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20年研究華爲:絕大多數失敗的企業,都毀在這件事上


我花了20年研究華為:絕大多數失敗的企業,都毀在這件事上


交易型人才模式:戈壁灘上種不出鬱金香


近些年全社會都在喊創業,尤其是大江南北熱血沸騰的青年們。創業成為時尚,但創業唯艱。資本、技術、市場、客戶……樣樣唯艱,處處唯艱,而最艱難處卻是人,是團隊。

樂視公司最火爆時,我告誡好幾位熱捧的學界朋友,樂視是不是龐氏我不知道,但戈壁灘上是種不出鬱金香的,樂視和許多新創公司共有的現象是,組織建設的模式有問題。

我花了20年研究華為:絕大多數失敗的企業,都毀在這件事上


站在當年看樂視,站在今天看樂視,看過去和現在許多如韭菜般瘋長的公司,我以為都不可輕易妄議創始人的德性或格局,但是依循一般的組織邏輯和人性邏輯,則可以大致洞察到它(企業)和他(創始人)的演進軌跡和結局。

有些東西可以趕超,可以彎道跨越,但太多的東西不能,只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尤其是人才和組織建設,而組織建設的根本又是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

如果說華為是一個 18 萬不同種族、不同國籍的知識勞動者所構成的巨大的混凝土組織,那麼華為文化便是其中最強韌的凝膠劑。


我花了20年研究華為:絕大多數失敗的企業,都毀在這件事上



“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30 年前,43 歲的任正非走投無路之際,也去創業。華為最早期的文化同樣具有江湖色調,一群失意者、落魄者相聚一起,背後的動機既簡單又複雜:實現對財富和權力的巨大飢餓感。

華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常常被研究者和學習華為的企業家們所忽略,這即是:創始人和早期創始團隊群體的年齡相差 20 多歲左右。

我花了20年研究華為:絕大多數失敗的企業,都毀在這件事上


高臺起於累土,但累土的材質至為重要。華為一位退休高管這麼講,一個人到了 35 歲左右,差不多世界觀就定型了,說的好是成熟,說的不好是世故的 “老油條”,他會本能性地抗拒一切與他認知不同的事物,你要給他傳遞、灌輸理想與使命,讓他接受新的價值觀,一般來說比較困難。

這一點任老闆看的很明白,華為什麼也沒有,只能靠文化取勝,所以他說 “唯有文化生生不息”。那麼誰更願意、更容易被文化 “洗腦”?當然是年輕人,所以早期 20 年華為很少從社會上招聘員工,即使現在也主要是從高校畢業生中招收新員工……

這一點與軍隊類似。軍隊組織最顯著的特徵是:士兵都是年輕人。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阿甘,一個智商只有 75 的低能者,卻憑藉激情、執著和強大的信念、罕見的意志力,創造了許多奇蹟:越戰英雄,乒乓外交使者、企業家……

十多年前,任正非說:我就是阿甘。

簡單驅逐複雜,是華為文化的一大特質。而簡單,“傻”,也是華為人的共同文身。


有一位華為的客戶高管告訴我,在通信行業,你能一眼識別出誰是華為人,他們都像被任正非、被華為洗過腦似的…… 我訪談過幾百位不同崗位、不同年齡、不同職級、不同性別的華為人,我認同這位客戶高管的看法,大致說來,華為人的共同特質包括以下幾點:

1)客戶就是鴉片。

2)極強的責任導向和目標導向。

3)關起門吵架拍桌子,走出門遵守集體決策。

4)類軍隊的強大執行力。

5)在內部成天唱衰華為,尤其在《心聲社區》尖銳甚至尖刻地批判公司,包括上自任正非及各級領導,但在外,絕大多數人以身為華為人而自豪,許多離開華為幾年、多年的前員工更是如此。

簡單的人與簡單的組織,這其實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組織管理的六大要素


1)組織建設要從一磚一瓦做起。

技術可以買,產品可以組裝,市場可以虛幻膨脹,彎道超車貌似可能,但組織的強健與否則是檢驗一切的試金石。嚴酷的事實一再證明,任何反常識、反邏輯、大躍進式的速成型組織都無法長久,無法支撐 “奇蹟” 的持續。

2)健康的組織一定要擁有強大的內生型的組織力量,

這種組織力量像鑽石一般的堅硬、純粹、富有內聚力,是組織安危的基石。

3)商業組織的本質是基於契約之上的交易,人才是通過 “買賣關係” 獲得的。

僱傭關係是組織與員工的原生形態。把僱傭軍轉化為正規軍的前提是,既充分關注、重視、兌現員工的物質訴求、權力訴求,同時也要用責任、願景、使命去激發、牽引他們的成就感和多元的精神訴求。正規軍與僱傭軍的重要區別在於,前者是有魂的。

4)開放性吸納四海精英的前提是,組織自身要擁有基於人性、普遍認同的價值觀。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是關於企業中客戶、員工、股東三大關係的價值界定,是一個關於從那兒賺錢、怎麼賺錢——靠誰賺錢、怎麼分錢(包括權力獲取和成就共享)——分錢(包括權力獲取和成就分享)的目的的三段論,是一個建構於人性哲學之上的、高閉環的企業經營哲學,再加之充分落地與執行,因此獲得了 18 萬員工的普遍認同。

企業自身要有消化和吸收、包容外來文化的自信,並有將 “空降兵” 改變、融合進自身體系的制度能力和組織能力。

我花了20年研究華為:絕大多數失敗的企業,都毀在這件事上


5)一切組織的最終成敗,根本上在於組織與人的互動。

雄心與野心是一體兩面,如果組織沒有清晰的價值觀,沒有良好的制度體系,沒有建築於這二者之上的使命與願景,“南桔” 移地則是 “北枳”,雄心就會向野心異化。


6)華為組織建設的核心理念,是基於西方主流的人性假設。

制度的不完美性,和制度的時空侷限命定了任何組織都離不開兩大工具:自我批判與變革。

華為的用人文化經歷了 “用人不疑”——“用人疑”——“用人不疑” 的信任——不信任——信任的螺旋式進化歷程,背後反映出的是華為領導群體的人性認知和制度探索、人性反思與制度批判,是一個遞進、上升過程,而不是原地打轉的“迴歸”,而且這個演進性循環還會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