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與人心的距離!

十年前,我在拉薩街頭眯起眼睛看太陽。十年後,我再次在拉薩的街頭呼吸高原稀薄的空氣。

友人說,物是人非了。

我說,十年了,確實物是人非了。

拉薩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與人心的距離!

曾和她說起信仰,都堅定地認同,信仰必不可少。但好多年,我一直在尋覓,不知道什麼能讓自己死心塌地、至死不渝的臣服和敬仰。所以,我只能無根,只能漂泊,只能向前。或許,信仰,一直是我內心不可觸及的東西。

在西藏,無論是拉薩的街頭,還是寺廟門口,或者是從林芝到拉薩的路途,都可以看到去拉薩朝拜的藏民,他們拉著行囊,磕著長頭,風塵僕僕。看他們三步一扣聽他們唱著“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體量過來的,白色的雲彩是我用手指數過來的,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樣攀上,平坦的草原我像讀經書一樣掀過……”磕長頭的朝聖方式,一直是他們內心最堅實、最持久的觸動。我想,這才是西藏的魂。

拉薩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與人心的距離!

電影《岡仁波齊》上映的時候,我獨自看了首播。樸素的畫面,平淡的敘述。熟悉的318國道,熟悉的布達拉宮,熟悉的八廓街和大昭寺。朝聖的路有多遠?是從芒康到岡仁波齊2500公里的路程,還是從生命開始到終結的光陰?亦或者,我們匍匐一生,朝拜一世,不過是為了尋找抵達心房的三寸距離。

藏漂是拉薩的特色,很多內地人行走到這裡,最終留下。他們的眉眼和唇角都或多或少有些滄桑,那些細細的紋路里寫滿了故事。

我喜歡那些開放給揹包客的旅社和餐吧,總是有暖黃色的格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這個狹小的天地遇見,一個點頭,一抹微笑,轉身,或許就是一輩子。

這個世界上的人,因為生活狀態的不同而迥異。我們只是其中的一種:無法丟棄的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偶爾可以尋得一程角色的轉換,這樣,已經足夠。

拉薩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與人心的距離!

甘丹寺給了我一個下午舒暢的心境。它更容易貼進內心。如果布達拉宮是需要仰視的,那麼甘丹寺就在你平視的視域內,她靠著心房,貼著呼吸,有清修的安寧。

從拉薩到然烏,來回1700多公里的路程,沿途的美景讓人驚喜得忍不住輕聲呼吸。林芝,這個高原小江南不經意就給了我們太多期待,水清幽如。枯水期的尼洋河,依然逶迤多姿,大片的紅柳和枯黃的草野。給了生命中最蒼涼的顏色。

這顏色,視覺效果,是其他季節不曾有的。看著這蕭瑟的景象,我依然想象著夏天的然烏,一望無垠的綠色和星星點點的野花,一片旖旎的尼洋河,是高原別樣的江南風情,萬般的迷人。

拉薩,這是一個擁有溫暖微笑的城市。我一直用微笑來丈量一個城市與心的距離。我不能確定信仰在每個人心間的生長,是否都有一樣繁盛的力度。但是,我更偏愛宗教氣息濃厚的地方,這裡,因為信仰而簡單,因為簡單而溫暖。

拉薩旅行:用微笑,丈量城市與人心的距離!

無論是在佛寺裡,還是路途上,無論是僧人,還是藏民,當目光對視的時候,他們都會給你一個微笑。這是天底下最淳樸的笑容,只要嘴角上揚,就可以和拉薩的日光一樣,傾城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