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评论:公摊面积“摊”哪儿啦?

如果你买过房子,你一定心疼过“公摊”面积;如果你打算买房子,你一定困惑过“公摊面积”。面对雾里看花的公摊面积,怕是没一个能说清楚到底“摊”哪儿啦?

有人说,风井、管道井、设备间、电梯间……这些统统都算公摊面积。其实这么笼统的说起来,老百姓还能懂。可如何计算公摊面积?如何确保计算出来的公摊面积准确?怕就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搞清楚的了。“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表示,《房产测量规范》提到的公摊面积计算方式在《住宅设计规范》中无相应体现,致使国内报批、设计、施工每个环节都不是特别清楚公摊如何计算。”专家都搞不清楚,何况老百姓。

还有一个说不清楚的原因,就是测绘单位一般按照“谁使用,谁分摊”原则计算公摊面积,基本交由开发商指认。而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就可以将公摊面积“任性”做大,导致实际案例中出现的一些公摊系数“丧心病狂”。部分开发商甚至将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楼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计入公摊面积。说来说去,购房者能做的也就是摊摊手,因为房子总归要买啊!

公摊问题积弊已久,时至今日,都无法律法规对“公摊面积”做出明确约束。笔者认为,针对公摊问题引发的种种乱象,首先应通过法律法规统一厘清“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等关键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步骤、分阶段逐步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及时弥补不合理的漏洞,对公摊面积的设计和测量标准进行统一、规范、细化,加强行业源头监管与审核。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下定决心,破除过去“公摊面积”模糊导致的市场沉疴,也让购房者“摊”的明明白白。(轩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