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盡頭?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在1935年的遵義會議上,王稼祥關鍵的一票,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此後,王稼祥與毛澤東、周恩來組成中央軍事三人小組,指揮全軍行動。而在1962年,時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的王稼祥,又一次面臨抉擇。

被扣上“三和一少”大帽子

在1958年“大躍進”時,曾擔任首任駐蘇聯大使的王稼祥就提醒注意蘇聯公社垮臺的前車之鑑。得知王稼祥對“大躍進”有意見,毛澤東說:“兩百多名中央委員,就是王稼祥一個人反對呀? ”

而王稼祥的憂慮很快變成現實,據中聯部副部長王力回憶,“1962年初,七千人大會期間,稼祥同志瞭解到更多的國內困難情況。他找我到他家裡去深談,我們二人抱頭哭了”。

王稼祥找劉少奇長談了一次,隨即在內部小範圍進行了討論。取得大家同意後,採取給“恩來、小平、陳毅同志”寫信的方式,寫成了一個作為《黨內通訊》的信件。同時,王稼祥還起草或審定了一系列文件報送中央。這些意見概括起來,即要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採取和緩的方針,以爭取度過或減輕困難。同時,王稼祥還提出在困難形勢下對外援助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王稼祥此舉引發了複雜的結果。據王力回憶:“毛主席掰著指頭說:這是對帝國主義要和,對修正主義要和,對印度和各國反動派要和,對支持民族解放運動要少,這是‘三和一少’。 ”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訪問蘇聯,右四為王稼祥

王稼祥受到批判的導火線

1962年7月,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莫斯科舉行爭取普遍裁軍的世界和平大會。中國決定派出以茅盾為團長,王力、康永和為主要成員的代表團參加。中國代表團按照事先由劉少奇、鄧小平主持商定好的“低調”方針發言,較多地強調高舉和平旗幟的立場。

茅盾團長的講話稿由王稼祥主持,提出了一系列緩和的政策和方案。正因為是世界裁軍大會,講話稿中和平、裁軍的字眼和內容用得多一些。代表團出發前,中央書記處開會討論,完全同意王稼祥提出的方針和方案。

在裁軍大會上,中國代表團團長茅盾發言,宣讀了中央批准的講話稿。

裁軍大會通過的共同文件,比茅盾的講話稿的調子低得多,沒有反對美帝國主義的字樣,引起了幾個亞、非國家代表的不滿。等王力離開莫斯科後,中國代表團就向國內發來電報說,亞、非“左派”認為,中國代表團這次表現不好,不理睬他們了,不鬥爭了,不反美帝了。

毛主席見到電報批評說:“脫離了左派,加強了右派,增加了中間派的動搖。”

當年9月,出席完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之後,王稼祥就休養去了。(本段摘編自《閻明覆回憶錄》)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毛澤東 王稼祥

被迫搬出中南海

王稼祥在1943年7月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總結出了“毛澤東思想”的概念。毛澤東曾經屢次挽救過王稼祥的政治生命,但1962年以後,王稼祥的政治生涯事實上終結了。

1966年5月“文革”開始,此時,王稼祥的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聯部部長的職務還沒有被解除,但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不通知他參加,8月召開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也沒有通知他參加。在此次全會上,他的中央書記處書記職務被中聯部代理部長劉寧一取代。此時,王稼祥接到通知:中央決定,凡是不直接參加中央常委工作的領導幹部,馬上搬出中南海。王稼祥告別中南海,在北海後門的一處住宅裡閒居。

“三和一少”被想插手中聯部工作的康生利用。王稼祥夫人朱仲麗在 《毛澤東與王稼祥——疾風知勁草》一書裡記載:“他到處煽風點火,說中聯部的錯誤都是由王稼祥那封信引起的,那封信的要害是提出了‘三和一少’的修正主義即右傾機會主義外交路線。 ”在康生的操縱下,王稼祥遭到了批鬥、關押。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王稼祥 朱仲麗

毛澤東重新起用王稼祥

1969年10月,王稼祥被“解放”。但同時,他被下放河南信陽。1970年10月,經中央同意,王稼祥回北京治病。 1972年6月,王稼祥夫婦去看望朱老總。朱德對王稼祥說:毛主席沒有忘記你,我們都認為你是有功勞的,是在關鍵時刻立了大功的,你會很快分配工作的。朱老總實際上是傳達毛澤東重新起用王稼祥的意思。王稼祥回去後就動筆給黨中央、毛澤東寫了一封信,除了自我批評外,還表達了重新出來工作的願望。

1973年8月,中央召開十大,王稼祥當選為中央委員。之後,他被安排進入新成立的負責外事工作的領導班子,協助周恩來搞外事工作。 1974年1月25日,王稼祥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

唯一兒子投湖自盡

王稼祥一生經歷3次婚戀:第一次是1925年,在父母的包辦下與查瑞香結婚。但不到一年,查瑞香生下兒子王命先不久就不幸病逝了。第二次是在1928年秋,王稼祥留學蘇聯期間與一個蘇聯姑娘結婚,僅過了一年兩人即分手了。第三次是1939年3月,王稼祥在延安和朱仲麗結婚。

王稼祥和夫人朱仲麗並沒有生育孩子,王命先是其唯一子女。王稼祥因言獲罪後,殃及全家。在中國人民大學工作的兒子王命先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因忍受不了折磨,投湖自盡。養女和兩個孫子也失去升學參軍的機會,下鄉插隊到邊遠農村。

1974年,他的孫子王光龍被推薦到鄭州工學院讀書。後來,他成為鄭州大學教授、民盟河南省委委員。(《黨史縱覽》)

【相關文章導讀】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