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潛力大

近日,由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發佈的《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8)》稱,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被提出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醫療器械產品需求增加。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我國醫療器械貿易額達63.61億美元,與同期相比增長7.7%,佔我國同期對全球醫療器械對外貿易總額的15.12%。

報告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多來,得到許多國家的共鳴,其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理念獲得認可,對推動亞洲以及亞洲之外其他地區和國家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強同各國的雙向投資、打造合作新亮點,為區域、次區域國際合作提供了契機。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應抓住機遇,選擇“抱團出海”優勢互補、分散海外投資風險的新模式,共同開拓海外市場,把來自中國的產品、服務及至品牌帶進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醫療器械經營業務的企業有16768家,同比增長12.22%,與2013年相比增加了4213家,表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引起國內更多企業的關注。現階段參與經營的企業大部分為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上民企是主力軍也是生力軍,出口額達30.36億美元,佔比為67.83%。

報告認為,“一帶一路”構成了一個具有極大潛力的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市場,不僅彙集了國內外醫療資源,也吸引了國內外一大批醫療健康產業參與其中。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想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有所突破,首要任務是實現與當地社會、文化、法治的良性融合。

該報告還提出多項策略建議:一是實現本土化經營,搭建本土化的人才隊伍和管理制度,多與本土的醫學團體進行科研和學術交流,加強品牌建設,能為成功打開當地市場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掌握當地狀況及需求,以需求帶研發,為不同市場量身定做產品和服務;三是加強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增強當地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互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