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一副区域协同 促进南充加快发展

一主一副区域协同 促进南充加快发展

一主一副区域协同 促进南充加快发展

顺庆城区。 记者 梁洪源 摄

县域支撑是全市大发展的底部基础。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作出的《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强力支撑的决定》明确指出:做强县域支撑,主要是推动9县(市、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发展。

近年来,全市9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各自特色,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特色优势鲜明的县域发展之路,助推南充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1 主城三区定位明确 特色发展做大做强

《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实施“一主一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一主”就是支持主城三区做大做强,力争经过几年努力,经济总量达到1200亿元到1500亿元左右,其中顺庆要建设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高坪要建设城市门户新高地、空港经济新高地、对外开放新高地,嘉陵要担当实体经济主战场、新城新区主战场、创新创业主战场。主城三区,定位明确;特色发展,做大做强。

8月18日,记者驾车在滨江中路接清泉坝双层互通接点时看到,在刚刚建成的乙一路大桥人行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标美大道,双向8车道的路面宽阔平坦,路面画上了清晰的标志标线,黑白分明。走上滨江中路,只见南来北往的车辆从下穿隧道穿过,隧道顶板上车辆快速掉头,往来车辆互不干扰。而驱车经过去年改造升级的滨江大道时,平整宽阔的行车道,车流来往有序,道路中间绿化带错落有致,整条滨江大道南北贯通,成为主城区一条标美主干道。

今年,主城区城建项目力度有增无减:西河北路已恢复通车、白土坝路部分路段恢复通车;育英路全线、果城路局部,力争9月开学通车;市博物馆、中法农业科技园、凤垭山天乐谷5A景区等主城区重点项目工程,每天上足人力机械,城市建设多点开花。

同样经过去年改造提升的西华大道上,坐落着中国重汽集团南充海乐生产基地,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占地130亩的园区内,厂房林立。高端液压举升系统分厂液压泵轴装配工位上,技术中心经理唐海宏正在指导工人安装泵轴。中国重汽集团南充海乐生产基地预计今年11月可全面投产。记者了解到,今年,顺庆区坚持奋力谱写“成渝第二城核心功能区”的新篇章,围绕建设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依托中国重汽、日上集团、四川人本,顺庆区将大力发展特种汽车、轨道交通、无人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百亿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还将发展鑫达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小镇、啤酒小镇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依托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顺庆重点开发西河、七坪寨、四方寨等旅游项目及渔溪黄伞坝综合体、桂花湖湿地公园,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此外,国际商贸城、大学城、清泉寺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将相继落户,三产融合必将为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倍添活力。

而在江东,高坪正在强势崛起。火热的8月,高坪区的项目建设同样热火朝天。8月14日,记者来

到高坪区,站在下中坝嘉陵江大桥上放眼望去,川东北金融中心5栋楼宇一字排开,其中4

栋已经完工,黑蓝色玻璃镜面外墙恢弘大气;高达220米的超高层建筑也开始安装幕墙。“项目启动后,建设现场几乎每天都有新变化。”高坪区川东北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去年底,4栋楼宇交付使用;今年2月上旬,金融展示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全面建成;5月中旬,220米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成功封顶;金融广场、音乐喷泉等建设正有序推进;二期中的97亩地块招拍挂等工作按计划时间推进;40万平方米纯商业金融综合体完成规划设计并启动建设。到今年12月底,金融广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部完善,48万平方米核心引领区将全面建成。

“高坪区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城市门户新高地、空港经济新高地、对外开放新高地’为抓手助力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高坪区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做法为以优化“城市门户”为引领,启动会展中心建设,加快川东北金融中心建设及入驻商家签约,打造商务会展新城;以发展“空港经济”为核心。以航空港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累计投资85亿元,军民融合产业累计投资17亿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等产业,培育壮大以三环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百亿产业集群和军民融合产业园;以扩大“对外开放”为支撑。完善以南充传化公路港为代表的公路枢纽建设,加速南充火车东站提档升级,加强南充港与重庆港合作,积极争取开通南充至东北亚、东南亚等国际航线。

在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战略目标中,嘉陵要担当实体经济主战场、新城新区主战场、创新创业主战场。今年,嘉陵区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谋划实施城建项目43个,并于上半年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全区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7亿元,同比增长9.4%。

8月18日,记者在凤垭山天乐谷景区看到,一座名为“孝心桥”的斜拉式悬索结构铁索桥与对面山头的孝心阁遥相呼应,在“孝心桥”北桥塔两侧的七星广场施工现场,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有序施工。

“近段时间,天乐谷景区正封闭施工,加快建设七星广场、六星栈道、孝心苑服务中心和‘中华第一孝道’等项目。”嘉陵区凤垭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七星广场由7个广场组成,目前已修建完成3个广场,其余4个已完成基础建设。六星栈道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铺装桥面;孝心苑服务中心项目的基础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中华第一孝道”的绿化造景已完成总进度的50%。

天乐谷景区以凤垭山为核心,计划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农业体验、亲子游乐、康体健身、休闲度假于一体的5A级景区和国家级养生享老旅游度假综合体。该项目于2016年开工,计划总投资103亿元,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孝道文化体验区、野奢水岸养生区、亲子小镇休闲区、花田享老区、江畔乐园游憩区、欢乐农庄体验区六大特色项目群,预计2025年全面竣工。

项目攻坚如火如荼,嘉陵另一战场也激战正酣。记者在南充创业小镇科技成果转换村内看到,“三维技术展示体验馆”“未来工厂”“3D打印技术大讲堂”“3D打印机生产车间”建成投产,南充清软海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正在紧张工作,将零部件进行系统合成,完成3D打印机制造。

“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紧密合作,把各方面资源归总到南充,创造中国三维技术领域的‘南充现象’。”嘉陵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以购买服务或招商的方式引进专业的创业服务机构,以此来进行日常营运成为南充创业小镇的发展方向,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与南充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在南充创业小镇建立起中国西部三维技术研究院,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器及科技成果转化园区,是南充创业小镇扬帆起航、实现多维度发展的一大标志。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三大主战场’,全力打好‘三场攻坚站’‘三场突围战’,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一步,嘉陵区要担当起实体经济主战场、新城新区主战场、创新创业主战场的使命,为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嘉陵区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2 6县(市)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 错位发展竞相开花

《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实施“一主一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一副”就是鼓励县(市)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有一个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到600亿元的县(市),其中阆中要当好旅游的龙头、对外的名片、发展的主力,南部要当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乡村振兴发展排头兵、生态绿色发展排头兵,西充要成为有机农业排头兵、乡村旅游目的地、产城一体示范区,仪陇要建设老区振兴示范县、红色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示范县,营山要争当融渝发展排头兵、综合交通次枢纽、商贸物流集散地,蓬安要建设生态宜居江城、历史文化名城、融南发展新城。

8月17日,记者在阆中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一排青砖结构的平房充满了时代气息,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占地约240亩,由原丝绸“两厂”、古城两街及城南天下片区组成,主要建设艺术中心、主题酒店、会展中心等,按照“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实施,对提升阆中古城旅游具有重要作用。

阆中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世界千年古县和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阆中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2017年,接待游客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带动GDP突破200亿元,被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评为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当前阆中正以建设好魅力古城、阆中水城、阆中赛城、宜华康养城等“四城同构”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文旅项目为抓手,坚持古城、文化、生态、乡村、美食“五牌共打”,做到吃住行游购娱“六路并进”,把阆中打造成为一方文化旅游胜地、医疗康养宝地、文教体育高地、生态宜居福地。同时,对接国省重大战略,抢抓机遇、抢抓政策,促进重大项目“进规划、入盘子”;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新型城镇化等国省改革试点,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停车场、古城水环境治理、城市双修及历史文化街区提升等项目,不断做精做美城市“容颜”。

8月烈日下,嘉陵江水清。在与南部县城一江之隔的满福坝文旅新城,总投资7.6亿元、全长约4.3公里、宽60米的琴台大道,犹如一条彩练,串联起整个满福坝片区。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大道路段路基砂砾石铺筑几乎完成,强弱电、天然气管线迁移也已完工。

在琴台大道旁,满福坝养老服务中心建筑群整齐崭新。自2016年开工建设以来,完成项目一期医养区1.2万平方米、生活区及附属设施2.8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康养楼、1号楼、2号楼、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墙体砌筑、水电及消防安装,环境景观正在加紧打造之中。

新城加快建设,新村面貌也不甘落后。在南部县八尔湖镇八尔湖畔,古朴的古楼建筑,宽阔整洁的水泥公路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村庄,一幢幢焕然一新的川北民居古朴典雅,湖边、游步道上,游客随处可见。夜晚,八尔湖畔又是一片灿烂光景,乘游船摇曳在八尔湖中,假山、岛屿以及音乐喷泉光影秀配合其间,光影浮动,游客们纷纷忍不住拍照留念,依靠着美景,八尔湖畔的村民吃起了旅游饭……

南部县委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部县强力抓好各大项目的落地落户落实,做大经济发展的“底盘”,坚持围绕业态优化抓三产,不断加快对八尔湖农旅综合体验区(二期)和升钟湖度假区的建设,坚持脱贫攻坚不动摇,着力补短板、惠民生,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总揽、城市品位提升为龙头、乡村振兴为驱动,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不断提升全县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亲水南部”,当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乡村振兴发展排头兵、生态绿色发展排头兵。

“奋力建设老区振兴示范县、红色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示范县。”德乡仪陇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其定位明确,前进的脚步铿锵。

8月仪陇,蝉声不断。G245线仪陇段升级改造工程仪陇武棚至石佛段改建施工现场,工人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正加足马力进行施工作业。计划投资19.9亿元的G245线仪陇段升级改造工程,是连接仪陇县城与马鞍镇的交通要道。建成后,两地距离可缩短至40分钟车程,有利于马鞍镇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产业兴则百业旺,产业强则县域强。做强县域支撑,仪陇县将从抓工业发展‘补短板’、抓红色旅游‘强优势’、抓招大引强‘添动力’等方面下大力气、下狠功夫。”仪陇县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仪陇全县将通过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加快打造集“伟人瞻仰、红色教育、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建好红色景区、完善功能配套;办好红色教育、做强做响张思德干部学院,打造成为全国特色党性教育示范和红色文旅研学基地;传承红色文化,深挖“德乡文化”;坚持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奋力建设老区振兴示范县、红色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示范县。

做强县域支撑,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各县(市、区)错位发展竞相开花。

在西充大地,千里沃野绿色有机。田园里,随处可见农民们采摘收获的忙碌身影;市场上,“好充食”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畅销无阻……西充县紧紧拽住有机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全力打造全市“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基地,推动以有机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成为全省标杆、全国示范。

营山热土上,新店镇千坵村里漫山遍野开满格桑花。水泥道路、生产便道构成一张巨大的网,镶嵌在绿水青山间。营山县全力推进“十件大事”落地落实,脱贫攻坚抓出了成效特色、工业基础得到长足发展、民生工程大干快上。

8月的蓬安,相如故城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戴着安全帽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整个相如故城基本成型。相如故城项目里的文庙、武庙、相如故居的保护修缮相继启动,琴台、古县衙、玉环水街的恢复重建全面实施,三横一纵的故城骨干道路加快推进,实现了“走进故城”的阶段性目标,全县力争到2021年全面开放相如故城,并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9县(市、区)竞相发展,步履铿锵,为南充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争相贡献力量!(记者 杜杰 实习生 龚衡 熊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