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毫无疑问,“贝九”在整个交响世界里有着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这部凝结了贝多芬十多年的心血之作,无疑是他一生精华的集结,你甚至可以说:贝多芬一辈子的音乐能量都被他灌输在“贝九”里——因为他那些大量的、高难度的钢琴作品、弦乐作品都可以看作是在为创作“贝九”而进行的习作;更况且在他创作“贝九”的漫长岁月里,已经完全丧失听力了。不过《贝九》的首演也饱含着悲剧色彩: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维也纳的贵族和广大听众们对晚期的贝多芬越来越不理解,这让他很是不满;他甚至动过把《第九交响曲》搬到柏林进行首演的念头。不过最终《第九交响曲》还是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的康特纳托尔 剧院进行了首演。当天的演出节目单是这样安排的:《献给剧院》序曲、《庄严弥撒》的三个乐章,以及《第九交响曲》。尽管如此,贝多芬的资助者,以鲁道夫大公为首的王室贵族成员跟商量好似得,皆数缺席,一个没来。

指挥由乌姆劳夫担任,不过贝多芬依旧执拗着站在台上,执拗着要担任“总监”一职。乐师与合唱团在专注这指挥的同时,还要兼顾“总监”在一旁的细微动作,这无疑是一种干扰。乌姆劳夫只好用肢体语言示意大家不要管贝多芬在做什么。于是舞台上出现了很奇怪的景象:顽固的乐圣执着地站在舞台上,满足于自己意念中的音响。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首演是成功的,第二乐章一结束,观众的掌声就再也憋不住了,只是贝多芬察觉不到,还是女中音歌手温格把他转过身来,他才知道自己的《第九交响曲》有多受欢迎。

回到家中,当贝多芬看到辛德勒带来的音乐会收支表,知道收益只有区区的470盾时,心灰意冷的乐圣居然晕倒了。大家七手八脚的忙活着把贝多芬唤醒,折腾到深夜才离去。贝多芬就这样和衣而卧,在同一个地方躺了一整晚,一动不动。他差点儿被艺术和现实的差距打击的站不起来。《第九交响曲》这部在他心中占据不可替代位置的作品,首演给他的打击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到。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勃拉姆斯后期的那些著名的室内乐的首演,是个美丽的意外

1890年之后,勃拉姆斯逐步停下了自己创作的笔。此时的他已经名利双收,再加上自己无妻无子,过了五十岁似乎一切都开始变了空虚无聊,如果再找不到生活的新目标,即便有人开出高额的酬金请他创作音乐,他也不会动笔。考虑到自己今后无聊的日子,他甚至开始准备遗书了。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幸运的事发生了,或许是上天的安排:他听到了竖笛演奏家缪尔菲尔特的演奏。这当然不是勃拉姆斯第一次接触到竖笛,他以往的作品中,竖笛的角色也相当重要;可缪尔菲尔特的演奏兼职就是初秋雨水洗涤过的天空,美极了。它重新点燃了勃拉姆斯的创作欲望,也唤醒了自己今后的人生。

“一定要为缪尔菲尔特创作些什么”,勃拉姆斯脑海里出现了这个想法,随后一系列的名作诞生了:《竖笛三重奏》(Op.114)、《竖笛五重奏》(Op.115),以及《两首竖笛奏鸣曲》(Op.120)。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竖笛三重奏》是采用了自己《第五交响曲》的主题创作完成的,首演时候勃拉姆斯自己担任钢琴伴奏;《竖笛五重奏》是由姚阿西姆弦乐四重奏和缪尔菲尔特共同演出的。这两部作品于1891年11月在迈宁根宫廷剧院首演,不论是哪一首都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类似的盛况要追述到100年前,莫扎特《竖笛协奏曲》问世之时了。

之后的《两首竖笛奏鸣曲》,不仅首演时勃拉姆斯担任钢琴伴奏,甚至他还随着缪尔菲尔特展开巡演。就这样,曾经一度放下创作之笔的勃拉姆斯仿佛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而为他打开这扇窗的就是伟大的竖笛演奏家缪尔菲尔特。

名曲首演的意外(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的竖笛

缪尔菲尔特虽然演技高超,却没有给后世留下更多的故事,他仅仅是个管弦乐团的竖笛乐手,生活拮据。为了表示对这位天才演奏家的感谢,早已名利双收的勃拉姆斯将新创作的竖笛作品曲谱出版所得,悉数赠予缪尔菲尔特。这是一份真挚的感谢,感谢他重新燃起了自己晚年的希望。

缪尔菲尔特的竖笛音色究竟有多么美丽神奇,现在我们无处可寻,不过他使用的乐器是德国式的,在柏林、维也纳等管弦乐团里,今天仍有人始终这种传承下来的竖笛,这样的竖笛已经有大量唱片记录了它独特的音色,跟如今你熟悉的竖笛(单簧管)完全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