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混改周年考:財務費用減少20多億元

8月15日晚,中國聯通(600050. SH)發佈了2018年半年報。

联通混改周年考:财务费用减少20多亿元

在財報的整體業績介紹中,中國聯通突出了淨利潤的表現。據悉,歸屬於其母公司的淨利潤達到26 億元,同比增長 232%。此外,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44 億元,同比增長 8.3%。

這是中國聯通自去年8月20日宣佈混改一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對外業務上,混改後的中國聯通,不僅在資費套餐方面接連推出數十款產品,也在雲計算等領域動作頻頻。

“這一年來,中國聯通上下在做決策時,很多時候都圍繞優化成本的目標展開。這種風格轉變來得很快,內部員工特別是中層幹部的壓力都很大。”中國聯通的一位內部人士這樣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混改後的直觀感受。

“目前‘混改’的進程方面,‘混’(混改對象入股)的方面已經基本完成,‘改’的成效也逐步顯現,目前主要是資本層面的合作以及在業務方面、創新成果的合作,如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中國聯通方面在回答混改進展時如是說。

嚴控成本

“中國聯通現在對成本的控制很嚴格。”一位中國電信的內部人士在觀察中國聯通近一年來的變化時這樣說道。

“比如有兩處小區,一處的住戶規模更大,而另一處住戶規模略小,那中國聯通就只投住戶規模更大的。中國電信是在住戶規模大的地方多投入一些設備,住戶規模小的地方少投入一些設備。中國移動則更加大方,兩處的投入相差不會太多。”該人士說。

联通混改周年考:财务费用减少20多亿元

另一案例也證明了這一觀點。

“我和他們(中國聯通)的渠道經理聊過,他們的渠道經理,負責廳店的數量大概是我們渠道經理負責廳店數量的3~4倍。我們區域內中國聯通的年營業額大概是2000多萬元,是由40個人完成的,我們的是接近7000萬元,接近200人。我們和他們相比,相差不到4倍的營業額,卻要養5倍的員工,這可以明顯體現中國聯通的成本邏輯。”該人士說。

不過在新近公佈的財報中,中國聯通的營業成本卻同比增長了5.8%。對此,中國聯通的解釋是營業成本增加主要由於業務發展較好,人工成本隨公司效益提高而增加。不過在各項支出中,財務費用由上年同期的23.89億元降至1.87億元。

“公司混改的初衷,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降低成本,盤活現金流。以前的負債率很高,所以每期的利息支出(財務費用)也處於一個高水平的狀態。現在利息費用降下來,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這些企業入股帶來的資金起到了一定作用,降低了負債率。”上述中國聯通人士說。

此外,該人士還向記者透露,目前中國聯通已採取將部分渠道業務與其他機構合作的方式。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近年來,中國聯通加碼公有云等業務,亦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建設。

混改業務待考

在一年前,混改方案公佈之初,中國聯通方面曾表示,將把混改募集的資金用於4G、5G和創新業務。對於所謂創新業務,主要以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業務為主。

然而在雲計算領域,特別是公有云,一直以來都不是電信運營商的強項。特別是在2017年,美國前兩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AT&T先後宣佈退出雲業務領域。

根據IDC等多個市場機構出具的報告,阿里雲佔據國內公有云領域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

IDC中國企業級研究部研究總監周震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公有云的投資回報週期很長,前期需要巨大的資金和運營投入,因此短期數年內都很難實現盈利。

但在2017年同期,中國聯通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1%,遠高於如今43.5%的水平。但中國聯通仍然選擇加碼雲計算業務。

2017年10月20日,中國聯通分別與阿里、騰訊達成雲計算方面的合作。

“互聯網廠商看中運營商的雲能力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第一是運營商的基礎設施環境,如通信機房、網絡傳輸等;第二是5G;第三是運營商與政府和大型企業的關係,這一背景有利於互聯網廠商向政府和大型企業的滲透。”一位不願具名的VC投資人這樣說道。

而對於中國聯通選擇與阿里、騰訊合作佈局雲計算的目的,上述中國聯通人士認為,互聯網廠商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和工具較運營商往往更加強大,與之合作可提升運營商的運營能力。

業績繼續承壓

中國聯通混改也為傳統的4G自費套餐和固網寬帶帶來了變化。

據中國聯通在今年3月發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中國4G用戶淨增7033萬戶,其中,與騰訊合作推出騰訊王卡系列資費套餐產品就為中國聯通新增了超過5000萬戶的4G用戶。

騰訊王卡的成功帶來了示範效應,中國聯通在2017年開始了更大規模的造卡,合作伙伴範圍也大大延伸,今日頭條、B站、餓了麼、滴滴紛紛成為中國聯通的合作伙伴,且由互聯網公司蔓延至傳統行業。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中國聯通與合作伙伴推出的互聯網資費套餐產品已近60種。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也效仿中國聯通。例如,中國電信於今年4月推出了電信王卡。

不過有合作方對此做法並不認同。“我不願意做(中國)聯通的,因為信號差,我如果推薦這個卡給別人,怕被人家說。”北京一位從事十多年電信運營商業務代理的何興(化名)對本報記者直言。

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記者,中國聯通在上半年的基站建設投入太少,下半年要採取一定的措施,增加基站數量,若網絡質量太差,用戶黏性也會減弱。

通過對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去年與今年上半年的運營數據對比分析,記者發現,在4G業務方面,中國電信今年以來每月的淨增數居於榜首,同比增速維持在20%上下。中國聯通的同比增速維持在10%左右,中國移動雖僅有4%左右,但其4G用戶量逾8億戶。

而在另一項業務固網寬帶方面,中國聯通的寬帶業務也保持比較低迷的態勢。中國電信一直處於比較領先的地位,今年以來中國移動增速迅猛,保持了45%左右的高漲速度,中國聯通同比增速則在2%左右徘徊。

上述中國電信人士分析認為,中國聯通寬帶墊底首先是資源覆蓋弱,渠道能力和渠道覆蓋也較差。由於中國聯通主要從人員和建設兩個維度降低成本,由於過於重視利潤率而不重視覆蓋率最終使該項業務落後。

對於上述問題,記者在8月22日向中國聯通方面詢問,不過截至發稿時,尚未作出回應。

付亮認為,中國聯通混改的紅利正在削弱。外來資金帶來的熱度有限,成本下降並不能一直促進盈利快速增長。此外,中國聯通混改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通過與互聯網公司達成合作。但對於其他兩家運營商來說,即使不引入外來資本,也能夠與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難以形成有效的競爭壁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