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的不相信網際網路嗎?

上海真的不相信互联网吗?

只要上海互聯網企業賣點股份或者賣掉,必定引來一陣嘲諷。昨天一篇《上海不相信互聯網》,藉著沒落盛大部分股份落入騰訊之手,再度扒拉了過去幾年的邏輯,給上海扣了一頂“不相信互聯網”的帽子。

過去幾年,比這邏輯高大上的文字,還有很多。尤其集中在宏觀政策、體制、上海在中國乃至全球中的城市功能定位、區位特徵、地方文化等視角。

老實說,一些邏輯大而無當,套什麼問題上似乎都可以。比如有個專家說上海這邊不願加班,跟互聯網業要求衝突,真扯。

上海真的不相信互聯網麼?

事實上,上海是中國接入全球互聯網最早的城市之一(北京、上海),也是全國第一個開通城域網的城市。20多年來,這裡的ICT基礎設施發展,也一直引領領先其他區域。上海的信息化指數、互聯網指數排名非常靠前。

上海互聯網企業整體數量本來一直就不少。實在不明白,那些張口就來的邏輯,基點在哪裡。

當然,上海互聯網給人比較尷尬的局面是:

2015-2016年,上海互聯網出現一波密集出售的案例。我也藉此寫過一篇《上海互聯網創業辨析:集體沉淪還是價值凸顯?》,後來《文匯報》改巴改巴獨立刊發過。

我給出的基本結論是,上海不缺互聯網創業的土壤。這是視野開闊、思想開放,意識前沿,全球新潮的商業模式,很快就能落地。

只是,上海互聯網業對本地的要素依賴很重。基本上是一城或一地、一個區域市場精耕細作,一旦走出上海,它會出現人力、文化、服務、供應鏈等許多層面的短板。

PC時代,上海互聯網以遊戲娛樂與北京、廣東、杭州等城市分立的。當然也有許多早期O2O形態的互聯網企業。這裡面,既有上海作為全球商業城市、消費型城市的特徵,更有服務業的深厚土壤。

舉例說,第一個週期,除了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還有哪裡能誕生攜程、大眾點評之類的企業?小的項目可能都有,但這是要素決定的市場。上海是一個大流通時代的城市,且有深厚而精細的服務業基礎。

這也會決定它隨後的許多創業路徑。

移動互聯網轉型期,上海遊戲娛樂沒落。但諸多基於服務業的小型平臺,尤其是O2O化的公司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2015年至今的整合案,大都是這類項目。而更多至今獨立發展的公司,很多人根本沒看到或者不願看到。現有的諸多當紅互聯網企業的模式,你在上海幾乎都能找到。

在2016年對比北京、上海兩地的互聯網發展路徑時,我用了遊牧VS農耕的對比。前者視野開闊,媒體屬性強,有速度有激情,資本暴力明顯,狼性十足,快公司風格明顯;後者更多側重城市或區域市場的精耕細作,運營精細化風格明顯,慢公司居多。

其實,這能回答為何上海缺乏巨型平臺、長巴長巴就出售的話題。

因為,更多依託一市一地要素的上海互聯網創業路徑,一旦走出上海,走向更多二三級城市乃至四六級縣域甚至鄉村市場,本來的要素優勢,突然就成了劣勢,短板一下就暴露出來:

你去對比一下美團與點評2014年Q4前的人力結構就能明白。點評更多還是坐辦公室的技術與商務人士,輕公司特別多。美團要狼性得很,當初,它一半以上都是那種接地氣的線下人力。

人力結構的差異,能解釋一個組織擴張、覆蓋、觸達市場的速度。當初點評被稱為“慢公司”不是沒有道理。

同時,也隱含著組織文化、組織管理能力的差異。

而在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估值維度中,同一週期內,它的流量、用戶的規模化速度就會很吃虧。而投資人當然更喜歡那種“唯快不破”的暴烈打法。如此,在行業地位、融資、等許多層面,都會有差異。

而北京互聯網公司的風格,很多方面恰恰相反。它們視野開闊,崇尚速度,媒體屬性強烈,特別能迎合前一週期的行業發展訴求。當然也特別受海內外投資人的青睞。它們經常面向上海互聯網企業進行整合,絕非偶然,一個開放平臺型氣質濃厚,一個垂直風格與精細化運營能力強,兩者其實非常互補。

在摩爾定律與梅特卡夫定律持續奏效的時代,尤其是第一波全球移動互聯網週期,上海與其他區域尤其北京的創業路徑,可以分立發展。它促成了偌大國家的信息化進程,盪滌了無數人的思想,也放大了整個互聯網產業的價值。

不過,當移動互聯網度過第一波熱潮,人口紅利出現相對弱化之後,中國實體經濟與互聯網行業之間開始發生大規模的融合。如此,過去相對分立發展的互聯網路徑,就不但失去滋養,也缺乏集約性。中國互聯網業持續發生整合,就是對這一變化的集體因應。

而上海諸多互聯網企業成為外地尤其北京、杭州、廣東等地同行的整合、投資對象,我想,就有以上背景。上海互聯網業的泛O2O陣營、互聯網金融企業群、工業互聯網群體,恰恰就是互聯網與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的最新路徑。上海雖然沒有巨型平臺,沒有留住所謂馬雲,但是,多年來,卻在許多方面為新一輪融合發展鋪墊了許多基礎,也跑通了許多模式。

20年前,攜程為什麼誕生在上海。兩年前,從0起步的盒馬鮮生,為什麼也誕生在上海。這決不是偶然,就是土壤所致。

不要老提BAT,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群有它獨立的價值。過往一段,很多人罵拼多多,好像它充滿原罪。還有的人說它不該落在上海,一個做電商的怎麼都應該跑杭州去……事實上,很多人沒有看到拼多多誕生的源頭,它的團隊主要來自創始人當初的遊戲業務。同時,很多人也沒有看到拼多多的人力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它其實是一家技術風格非常鮮明的輕公司。這也是上海互聯網業一直以來的發展路徑。剛才提到的人力結構差異,在它身上也非常明顯。

我甚至認為,恰恰因為如此的路徑,拼多多才會遭遇眼前的品質挑戰。它需要走出去,需要走下去,需要與上游的供應鏈建立更深的協同,同時在技術之外,藉助更多社會化力量完成平臺改造。

上海從來就不缺互聯網創業者,只是你很難注意到他們。他們的風格,導致偌大企業群體並不像媒體屬性強烈的平臺型企業具有更多整合力,更容易匯聚目光,也更能吸引大資本的力量。

但他們一直就在那裡。而且許多方面的創新,都曾引領國內風潮。多年來,上海互聯網業豐富了中國整個互聯網的多樣性。

有些人的思維真的需要廓清。他們總以為一個公司被別人投資、出售部分股權或者整體出售就是公司與創業者失敗的象徵。為什麼就不能站在一個更廣的背景之下,看到互聯網業內部以及它與實體經濟融合的趨勢。同時,一個企業永續經營可能會經歷多輪的人事更迭,為什麼非要以整合來定義成功與失敗呢?有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笑話。

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發展路徑,讓我突然想起以色列的創業創新風格。去年曾去過這個國家,尤其是特拉維夫,大致理解了這個創業聖地龐大創業群體的內在特質。

以色列全球並沒有巨頭型的企業,特拉維夫更多就是初創企業群。而且有一個特點,許多創業公司常常在孵化沒多久,或者融資沒幾輪就賣給海外,比例很高。你可能覺得可惜,認為創業者沒什麼視野或格局。

事實上,這與一個國家、城市的競爭力、侷限有關。以色列資源貧乏、地緣政治危機慎重,但科技、教育發達,不缺創新、創業精神。只是,它的國土、人口、資源有限,根本沒有能市場腹地。如此,數量龐大的創業公司,就很難在本國獲得依託。它們必須融入全球,才能獲得生命力,出售反而是格局與視野的體現。這也能為匯聚更多全球資源,持續反哺自身。

某種程度上,上海互聯網業之於中國其他區域的價值,也有一些類似的邏輯。

是的,過往一段的整合案,我並不覺得上海丟了什麼分,這裡面反而持續驗證著它的區域競爭力。

當然,視野打開,上海的話題,更是折射出中國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魅力。這是一塊富足的大陸,這裡有多元、多樣的市場,它的差異化、不平衡特徵,恰恰蘊含著諸多要素流轉、整合的價值。

老實說,上海為什麼沒有留住馬雲,一點都不覺得遺憾。這本來就是中國市場多元、多樣性的結果。如果上海或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馬雲與阿里的風格,對於這個國家來說,一定非常可怕。這個世界若沒有上海以及更多地方的企業,而僅有阿里巴巴的路徑,那一定會透支土壤。馬雲與他的阿里,跟上海無名創業者以及他們的中小型企業一樣,都是這個國家一個週期的產業的合理分佈。

夸克點評覆蓋百家、今日頭條、UC頭條、一點號、創事記、搜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