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股份被中方一元收购,长安铃木有了更多可能

日方股份被中方一元收购,长安铃木有了更多可能

它在汽车四化的大潮下,或许会朝着混合所有制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前进。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张南


长安汽车和铃木汽车终于正式分手,不再合资经营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长安铃木不复存在。

9月4日,长安汽车与日本铃木和铃木中国达成协议,以1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对方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和10%的股权,12月31日前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铃木100%的股权。


日方股份被中方一元收购,长安铃木有了更多可能


这也就是说,维持了25年婚姻的合资公司长安铃木未来将过上单亲生活,《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并非坏事。

长安铃木合资至今大约25年,在小型车领域有过风光岁月,2011年达到了22万辆的销量顶峰后开始下跌,2016年,销量下降为11.5万辆, 2017年为8.6万辆,同比下滑了25%。而今年上半年长安铃木更是同比大跌71.2%,销售仅为2.4万辆。

公告显示,长安铃木去年净利润为-8179万元,而今年1-4月净利润则亏损1.1亿,经审计,截至今年4月30日,长安铃木的资产总额为453052万元,负债总额为480444万元,净资产为-27392万元。

面对亏损局面,长安汽车敢以1元人民币收购,这已经显示出长安铃木的价值所在。

7月19日,一汽夏利决定以不低于1元的价格对外转让全资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汽车有限公司,但未来受让方须承诺,保证归还华利汽车应付一汽夏利不低于 8 亿元的欠款。

先前早就传出铃木要退出中国的声音,但是迟迟未果的主要原因,《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大概在于如何谈妥退出的条件。现在,终于,铃木无心恋战。

在当前条件下,如果未来长安铃木进行混改,那么也有不小的想象空间。而且,就长安铃木目前的经营现状,不再有固执的铃木的羁绊,它的发展之路或许会更加通畅。


日方股份被中方一元收购,长安铃木有了更多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在铃木退出声音逐渐公开化之际,长安铃木不仅继续在外开设新的经销店,而且还继续参加各大车展的重要原因。

根据双方协议,在解除合资协议后的过渡期内,铃木将通过授权许可的方式保证长安汽车继续生产目前使用铃木商标的乘用车,所有的售后服务不变,保证现有的长安铃木用户不会有后顾之忧。

有外媒报道,长安汽车的铃木车生产许可期限也不过剩下两年不到的时间。但《汽车商业评论》认为,未来或许长安铃木可以用铃木品牌贴牌长安汽车产品销售。

早年,面对铃木迟迟不能提供新产品,长安汽车曾经有过这种动议,但是被固执的铃木修社长拒绝。如今退出之后,是否能够有转机,可能要考验中方智慧。

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对于品牌退市的相关规定,汽车供应商在停产某款车型或品牌全线退出之后,要保持10年以上的配件生产销售服务。那么,铃木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和顺利退出,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要考虑中方的需求。


日方股份被中方一元收购,长安铃木有了更多可能


今年6月,昌河汽车对外宣布,昌河铃木经股东各方友好协商,日方股东将所持有的昌河铃木全部股权转让给昌河汽车,并于2018年5月30日完成了股权以及公司名称的登记变更手续。此前,铃木方事实上已无人在合资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也很久没有提供产品,昌河铃木甚至已经设计新标销售昌河汽车设计的产品。

1993年和1995年,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先后成立,可谓是较早在中国合资生产的国际汽车公司。其时,汽车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个奢侈品,所以售价亲民、体型小巧的铃木在国内很有吸引力,这让奥拓、北斗星、雨燕一时风头狠劲。


日方股份被中方一元收购,长安铃木有了更多可能


但是铃木一直不能正视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开始白热化之际,因为始终不能提供适合市场的新产品,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市场堪比美国市场,2013年,它已经退出美国市场,因为合资身份,退出中国市场相对困难,直到2018年的现在。

此后,恐怕铃木将主要专注于日本本土市场和经济刚刚起步的印度市场。2017年印度乘用车排行榜中,前十名车型有7款来自铃木,前五名也被铃木包揽。而在2018年7月总销量中,排名2-5名的车厂全部加起来才能追上铃木。

未来,如果长安铃木能够继续延续铃木的一丝香火,或许对它未来再次入华还有一点机会。当然,长安铃木本身在汽车四化的大潮下,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它或许会朝着混合所有制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