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结局:商鞅之死,死于秦孝公之手,死不可惜

《大秦帝国》结局:商鞅之死,死于秦孝公之手,死不可惜。

谁能料到《大秦帝国》原来并不是讲述秦始皇的故事,更加不是讲述秦国暴政的历史。原来,印象之中的秦国是弱小之国,看完之后,顿时觉得孤陋寡闻。

秦国,从秦孝公相遇卫鞅开始,逐渐开始由弱国变为强国。秦孝公为国为民,直至劳累而死。卫鞅为国为民,直至被“车裂”而死。其中,不乏有多处让人无法释怀的感想。


《大秦帝国》结局:商鞅之死,死于秦孝公之手,死不可惜


一,卫鞅完成梦想,源自秦孝公的情义,感动无数人

卫鞅为当时天下“大才”,有大才能的人往往需要有大明君才能够给予施展抱负。不然大才小用,或者大才被杀,在当时的战国时期,有不少的案例。

卫鞅立法,变法,新法,每一步走的都是“死亡之路”。

因为不管是当时的百姓或者是现在的,都有一种“习俗”,这是一种死都难以改变的习俗。卫鞅要改变这样的习俗就会引发很多人的不满。

卫鞅要变法,要变出让天下人都公平的法,让“人人平等”的法,这样的法就触动了太多贵族的利益。

卫鞅要新法,就是要改变天下大势力的“新法”,这样的法就触动了天下诸侯的利益。

于是,卫鞅之死,死于必然。

然而,死为必然,但是死有先后之分。

卫鞅最后虽然惨死,但是在秦孝公的庇佑之下,他完成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也做到了青史留名。

这样的情义,是秦孝公对卫鞅的情义。

这样的情义,是秦孝公挡住了无数的风雪,换来了卫鞅对于理想的施展。


《大秦帝国》结局:商鞅之死,死于秦孝公之手,死不可惜


二,卫鞅之死,死于秦孝公之手,欺骗无数人。

卫鞅为何而死?因为变法?因为触动贵族利益?不是的。卫鞅是死在秦孝公的手里。卫鞅之死,利于秦国,秦孝公必杀之。

卫鞅功成名就之时,已经是商鞅。他权倾朝野,权力之大已经威胁到秦国的稳固。这样的大臣,如果秦孝公不死,则商鞅不死。如果秦孝公死了,商鞅必须死。这是任何人都能想明白的道理。

可是,秦孝公为什么要欺骗世人,说商鞅的死,死于秦惠文王呢?因为秦惠文王即位的时候,秦国处于外忧内患的时候,这时候杀了商鞅不仅仅是立威,更是对外可以震慑诸侯,对内可以平定老秦世族的叛乱,从而稳固秦国。

一代新国,一代君臣。君之不在,臣何以存?商鞅之死,死于秦孝公之手,死不可惜。


《大秦帝国》结局:商鞅之死,死于秦孝公之手,死不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