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42萬的晚餐帳單中最貴的菜是什麼?是魚!

最近一張晚餐賬單刷爆朋友圈,8人就餐,20道菜,竟然超過42萬元(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土豪的世界,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猜猜42萬的晚餐賬單中最貴的菜是什麼?是魚!


消息一出引起各方關注,隨後酒店相關人員出來澄清事實,原來是迪拜富豪請客,想想是來自土豪之國的迪拜,也能理解。但是作為釣魚人,看完賬單敏銳觀察到最貴的不是半頭鮑,不是鱷魚尾,竟然是野生大黃魚。市場售賣的黃魚也就幾十塊一斤,何顧此魚能買到116920元。隨後調集各方資料,發現不是人家人傻錢多,這魚真能配得上這個價格,詳情娓娓道來。

大黃魚or小黃魚

猜猜42萬的晚餐賬單中最貴的菜是什麼?是魚!


大黃魚花名很多,黃魚、大王魚、大鮮、大黃花魚、 紅瓜、金龍、黃金龍、桂花黃魚、大仲、紅口、石首魚、石頭魚、黃瓜魚等等,屬於我國四大海產之一(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在我國黃海、東海、珠江均有種群存在。

吃過雪菜小黃魚的釣友知道,小黃魚也才幾十塊而已,不會因為個頭大一點,價格就按指數增長吧,實則不然,大黃魚和小黃魚屬於不同的魚種。

小黃魚外形與大黃魚相似,但體長短於大黃魚,一般為15—25釐米,與大黃魚的主要區別是:大黃魚的鱗較小,背鰭起點與側線間有八至九個鱗片;在而小黃魚的鱗較大,在背鰭起點與側線間有五至六個鱗片。大黃魚的尾柄較長,其長度為高度的三倍多,而小黃魚僅二倍左右。除外形不同之外,大黃魚的口感,營養價值也遠高於小黃魚。

真的這麼貴?

猜猜42萬的晚餐賬單中最貴的菜是什麼?是魚!


大黃魚平時棲息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游產卵,產卵後分散在沿岸索餌,以魚蝦等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區遷移。鰾能發出咕、呱的聲音,漁民常藉此估測魚群的大小。經過多年鑽研,目前已經實現養殖,但對生存環境要求極為嚴格,水質、溫度、餌料都會影響最終出魚的品質。並且可通過體色、體型直接判斷出來。體型修長,鮮豔的金黃色為佳品。

大黃魚膽小,對聲音敏感,白天強噪聲會使其躁動躍出水面,並且見光死,所以養殖損耗較大。捕撈時需立馬加冰塊封箱,整個過程需在幾十秒內完成,才能保持住黃色及鮮味,所以商場售賣的都是冰鮮,沒有活的大黃魚。目前能實現仿野生的養殖環境,純野生的大黃魚少之又少。

野生大黃魚第一年能長七八兩,兩三年後可至兩斤以上,其後生長速度較慢。長到7斤以上的大黃魚,預計需十年以上。曾經一條五斤的野生大黃魚拍賣出7萬元的價格。

綜上所述,土豪訂製的7.4斤野生大黃魚售賣116920元也算實至名歸。

好吃是王道

猜猜42萬的晚餐賬單中最貴的菜是什麼?是魚!


當然釣魚人也不是每個都是土豪富紳,市場售賣的大黃魚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類。那麼多養殖之中,屬大黃魚之鄉福建寧德品質最佳。且大黃魚的耳石有清熱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潤肺健脾、補氣止血作用,膽有清熱解毒功能。

至於亨飪方法,紅燒、清燉、生炒、鹽漬都能提煉出大黃魚的鮮、嫩。看完此篇,釣魚人的晚飯應該有著落了。

一條魚能賣到如此高昂的價格,說不定釣魚人有望發展成高薪職業了,哈哈!


大家吃過最貴的魚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