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近日,北京公積金新政正式實行。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此次的新政可以歸納為三點,“認房又認貸”、“繳存額度與繳存年限掛鉤”、“異地購房不能隨意提取”。總之,公積金買房有了限制,想要用公積金沒那麼簡單了。


從北京317新政起,商貸已實施“認房又認貸”,公積金只是“認房”,只要名下無房,就能按首套房貸款;現在,公積金變成了與商貸一樣“認房又認貸”,意味著只要用過公積金,統統算二套。那二套房與一套房貸款有何區別?一套可貸款120萬,這次的新政又下調了二套房貸款最高貸款額度,由80萬元下調為60萬元。

受傷的永遠是剛需,尤其對剛畢業不久,家庭經濟較薄弱的年輕人衝擊較大。新政第二點是貸款額度與繳存年限掛鉤。每繳存一年可貸10年,繳存12年才可貸到最高額度120萬。如若一名本科生22對畢業,入職後開始繳存公積金,按照新政,存滿11年以上才能貸滿120萬,也就是34歲。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新政中還指出,若借款申請人為已婚,核算貸款額度以夫妻雙方中繳存年限較長的一方計算。如果丈夫繳存了7年,妻子繳存了5年,那麼兩人只能貸款70萬,而不是兩人合併的12年。

一線城市的房價本身就高,120萬的公積金貸款在高總價面前也是“杯水車薪”,但對於出生在普通家庭,買房需耗費6個錢包的年輕人來說,公積金意義重大。而此番新政的出臺,無疑讓公積金徹底雞肋,年輕人買房的門檻進一步提升。

對於外地購房,公積金新政給出了嚴格的限制,只能買戶籍地或戶籍所在省會城市,其餘地區均不得提取或貸款。

針對本次公積金新政,相關人士稱:新政的出臺主要是引導市民合理住房消費,落實“租購併舉”、“先租後買”。然而,現實是殘酷的。2018年以來,不管是緊張的供需關係,還是新晉資本的驅動,北京房租上漲明顯;2012年8月北京平均租金60.13元/月/平,2018年7月平均租金上升到92.33元/平/月;四環內沒有一個單間低於2000元/月。

照這樣看,年輕人買房的時間不得不推遲;如果年輕人買房的時間推遲了5年,到時候他們會買到什麼價格的房子呢?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即使未來租購同權,還會有年輕人堅持買房。在今年1月騰訊發佈的《2017租賃時代白皮書》中,75%的網友認為必須買房。

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是多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的夢想。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而言,房子人們對房價持續升值的預期,意味著婚姻、家庭、孩子、學校、心安、自由、安家立業……

尚且拋開租購同權,也不談上海是否會緊跟北京步伐,出臺公積金新政,我們來分析下,目前滬漂一族們在購房時遇到的難題:

1、房票越來越少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就提過房票。房票,類似於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糧票。區別於糧食,房子並非生活必需品。但對於一二線城市而言,它是緊俏的。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2016年3月,上海啟動了嚴厲的限購政策,非本市戶籍家庭必須繳滿5年社保或個稅,才能購買一套房。

所以,現如今購房的真相不是買不起,而是買不到,被限購了,想買也買不了。在市場調控下,房票越來越珍惜,擁有購房資格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2、工資趕不上房價

很多人在大城市難以買房的痛點是因為高企的房價。房價高,買不起。

對於普通人來說,工資依舊是固定收入。根據上海人社局統計,2017年上海市職工月平均工資7132元;而根據中原地產數據,2018年上半年上海二手房成交均價40143元/平,新房成交均價42708元/平;如果購買一套100平新房(因二手房要計算稅費,這裡不做假設),總價需427萬元,不吃不喝需要50年時間。

3、首付比例、房貸比例上浮

按照2017年上海平均購房成本470萬來算,首套首付35%,普通工薪階層需首付164.5萬;若貸款年限為20年,每月還款在2萬上下,還款壓力較大。

再從房貸利率上來看,根據融360數據顯示,首套房貸利率已經連續上漲19個月,二套房貸利率也連續上漲了15個月。7月,全國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繼續上升至5.67%和6.03%,但房貸利率與2014年的高點7.03%仍有差距。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今年8月,上海工行、農行曝出房貸利率下調的消息,一天後,工行、農行均予以否認。一旦放鬆房貸利率,容易引起市場的亢奮,或帶來房價上漲預期。在市場調控下,年內房貸政策仍難鬆動,短期內房貸利率不會下跌。

一線城市有著便利的交通,優質的配套和資源,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這座大都市,終究迎難而上,去買房。

那麼,預算有限的剛需們,又該如何在上海安家呢?又有什麼注意事項?

1、跟著規劃、房企走

地段,地段,還是地段。在此前的文章《500萬不買房存銀行,十年之後》中,小編就已簡述了地段的重要性。地段是選擇房子的第一條件,好的地段意味著好的交通、教育、商業、辦公、公園等配套。

就上海而言,好的地段必然在市中心,如南京西路、人民廣場、徐家彙、陸家嘴等區域……這些區域房價動輒10萬+,對於剛需而言,他們無法在這些區域買上房。

其實,結合2035規劃可以看出,上海將重點建設嘉定、松江、青浦、奉賢、南匯等新城,並對周邊區域進行輻射帶動。這些地區當前的配套、交通還沒那麼完善,但只要跟著政府的規劃走,幾年後板塊生活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此外,跟著大型房企走不失為購房的好方法;品牌房企的入住,有利於提升板塊價值;再加上品牌房企有著多年的開發經驗,對產品的把握力更強。

2、房票寶貴,不要選擇無地鐵或無地鐵規劃的遠郊鄉鎮

遠郊區域距離市中心較遠;奉賢海灣、崇明等多區域暫無軌交通過,短期內也無軌交規劃,交通通達性差;未來升值潛力較低,難以出手。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在今年新房市場上,浦東臨港新城滴水湖地鐵站附近的安森公館開盤當天僅去化18套房源,金山楓涇正榮璟園僅認籌5套房源,金山朱涇湯泉美地城開盤當天僅8人搖號,奉賢青村寶華帝華園共推出360套房源,共88套網籤……這些區域距離市中心尚有一段距離,購買者分兩類:一是本地區域的改善客,二是市區導入的養老族或度假客群。

絕不要把房票浪費在沒有發展前景、沒有軌交覆蓋的遠郊鄉鎮區域。

3、做跨城一族,選擇環滬城市

上海的高房價,將一大批剛需拒之門外;但“2035規劃”又讓環滬城市進入人們的視野;舟山、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被納入上海大都市圈。

環滬城市自身的發展,以及長三角城市群建設、高鐵建設、相對親民的房價、良好的居住環境,讓環上海都市圈成為越來越多在上海工作,預算有限的剛需們置業的首選地。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其中,交通的便利度與價格是購房者考慮的首要因素。

與其他幾個上海周邊城市相比,由於11號線的通車,花橋是最受歡迎,也是最早的置業地。但因外來人口的大量外溢,板塊內土地供應急劇減少,房價居高不下,目前已成為環滬城市價格之首。

此外,上海周邊城市已納入“高鐵1小時經濟圈”,高鐵的建成,將為居民的創新提供更多的便利,也為剛需族自住買房提供更多的選擇。


想要公積金買房,請耐心等上12年,年輕人傷不起



目前,蘇州、崑山、嘉興與上海間已有高鐵通過,半小時可達虹橋火車站;而南通、舟山、寧波這些城市還沒有從虹橋直達的高鐵線路。

建議購房者根據自身預算,優先選擇高鐵通過的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