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春天在哪裡?其發展存在什麼阻礙?

隨著奔馳發佈新一代純電SUV——EQC,標誌著傳統造車大廠BBA開始量產

電動汽車,開始全力推進電動汽車的普及。其實不僅是BBA,像豐田等知名汽車品牌也開始研發自己的純電動汽車,混動汽車只不過是一個過渡。隨著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枯竭,國內外都在抓緊將禁止燃油車提上日程。而事實上,即使電動汽車的能量來自於火力發電,其對化石燃料的消耗和對環境產生的汙染都是要小於燃油車,在成本和技術難度上也要小於傳統燃油汽車。

電動汽車的春天在哪裡?其發展存在什麼阻礙?

電動汽車動力來源是電動機,有著響應迅速、扭矩大、功率大等優勢。電動汽車全車能量轉換僅存在電能和機械能之間,而無需低效的通過燃燒化學能源,這意味這能量利用效率高,損耗較少。那麼電動汽車的劣勢存在於哪呢?劣勢主要來自於充電,即使是目前主流電動汽車的快速充電樁,也需要數十分鐘到一兩小時才能充到一定客觀的電量。並且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也往往低於傳統燃油汽車。可見,如果購買了純電動汽車,要付出的時間成本是巨大的,並不適合經常需要使用汽車的用戶。

電動汽車的春天在哪裡?其發展存在什麼阻礙?

另一個劣勢在於目前充電設施還不完善,可能如果現在有一個電動汽車,在電量低時打開導航尋找充電站,結果發現車根本無法到達充電站就會熄火... ...所以,目前普及純電動汽車的重點就在於充電,做到讓純電動汽車用戶快速充電,方便充電,是目前擺在新興互聯網造車行業和轉型的傳統燃油車製造廠面前的棘手問題。

電動汽車的春天在哪裡?其發展存在什麼阻礙?

現在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最多的便是公共充電樁。隨著電動汽車普及,國內外都出現了許多公共充電樁。它們遍佈於街頭,停車場和加油站。目前,在較為發達的城市中,這種電動樁比較常見,電動汽車的普及效果也比較好。在國內是因為牌照等限行政策,在國外可能是為了賣更多電動車,所以政府或製造商都興建了許多街頭充電樁。此外,還有類似於加油站一樣的充電站,但其本質都是通過公共充電樁進行充電。由於走特殊的線路,這些樁充電速度較快,就是俗稱的快充。一般都可以做到幾十分鐘到一兩小時充入50%多的電量。

電動汽車的春天在哪裡?其發展存在什麼阻礙?

還有的電動汽車廠商會在銷售電動汽車的同時,把充電樁安在家中車庫或車位旁,方便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由於走的線路不是獨立的,並且出於安全因素考慮,一般這種充電樁充電電壓很小,和家用幾乎一樣是220V,充電速度很慢。現在電動汽車電池動輒數十上百度,這種充電樁充電起碼要近10小時才能充滿,並不適合一些需要緊急使用汽車的情況,尤其是自駕長途旅行。且這對購買者經濟實力要求較高,需要有獨立車位或車庫,不利於電動汽車的普及。

電動汽車的春天在哪裡?其發展存在什麼阻礙?

但如果有車位,哪怕購買了寶馬的混動車型,廠家也會為你準備一項黑科技——無線充電。只需將車停在車位上,第二天上班車輛便‘滿血復活’,是不是很神奇呢?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確實是一項很棒的發明,在汽車沒電時,無需繁瑣的打開‘油箱蓋’,只需將汽車停在指定車位裡就可以充電,這不是很方便嗎?如果各大停車場引進或標配這項技術,也許會極大促進電動汽車的普及,去逛個商場,出來發現汽車充好電了,顧客想必會很愉快。

其實,如果無線充電技術獲得突破,在馬路表面安裝無線充電裝置,實現便行駛邊充電,到那個時候電動汽車沒有不普及的理由啊。還可以減少交通違章,讓人們都遵循著充電軌跡行進,交通也不顯得混亂。這不是很好嗎?無論如何,電動汽車終有一天會取代燃油車,希望這些技術早日到來,解決充電慢且不便的煩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