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经过2次转机、16个小时的飞行,我好不容易抵达了新西兰的皇后镇,这就是在北半球的炎炎夏日仍要追冰逐雪所需付出的代价。此番波折,只为赶到马牌轮胎在新西兰的瓦纳克SHPG冬季测试场,体验一把马牌轮胎的“冬日科技”。

绕过那些桩桶!

最能说明冬季胎效力的方式,莫过于将不同类型的轮胎装车一试。于是,3台同型号的大众高尔夫轿车早已静静等在一片摆好的桩桶旁,除了车身颜色不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轮胎。3台车分别安装了夏季胎、全季节轮胎和马牌的ContiVikingContac 6冬季轮胎。每台车还附赠副驾驶员一名,据称不论男女,他们都具备统治新西兰各类汽车赛事的驾驶能力。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阵仗看似不小,其实我要做的仅是开车在雪地上完成几次绕桩而已。实际操作,就是挂上D挡按连续的“S”形前进。尽己所能,越快越好。过程虽简单,但装在同型号车上的三款同尺寸轮胎,它们之间的差异在百米内已经立见分晓。皑皑白雪之上,夏季轮胎自然是最容易打滑的一个——即便有动态稳定系统全程守护,要想流畅地在桩桶间穿梭,车速就不能比我自己在雪地上跑着快出多少,而且稍有大意就无法让车子按所想的路线前进。全季节轮胎表现略好,但最终在抓地力上胜出的还是冬季轮胎。很明显,如果在转弯之前快速收油,冬季轮胎能让前轮更好地扒在雪地上。这意味着无论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驾车老手,还是一名驾校刚毕业的新司机,都能在雪地上更好地控制车辆——前者自能想办法找到刺激的驾车乐趣,后者将在ESP的辅助下获得更安全的雪地行车体验。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三套轮胎试下来,来自新西兰的副驾驶员操着当地特有的英文语法告诉我,仅仅是绕过4个连续S弯的距离,我驾驶装有雪地胎的车就比驾驶装着全季节胎的车要快3s。而在低温环境下使用冬季胎的重要性远不止玩乐时的速度比拼,因为在冬天——尤其是雪面上——行车安全更重要。首先,冬季轮胎可以让你以能称之为“开车”的速度安全前进。而一旦车辆在雪面上跑起来,冬季胎在转弯和制动时都会让你切实感到还有大把抓地力可供利用。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锤子和液氮并非暴力工具

一定是觉得飘着雪的山顶气温还不够低,一个装有液氮的保温瓶被马牌轮胎的工作人员拿了出来。随之出现的,还有一把锤子。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对于轮胎来说,7℃是个转折点。胎面橡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大与路面间的相互作用,轮胎也会有更好的抓地力。夏季轮胎的橡胶会在7℃时变硬到大幅影响抓地力,而冬季轮胎的胎胶配方在7℃以下还能让轮胎具有优异的柔软性。通过调整胎面橡胶中二氧化硅、共混化合物及软化剂这三种基本成分间的比值,技术人员便可大体确定轮胎在耐磨性、湿地表现、雪地表现等不同性能间的强弱关系。可是,最终组成橡胶配方的成分会有数十种,如何搭配才能获得想要的性能呢?轮胎制造商所用的方法和各位猜测的差不多——每种配方都做出一份成品,然后逐个试一遍,直到找出满意的那个为止。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锤子和液氮便是工作人员想出的点子,这提供了一种绝佳的方法来展示技术部门在上万次试验后取得的成果。工作人员用夹子从灌满液氮的保温瓶中取出两块圆形橡胶片,它们一个是用于马牌夏季轮胎的胎面橡胶,另一个正是马牌冬季轮胎所使用的胎面材料。看似无异的两块黑色胶片被一起放到圆木上,只见工作人员手起锤落,咣咣咣几声响,夏季胎橡胶制作的圆片瞬间碎裂,而用冬季胎材料制作的胶片却毫发无伤。液氮立功了!经过超级低温的洗礼,不同配方胎面橡胶的差异被放大到高下立见。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在以铁锤助兴之余,一双用冬季胎橡胶制作的鞋子也让人体验了一把轮胎花纹的重要性。两只鞋的鞋底有着不同样式的花纹,穿在脚上打滑少的那只定是得到了马牌最新款冬季轮胎的真传。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让我在冰面上撒点野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一旦冬季暖阳化雪成冰,在冰面上提供最大牵引力的轮胎自当由冬季胎升级为镶钉轮胎。多数情况下,马牌镶钉轮胎的钉子和轮胎会被分别送至轮胎店,再由专门的设备将钉子嵌入轮胎上。所有镶钉轮胎使用的钉子都是一样的吗?当然不是。钉子的设计决定了轮胎在冰上的性能、钉子在轮胎上的牢固程度,以及镶钉轮胎对路面的磨损。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从2003年至今,马牌轮胎为冰面行车设计的钉子已经升级了6代。最新的技术是由橡胶包裹金属钉头的“橡胶复合钉”,据说马牌正在为此申请专利。由橡胶包裹金属钉头的钉子可以在金属钉插入冰面的同时,靠包裹的柔软橡胶再次咬合冰面的粗糙位置。马牌轮胎称,嵌入这种最新钉子的轮胎,能够比上一代镶钉轮胎提升7%的性能。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再次有请2台同型号的大众高尔夫出场,试车场地也转移至一片开阔的冰面。不过说实话,所装轮胎仅有7%的性能差异,实在难以通过短程的急加速和急减速看出区别。好在行进路线上的几个桩桶必须靠快速变线才能躲过,轮胎微小的性能差异在转弯收油时会被车尾的摆动放大。或许,这种在干燥路面上能打出火星的轮胎只适合在部分严寒地区使用,但技术的升级始终是一件值得为之喝彩的事情,更何况危难关头1%的差异没准就会攸关祸福。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追上它,胜利就在眼前

有两个项目供来宾体验“追逐”的乐趣。其中之一,成败基本取决于轮胎,但也对驾驶技术有一些小小要求。比赛内容有点像奥运会的场地自行车追逐赛,只不过器材换成了一对大众高尔夫,地面换成了雪地。马牌轮胎为两台同型号的高尔夫分别装上了旧配方的冬季胎和最新配方的ContiVikingContac 6冬季胎,两车各占一方,得到号令之后画圈追逐。此举清晰体现了马牌新、旧配方冬季胎在车辆转弯时提供的抓地力——无论你和对面的驾驶员怎么交换车辆,有新配方冬季胎傍身的高尔夫总能在几圈后撵上对手的尾巴。另一项突出追逐乐趣的项目则由两位专业车手代劳。我要做的只是在装有马牌冬季轮胎的马自达MX-5和奥迪A5间任选一辆坐进副驾驶位,一旦看到来宾扣好安全带,二位车手自会鞭策座驾,在空旷的雪地上上演一出漂移追逐的大戏。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没看够?这里一定有你错过的!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你还可以在这些平台

找到我们!

「海外试驾」南半球追冰逐雪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