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最新TED演講《AI如何拯救人性》

人工智能真是一個神奇的領域,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連火箭都敢造、連火星都敢去,但就是拼了命地反對人工智能,他認為人工智能的威力可比核武器大的多,人類可能陷入滅亡危機。而他對人工智能的消極態度,成功地被某組織頒發了一個“阻礙科技進步獎”。而另一方面,他的好哥們谷歌掌門人拉里·佩奇正全力向人工智能進軍,馬克·扎克伯格作為人工智能的頭號支持者也頻頻與馬斯克掀起罵戰,他認為反對者未免太過悲觀。

影響命運、改變世界.....對於大多數平凡而忙碌的人們來說,這簡直太遙遠了,遙遠到很難把人工智能與我們的生活和未來產生某種具體的聯繫。

但李開復可並不這麼認為,他在最新的TED演講中警示人們,未來十年,5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交易員、助理、秘書、中介、放射科醫生......人工智能都會做地更好。

李開復最新TED演講《AI如何拯救人性》

那人們被空閒出來的時間呢?哪些工作不會受到威脅?他認為人工智能不懂美,沒有幽默感,缺少感受力,更沒有“人性”,因此文學、電影、娛樂、遊戲這些更具創造性的工作將迎來春天,而內容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他的論調是,人工智能會把人們解放出來,做些更有趣、更有挑戰性、更有愛的事情。

李開復最新TED演講《AI如何拯救人性》

但問題是,十年可以、一百ok,千年或者更久以後......沒有人性的人工智能落入沒有人性的人手中,真的不會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災難?

演講瞬間:

1、在美國引領的發現時代中,深度學習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發明,沒有之一。

2、在這個時代裡,要緊的是執行力、產品質量、速度和數據。

3、美國研究人員引領人工智能的發現,中國工程師們則成了人工智能應用的領軍人物。人工智能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財富。

4、不出十五年,駕駛、電話銷售、卡車司機甚至是放射科醫生等類似工作和事務也將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在這場人工智能摧毀工作的浩劫中,唯有創造性工作才能從中全身而退。

5、人類將面臨的最大考驗並非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生活的意義。

6、我在化療期間讀了邦妮·韋爾(Broonie Ware)的書,寫的是人們瀕死時的懊悔。她發現沒人希望自己曾更努力地工作。

7、在那段極為不安的日子裡,我思考良多。我開始看清,把自我價值完全建立在工作成就上是多麼愚蠢。我生活中的優先級完全本末倒置。我疏於關心家庭。我的父親過世了,我再沒機會告訴他我愛他;我的母親失智了,再也認不出我;我的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

8、我的瀕死經歷不僅改變了我的生活,也讓我重新審視人工智能對於人類的意義。愛使我們有別於人工智能,常規工作雖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我們可以創造出許多關愛型工作。

9、四種我們與人工智能共事的方式:第一,人工智能將代替我們承擔重複性工作。第二,人工智能工具將幫助科學家和藝術家提升創造力。第三,對於非創造性、關愛型工作,人工智能將進行分析思考,人類以溫暖和同情心相輔相成。最後,人類將以其獨一無二的頭腦和心靈,做著只有人類擅長、以人類創造力和同情心取勝的工作。這就是人工智能和人類共生的藍圖。

10、人工智能的發展雖是機緣巧合,對人類文明來說卻來得正好。它將把我們從常規工作中解放出來,迫使我們思考人因何為人。

李開復最新TED演講《AI如何拯救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