明高拱的关系网已经失去意义了!

高拱着回籍闲住,不许停留。”致被罢官,高拱听旨后,“面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不能起”。冯保又造王大臣事件,欲置高拱于死地。幸赖吏部尚书杨博、御史葛守礼等力救,张居正“贻书相慰安,乃止。”高拱得免于难。

其实,说到底一个好汉三个帮,确实有道理人在一个地方必须有个或则两个好朋友,关键时刻也许会帮助你度过难关,其实高拱不是被张居正赶下台的,这个原因有3点,

第一高拱是隆庆帝的老师,其实这以说明学生在,老师就在,学生不在了,老师也不可能在,皮之不存,毛质颜复的道里!

第二点隆庆皇帝不在了,但是高拱的缺陷暴露无遗,引起有些人的不满,比如冯保就是其中分量级人物,高拱没有把冯保关系搞好,致使冯宝完搞起他,这也看出高拱走缺陷,也是致命的缺陷。所以高拱是迟早的下台!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高拱其实如果把张居正和冯保的关系处理好,也不至于落个这样的下场,幸好关键时刻张居正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帮助了高拱,这是难得的!可见高拱错坏了张居正!

所以高拱并不是张居正撵走的,而是高拱自身的缺陷把自己打倒了,张居正,冯保只起到了辅助性的帮助,高拱自己挖下一个坑,自己跳入坑中,张居正,冯保帮了他实现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