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果樹每年肥料沒少用,甚至是逐年加量,但就是果個長不大,錳中毒、病毒病等病害越來越多。另外地表發紅、地表發白、地表見陽光但長青苔等現象發生嚴重,

土壤酸化怎麼辦?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一‍、土壤酸化的原因

1、長期應用化學肥料

連年使用化學肥料,特別是過量使用氮肥,在中性或鹼性土壤上,單施酸性化肥,銨被吸收後,剩下的酸根與土壤中氫離子結合生成酸,會導致土壤板結,酸性增強,土壤結構遭到破壞。

2、土壤有機質過低

連年貪圖省事、便宜,長期習慣使用化學肥料,而不捨得使用優質有機肥料,了土壤酸化程度。

3、盲目購買應用強酸性肥料

(1)味精廠的下腳料生產的有機肥,該肥能吸引人們購買主要原因是顆粒光滑、均勻,氣味芳香,內含氮:16%以上,有機質,氨基酸,因含氮高,作物應用後長勢虛旺許多人因無知而感到用了好肥料,哪知已嚴重的加重了土壤的酸化程度。

(2)應用含有大量硫酸銨的化學肥料

因柱狀化肥含水量大,如果氮肥用尿素做原料,柱狀很快吸潮散開,而用硫酸銨吸潮後柱體變硬,不散碎。“尿素”屬於中性肥料,適宜任何土壤。“硫酸銨”屬酸性肥料,只適合中性或鹼性土壤,所以, 這類肥料--土壤越用越酸化。

(3)個別農戶還再使用“過磷酸鈣”該品是磷礦石 + 硫酸 反應而成酸性土壤對作物的生長和微生物的活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既降低肥料利用率(特別中微肥),又降低了作物產量。並且造成土壤鹼性鈣離子的淋失,苦痘病發病重,還造成錳離子的解釋、釋放--錳中毒發生嚴重。

二、土壤酸化後易發的問題及病害

1、用再多的肥料果個就是小,產量就是低。

許多果園果個小、病害多、產量低,果農一昧盲目地加大化肥用量,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據專家測定,現在的肥料吸收利用率不足五分之一,即:施入地下5斤肥料,果樹能吸收利用的不到1斤,其它的都浪費了,也就是說,要想解決果個小的問題,只有從問題的根源出發,對症治療,才能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2、死樹、死枝、爛根、死根,抗病力下降。

2009年至2010年,煙臺北方果蔬公司通過近兩年對膠東地區果園的實地考察發現,幾乎所有老果園PH值普遍較低,扒根觀察根腐爛根現象嚴重。縱觀整體果園,樹勢衰弱,抗病下降,腐爛病、幹腐病、輪紋病等枝幹病害加重發生,甚至出現個別死樹或潛在大面積毀園現象。沒有健壯旺盛的根系,就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量的養分。果樹發生根腐爛根,即便施肥再科學,用量再足,沒有根系的吸收作用,也不能達到營養的充足供給,這也是不同地塊的果園,同樣施肥而產量和品質差距大的原因所在。

3、土壤酸化加重錳中毒的發生。

春季蘋果發芽時,有的蘋果樹遲遲不能發芽,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或發芽後又萎蔫;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不抽新條,形成小老樹,一個枝前後細,中間粗,似大骨節病;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有的小枝在生長期莫名其妙死亡,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有的枝幹表皮出水、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有的樹幹凹凸不平或病瘤,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用刀削開表皮後,發現有許多小黑點,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有的果農當作輪紋病來防治,結果歷年治療也沒有效果;有的果樹根系很好,就是果個小、著色差。這些現象,皆因樹體錳中毒導致。

那麼,果樹是如何發生錳中毒呢?

土壤中的錳本是惰性金屬,移動性很差,而嚴重酸化的土壤,使本是惰性金屬的遊離態的錳,活性提高後,加快了它在土壤中的移動速度,增加了果樹根系吸收錳的機率,天長日久,果樹吸收積累錳達到一定程度後,表現出錳中毒症狀。

近年,膠東地區果園的病毒花葉病、病毒花臉病等加重發生,雖然病毒病的傳染髮病與土壤酸化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該病與樹勢是否健壯卻有著密切的關係。考察發現,發生病毒病的果樹,一般都是樹勢比較弱的,凡果樹健壯一般不發病毒病。這種現象,如同人體攜帶乙肝病毒,體格健壯就不發病的道理。蘋果病毒病的發病,與土壤酸化導致的根腐爛根、樹勢衰弱,也有間接的關係。

4、土壤酸化加重苦痘病等生理病害的發生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土壤酸化造成土壤鹼性鈣離子的淋失,引發蘋果苦痘病、痘斑病、果面黑點,大櫻桃裂口,葡萄裂口及糖度降低,西紅柿臍腐病等現象的嚴重發生。在PH值小於4.5的情況下,苦痘病、痘斑病、果面黑點的發病率高達60%。

土壤酸化對果樹的影響,

土壤酸化把果農“害慘了”!

同時,土壤酸化還會加重粗皮病的發生,科學地講,果樹生長最適宜的PH值是6-7.5,因此,果農朋友,務必應重視酸性土壤的調理。

5、酸化土壤的防治方法:

要想長期預防土壤的酸化,唯一的辦法就是,重視優質有機肥的應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科學搭配施肥。同時,重視優質、貨真價實的微生物菌肥的應用,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只有始終保持土壤的肥沃,才能防止土壤的酸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