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断舍离,做不到,为什么?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有些人一秒钟就能看透的事情,有些人要用半辈子才能学会(看透)。初次听到这句话,我也就是字面上有些同感,没有往深处去想,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差异较大,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再次回想起这句话,是自己在做家庭大扫除的时候,家里地方不小,却堆了很多杂物。嘴上说着要扔,当真拿起东西的时候,就会跑出各种念头。

“哎呀,这个还没拆封呢”

“这本书还没看过呢!”

“这个我用不上了,但是XX可以用得上,我留着下次碰到送给他”……

于是一个下午劳作之后,检查成果却寥寥无几。

我也知道断舍离,从字面上的理解完全正确且准确,但是在手握一个许久不用的棒球帽,或者一个还未拆封的充电宝时(当时是看颜值冲动购买的),我就不知道怎么判断了,扔,还是不扔?或者留着送人,尽管我知道只要说是留着送人,之后就又是遥遥无期。

我是做咨询的,理性、严肃、效率是我的标签,但是我发现,这个场景下我居然没有了判断的标准。转念一想,不对啊,我有断舍离的理念,这就是标准。但是这个标准颗粒度太大了,没有可执行性。最终,我发现我缺失了可以用来执行的标准。

于是,我前脑额叶的理性发挥了作用,找到颗粒度足够细的执行标准,我就能够执行下去。

【超过一年未曾使用的功能性物品,包括书籍,统统扔掉】——我找到了一条颗粒度足够细,执行不会走样的标准,的确效率很高。

「职场感悟」断舍离,做不到,为什么?

但是,当杂物被清除大半后,我心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甚至有些难过和沮丧,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丢失了一部分,我还会惦记,这本书会被哪个人拿走? 他会拿来垫桌脚还是拿来细细阅读。尽管几天后这种情绪会有所好转,但我知道,它没有被彻底释放或者说消除,而是依然被锁在心灵深处,只是在很偶尔的时候才会闪现一下。

我的理性告诉我,要为自己的这种情绪找到深层次的原因才好,也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我分析了沮丧和难过的情绪,大概两类原因:一类是这个(功能性)物品还和自己的某段经历/记忆有关,扔掉,就好像扔去一段记忆,一下子人生就不完整了; 还有一类,这个物品还没能物尽其用,就扔掉了,有一种罪恶感。

第一类原因,我很快用【新陈代谢】四个字说服了自己。

而分析到第二类原因时,突然浮现出这么一副画面:童年的生存印记就像用荧光记号笔在衣服上做了标记,平时在日光下看不见,但是到了整理房间的时候,断舍离的场景就像开启了一盏紫外线灯,将我衣服上的荧光标记激活了。这个标记就是短缺。

短缺,是我童年的普遍生存状态,尽管现在大脑中留存的记忆并不明显,但是身体会有记忆而且很诚实,比如看到好吃的,尽管前脑额叶提醒自己要克制,但是还会有“过度补偿”的行为(比如,再吃一口);牙膏牙刷毛巾之类的日用品,都是用到接近不能再用才更换。尽管现在已经改为定期更换,但是要让我扔掉常年闲置的新东西,我心中就会迸发出“浪费就是可耻”,“浪费就是犯罪”之类的强烈反弹。

短缺,引发补偿;童年短缺,引发成年补偿;正因为这种补偿心理机制,才有了断舍离中的“离”,说的就是脱离对物质的迷恋。这就让我想起了本文开篇引用的电影《教父》的那句话,对于一个在短缺时代度过童年的人,要用半辈子才能学会一秒钟看透。看透什么? 看透这个世界不再短缺,不再以“物”为中心,不再以“物”的最大使用效率为中心,不再以把“物”用好、用足为中心。而现在,“人”是中心,人的注意力和感受才是短缺资源,物品极大丰富;物品的存留要以人的感受以依据,影响人的感受的物品就要移去(扔掉)。

想明白这点,答案就来了,童年的短缺有很多种补偿,除了对曾经短缺的物质的迷恋,最常用的是替代疗法是找到一个与时俱进的方式来补偿,比如音乐、极限运动、公益慈善,这些马斯洛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都是可以向下兼容替代,弥补童年的短缺。

不过,还有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短缺却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广为认可的,称之为“延迟满足”。它的重点在于设定好规则,让孩子的满足延后(也就是当下短缺);当孩子遵守规则后,可以获利更多,这是用来培养孩子的耐受性和对规则的认同度。这种短缺和我童年经历的短缺截然不同,带来的后果也大相径庭。

我,从短缺的童年印记中走出来了, 你呢?

作者系北大纵横合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