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泰國的公益廣告,看完小編都快止不住眼淚了。視頻的名字是《先彆著急罵孩子 也許事情的真相會出乎你的意料》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視頻的場景是這樣的:好多家長一起在學校的門口等孩子們放學,下課鈴響了以後,其他的孩子都出來了。可是,還有幾個孩子沒有出來,媽媽們都在校門口東張西望,顯得有些焦慮。

沒過多久,孩子們攤著小手,臉上洋溢著笑容,走向媽媽。媽媽們看到孩子後先是微笑,然後仔細一看。孩子的衣服上鞋子上全是髒兮兮的泥巴。頓時媽媽們的臉色就不太好了。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媽媽們的第一反應是吃驚的、生氣的、埋怨的....

媽媽們都以為孩子這麼晚出來,是因為在學校裡又調皮搗蛋了。

但是,事實上卻是......

在大雨過後,學校的花池變的很滑,學校裡的園丁爺爺在推著裝滿花盆的推車時,推車的輪子在泥濘的花池中壞掉了。老爺爺摔倒在地。花盆和工具全都掉在了地上。

孩子們放學路過時看到老爺爺摔倒了,就主動過來幫忙,一起把花盆和工具搬到該放的地方。孩子身上的泥就是搬花盆和工具的時候給弄到的。

雖然回家晚了,但是能夠幫助到老爺爺,孩子們感到非常的開心。

當媽媽們看到牆上的視頻之後,都忍不住的掉下了眼淚。

為孩子善良的行為感動,同時也是為自己錯怪孩子而感到內疚。

我想我們看到孩子這種狀態,第一反應也是以為他們又在學校調皮了。

在日常生活也是這樣,我們總是以為他們是孩子,總是以為他們調皮,總以為他們還不懂事,總是以為......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大人和孩子之間的誤會都是從“我以為”開始的

我想有些人,小時候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爸爸媽媽發現放在桌子上的錢不見了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問我們:“是不是你把桌子上的錢給拿走了,老實交代。”

這對於當時的我們真是無妄之災啊,

有些父母還好只是詢問是不是你拿了,而有些父母這是已經認定了就是你拿的,不交代是吧。家法斥候,最後就給屈打成招了。

我想要是當時知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我估計我們就會和父母說了。

大多數的誤會就是這樣開始的,從父母的“我以為”,然後先入為主的直接給孩子們定下罪行。孩子們的辯解蒼白無力,還會給冠名“撒謊的小孩”“不聽話的小孩”。幾年之後父母可能就忘了這件事,但是對於被冤枉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這件事從次在心裡流下陰影,難過、自卑無法釋懷。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給孩子一個為自己解釋的機會

從這個視頻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發生什麼事,我們不要“先入為主”也別在意旁人說什麼,咱們先聽聽孩子說的話。

1.心平氣和的問孩子發生了什麼?

不管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事實”,還是誤會。也許背後還有其他的原因。

孩子撒謊了,可能是出於害怕被媽媽罵。

回來晚了,可能是在幫同學的忙。

和別人打架了,也許是別人先動的手,他是出於保護自己才動的手;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如果孩子沒有錯,

就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冤枉孩子,不能讓孩子對他們的父母失望;如果錯了,他們也有機會認識到錯誤,然後自己勇敢的承認錯誤。

一棒子就把孩子認錯的機會給打沒了,孩子心裡有悶氣,就更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錯在哪了?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2.問問孩子現在的感受

在我們瞭解啦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我們也不要忽視了孩子的感受。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知道改。

有時候他們也不是故意要去犯這些錯誤,也許他們知道錯了。只是孩子們有自己的倔強,不肯低頭,不好意思說出來。

如果父母強硬的打罵,反而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的倔強。

所以我們不妨問一問孩子們做了這件事情的感受,聽聽他們自己的情緒。對於小孩來說能表達自己內心情緒是非常不易的。

經常看外國電影電視的朋友,應該發現歪果仁是特別願意表達自動感受的。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一段經典的對白:“爸爸媽媽對不住你,是因為不知道,對老大要好好教導,對老二要好好關心,對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而在國內當我們問到你的感受是什麼,大多都是“還行”“還可以”。這就和我們平時情緒上的表達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不止是孩子,我們大人也是一樣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很得體的人,是個會尊重別人的人。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第一反映要這樣……

我們也可以想想我們被誤會的時候,是不是有種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更何況不會表達太多的孩子,

我們不能一邊嘴上說和孩子做朋友,然後用大人的思維去判斷孩子的言行,去要求孩子。

我們應該做的是讓自己還老孩童,讓自己走進孩子的內心。試試蹲下來和孩子一樣的視角去和他們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