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家长们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已经谈出人们的生活,手机不断颠覆着我们的生活,掌上交流、购物、娱乐,足不出户便览天下之事,手机已然成为必需品,也是孩子手中的必需品。

三好创智编程调查发现,现在8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

随着手机用户越来越低龄化,尤其在暑期,不少家长对孩子沉迷于打游戏很头疼,担心会影响孩子学习,到底该不该给孩子配手机?

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家长们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现代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手机作为便捷的现代信息沟通工具,亦不例外。

手机的益处:

1.方便与家庭的联系,特别是住校生,使用手机大大便利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

2.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隔绝,与同龄人进行跨空间的交流和对话,排解一些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的苦恼,缓解心理压力。

3.能加速信息吸纳、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手机具备了网络资源共享、拓展视野、信息传输便捷的特点,能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加速社会化进程。

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家长们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虽然手机的利有很多,但是它的弊也有不少

1.导致学生沉溺于各种手机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

2.手机的阅读功能让学生沉湎于网络小说而荒废学业。

3.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

4.滋长学生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孩子们聚成一块,比品牌,比配置,比配饰,把手机架在耳朵上,开机不开机的“喂喂歪哇”地吼几嗓子招摇过市地装范

......

所以曾有人大代表称:手机危害猛于“虎”。

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家长们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使用手机,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中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拓展自己的视野,方便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中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关键是看学生如何使用了。

手机不能一禁了之,学校和家长要做聪明的引导者,“禁用”不如“导用”。

如何不让学生成为“手机控”,可以学学国外校园的妙招

富有管理智慧的德国和法国会采用合理的手段。有些学校设置了特制的手机充电柜,给学生的手机“限时充电”,以实现上课时“人机分离”;也有学校让每个班学生通过民主投票自主决定是否申请成为“零手机”班,这些做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频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诚信意识,可谓一箭双雕。

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家长们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英国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管理最严格,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英国教育标准局于2012年宣布,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如果学校未能遏制课堂上学生利用手机发短信、接听电话或上网,学校将被教育督查部门记载并问责。

美国认为学校不应用各种条条框框去限制学生,而是应该正面鼓励学生,引导他们过“有责任感的生活”。目前已寻找替代用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比如,设置专门的游戏编程课程……能让孩子更充实,也能锻炼孩子探索意识。

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家长们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家长引导也至关重要,可以这样做:

1.可以采取给孩子试用自己的手机,逐步观察他们的自控程度。而且,现在已经有针对学生制作的智能手机了,如果孩子自控程度不够,给他们买一款学生手机就挺好的。

2.和孩子谈网络的利弊以及安全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他们基本的网络礼仪,在网上有哪些不该做哪些该做。

3.告诉孩子,要用自己的钱去给手机缴费。可以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或者通过做家务来换取话费,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还能促使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智能手机使用低龄化,家长们该不该给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不管孩子是不是使用手机,他们接触互联网是一定的,家长迟早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加不好管理。所以 ,父母和老师从小就要帮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使学生使用手机走上正常的轨道,做到趋利避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