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從小就十分聰明,有神童的外號,似乎他已經超過叔叔諸葛亮,成為了諸葛家最聰明的人。孫權很喜歡這個小孩,直接讓他當了掌管吳軍糧草的大官。這是一項事關國家存亡的工作,榮耀異常。但在蜀國擔任丞相的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後,沒有恭喜侄子,發而立刻給吳國丞相陸遜寫信,要他轉告孫權,諸葛恪不是那個材料,別讓他當大官。

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在給陸遜的信裡,諸葛亮稱侄子“恪性疏”,意思我這個侄子志大才疏,驢糞蛋表面光,實在難堪大任,你還是轉告吳主孫權不要重用他。諸葛亮說這番話很有意思,他作為人家的叔叔,要求老闆不要重用侄子,似乎有點越俎代庖了。但現實情況是,就連諸葛恪的親爹,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也認為自己的兒子不是塊好材料。雖然諸葛恪自小就辯才無敵,嘴上沒有輸給過別人,但諸葛瑾總擔心兒子非保家之主。諸葛恪嘴上逞能,曾經屢次諷刺老臣張昭,張昭的兒子張承,同時也是諸葛恪姐夫,就曾斷言:毀滅諸葛家的一定是元遜(諸葛恪的字)啊!

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諸葛恪

為什麼所有人都看不上諸葛恪,唯獨孫權卻對諸葛恪青眼有加,還託孤給他呢?因為諸葛恪確實有一張鐵嘴,當年諸葛恪要回金陵,孫權的鐵哥們,上將軍呂岱勸他:現在天下不太平,做決定前要好好想十次。

本來這是老臣對他的暗示,主幼國疑,做事一定要三思,否則一步走錯就翻不了身了。可諸葛恪卻譏諷道:春秋時代,季文子仨思而後行,孔子說再思就行,現在你讓我十思,是我說是個大草包?

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諸葛恪有急智,嘴上厲害,但他確實有大草包的嫌疑,在攻打魏國的時候,就上了一個可笑的大當。當時諸葛恪率20萬大軍圍攻合肥,城裡只有幾千魏國守軍,吳軍強攻了數月竟然無法拿下,就在城牆要倒塌時,魏國守將對諸葛恪說:魏國有法律,只要守城超過百天,援軍不到,守將投降無罪。現在馬上就百天了,你等我逃避了處罰,一定出城投降。

天真的諸葛恪居然就信了,停止了進攻,眼看唾手可得的新城居然撒手不管。魏國守軍利用吳軍停戰的間隙,修好了城牆。然後守將對諸葛恪說:投降不可能,想要新城就來攻吧。

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諸葛恪被人智商壓制了,勃然大怒,命令吳軍重新進攻。因為主帥被人騙了,又鏖戰幾個月,吳軍士氣很低,根本無心戀戰,剛好魏軍援兵也快到了,無可奈何之際,諸葛恪只好退兵,被魏軍追殺了一路。兵敗辱師,這一下諸葛恪就成了東吳的公敵。

東吳宗室孫峻原本支持諸葛恪,但因為這位嘴炮大哥生性傲慢,對孫峻多次無禮,導致孫峻怨恨在心,這次藉著新城大敗,他跟幼帝孫亮聯合,一塊幹掉了諸葛恪,夷了東吳諸葛家三族。

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總得來說,諸葛恪是個我行我素的自大狂,雖然不至於說是超級草包,但他的能力確實不足以擔當大任。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早就看出了諸葛恪的問題,所以才寫信給陸遜,讓他轉告孫權不要重用諸葛恪,諸葛亮的想法很實際,這樣一個鋒芒外露,而又不懂得處事之道的侄子,一旦掌權,將來一定會連累哥哥諸葛瑾一家,所以他有責任替哥哥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諸葛亮的做法是對的,只不過孫權跟諸葛亮的想法不一樣,當時蜀吳兩國雖然有聯盟,但畢竟最終還是競爭關係,諸葛亮不讓用諸葛恪,萬一是包藏禍心,想讓吳國損失一個大才呢?孫權託孤給諸葛恪,不僅是東吳亂政之始,也是三家歸晉的開始。

你對諸葛恪有什麼看法,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