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先有茅台酒還是先有的茅台鎮?

到底是先有茅臺酒還是先有的茅臺鎮?

茅臺鎮

很多酒友喜歡茅臺鎮出的醬香酒,更是對茅臺酒情有獨鍾!心裡估計也會有一個疑問一直環繞心間,那就是:

到底是先有茅臺酒還是先有的茅臺鎮?

到底是先有茅臺酒還是先有的茅臺鎮?

答案很確定,是先有茅臺鎮這個地名。

先說地名的歷史,因為遵義會議,人們記住了遵義;因為黃果樹,人們記住了安順;因為茅臺酒,人們記住了茅臺鎮。但是,茅臺鎮並非如一些媒體所說,是“因茅臺酒而得名的小鎮”。

茅臺鎮隸屬貴州省仁懷市,有“天下第一酒鎮”的美譽,與金沙打鼓、湄潭永興、遵義鴨溪並稱貴州四大商業古鎮。

到底是先有茅臺酒還是先有的茅臺鎮?

茅臺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歷史上,它有過幾個不同名稱演變。

古代世居濮僚部落,馬桑樹漫山遍野,故名“馬桑灣”。後來在河東岸發現了一股純淨的泉水,濮人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來往行人飲用,深得人心,時間長了,人們便習慣稱此地為“四方井”,代替了“馬桑灣”。 往後,沿河地帶人類活動頻繁,逐步開發利用,但唯有街後歷代濮人立燈杆祭祀祖先的土臺上,長滿了茂盛的茅草。濮僚人在茅草臺子上祭祀祖先,對先人開荒破草表示祟敬,慣稱“茅臺”,在仁懷境內濮僚人居住過的地方,也有茅臺的地名,如茅壩鎮有九井八廟十茅臺,壇廠鎮亦有茅臺,此時大概在宋朝年間。

元朝以後,在縣以下分設寨、村、坪、部,才正式定名為“茅臺村”。

最早記載茅臺村這一地名的,是元末明初懷德司安氏族譜,安氏一世祖安朝和殉葬茅臺村高臺,後來又改稱“茅村”(仁懷境內有安村、羅村等)。建國後在仁杯其它地區,一些年邁的老人仍習慣稱茅臺為“茅村”。

到了明朝,茅臺街上修了萬壽宮,在宮內建有一座極為罕見的半邊橋,當地居民、過往客商通過半邊橋去宮裡燒香拜佛,因此人們又叫茅臺街上為“半邊橋”。 明代以後。茅臺日益富裕繁榮,又在赤水河兩岸修建了九座大廟,並在其中的觀音寺、靈仙寺、禹王宮內珍藏了三面東漢銅鼓(現已出土一面),故而得名三鼓寺,茅臺村因此又名“雲鼓鎮”。

清乾隆十年,貴州總督張廣泗奏準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自流井鹽經赤水河運入,至茅臺起岸,稱“仁岸”,為川鹽人黔四大口岸之一。由於水路陸路暢通,四面八方商賈雲集,運鹽馬幫和船隻絡繹不絕,市場繁榮,成為“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的繁華集鎮,是黔北物資的主要集散地。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鎮”,簡稱“益鎮”。但終因人們習慣稱茅臺,已難以更改、因而仍保持舊稱“茅臺鎮”。

清末民初,茅臺鎮也是黔北重要交通口岸,貴州省三分之二的食鹽由此起程運銷各地,茅臺酒亦由此遠銷省內外,並逐漸名聲大振。

到底是先有茅臺酒還是先有的茅臺鎮?

1915年,茅臺酒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一起被譽為世界三大蒸餾白酒,成為響噹噹的世界品牌。伴隨著茅臺酒的騰飛,茅臺鎮從此走向世界、聞名中外。

1932年,茅臺鎮正式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茅臺鎮,1953華仁懷縣人民政府由中樞鎮遷到茅臺鎮,1958年升為區級鎮,1967年仁懷縣人民政府又遷回中樞鎮。中樞區區公所遷茅臺鎮,茅臺鎮又為鄉級鎮。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保留三鄉一鎮歸茅臺鎮,其餘分別劃歸中樞鎮、壇廠鎮、二合鎮管轄至今。

茅臺酒早在商周時期,茅臺鎮一帶已有先民生息。上世紀80年代仁懷市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印證了古老的傳說。

茅臺鎮古名馬桑灣,因赤水河岸長滿了馬桑樹而得名,後又叫四方井,因在赤水河東岸有一股純淨甘泉,世居那裡的濮人部落用石頭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以井得名。到了宋代才稱茅臺,據史書記載,濮人居民以龍為圖騰,十分虔誠進行“招龍”、“安龍”等祭祀,祭祀儀式在一臺地舉行,並在臺地上種滿茅草以護先靈。栽滿茅草的臺地被當地人稱之為茅草臺,簡稱茅臺。元代,正式定名茅臺村。 茅臺鎮有著非常悠久的釀酒歷史,酒文化源遠流長。

據傳,大禹治水時,赤水河流域的土著先民濮人就已經掌握了釀酒技藝,比杜康釀酒之說還早。公元前135前,漢臣唐蒙出使南越,將茅臺一帶的枸醬酒獻給漢武帝。故《史記》中有“唐蒙枸醬而使西域”,“漢武帝甘美之”的記載。這也是茅臺佳釀走出赤水河谷,香染中原文化的開始。

公元1108年(宋大觀二年)之前,茅臺一帶已能釀造出比枸醬酒更好的“風法曲酒”,這已是真正的白酒了。品質優美,成為朝廷貢品(宋張能臣《酒名記》)。公元1704年(康熙42年)前後,“風法曲酒”又衍生出“茅春”、“茅臺燒春”、“回沙茅臺”等酒。至此,獨具一格的醬香型白酒已臻定型。茅臺鎮成為五大香型白酒中獨樹一幟,首屈一指的醬香白酒的發源地。

1915年,茅臺鎮成義燒房和恆興燒房產品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舉奪得金獎,有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怒擲茅臺,香滿天下”之說。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軍事奇蹟,就演繹於赤水河上,茅臺鎮為最為關鍵的三渡渡口。當時紅軍戰士用茅臺酒療傷、解泛,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茅臺酒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了赫赫功勞。

1949年開國大典國宴,周恩來同志指定用茅臺酒,從此茅臺被譽為國酒。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茅臺酒極為關注,茅臺酒成為了共和國的外交酒、政治酒。同時,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與茅臺酒結下不解之緣,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

到底是先有茅臺酒還是先有的茅臺鎮?

從以上資料看,人們對地名的稱呼是宋朝,具體茅臺酒名的叫法是清朝才出現的(酒是很早都有,但不叫茅臺的酒名)。所以是先有茅臺這個地名的。

歡迎關注《黔人說酒》以酒會友,願與您一起尋美酒。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