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法師:轉化這一點,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寂靜法師:轉化這一點,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編者按——寂靜法師在2011年行腳的時候,曾寫下這樣的一段話:

愚痴的人把名字踩在地上,

普通的人把名字記在心上,

聰明的人把名字刻在碑上,

智慧的人把名字寫進史上,

覺悟的人讓一切隨風飛揚!

人們都說娑婆紛繁,為何智者眼中的世界和我們的不同?

生活久了,我們習慣性丟失思考,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修行修行,修身正行。其實每個人都是這個世間的修行人,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生活和修行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寂靜法師的智慧解答。

1、這是個怎樣的世界?

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有人說快樂的,有人說痛苦的,有人說美好的,有人說醜陋的,有人說公平的,有人說不公平的,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釋迦佛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什麼叫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眾苦充滿!很多苦,我曾經對我身邊的年輕人說,你們能不能看到我的苦?

因為每一個人都在想自己的苦,看不到別人的苦,覺得他好,他好,他也好,就我不好。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苦。所以,不用去羨慕你旁邊的人,不要看到那一個人很富有,富有的人有富有的苦,貧窮的人是貧窮的苦。

有些人不生小孩很苦,可想生個小孩了,不知道那些有小孩的也苦,所以只要是在這個世界上就擺脫不了苦。

我們所有的苦就是想抓住一個東西,抓住名、抓住利、抓住生命永恆不死。抓住健康永遠不變,地位永遠在位。抓!

反而我們稍微看懂一點,不怎麼抓,一切隨緣,苦就會變少一些。

主觀的苦是我們執取而來的,觀心無常是苦、觀法無我還是苦,是行苦,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刻是永恆不變的。

寂靜法師:轉化這一點,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2、修行路上,苦是好事

講苦是有目的的,因為苦才知道出離。我們很多時候,只看到自己苦,看不到他人苦;或者看到他人苦自己就悲觀了,但不知道自己會苦。

看到他人生病,好像這個病跟自己無關;看到他人死亡,好像這個死也跟自己無關。

我們首先要能看到苦,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苦,我們才一心求樂;因為一心求樂,我們才去追求真理;因為苦,我們才想要解脫;因為想要解脫,我們才學習佛法……所以苦看起來不好,但它的另一面就是好。

對於有善根的人來說,苦就是營養;對於勇者來說,困難就是成就。土豆、紅薯放進汙泥就會腐爛,而蓮藕放進汙泥卻開出蓮花。

對於弱者來說,看到社會的負面就消極頹廢;對於強者來說,正因為看到社會的不足,才要來拯救它。

所有偉大的人都是這樣誕生的,所有失敗的人也是這樣產生的。所以有些時候,苦難就是我們超升和墮落的分界點,關鍵在於心態。

透過學習佛法,第一要明白世間的規律;第二要掌握一套技術來應對人生。

真理不在於我們知道多少,而在於理解多少和使用多少。知道很多真理而理解不了、使用不了,也就受益不了。

寂靜法師:轉化這一點,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3、世間的“苦”是什麼?

苦分為三苦、四苦、八苦和無量諸苦。四苦我們知道,是生、老、病、死。八苦再加上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和五陰熾盛,前面四苦是客觀的,後面四苦是主觀的。

求不得,我們求的東西得不到,若我沒求,那就沒有求不得了;

愛別離,我們喜歡的東西離開了就痛苦,若沒有執著,一切隨緣就不那麼苦了;

怨憎會,冤家相會了就會苦,如果我們心中有大度的心,這個苦就沒有了;

五陰熾盛,若我們心中調柔不偏執,五陰熾盛的苦就減輕了。

佛法為什麼談苦?因為四諦法,苦放最前面,苦是現象,要探索苦的原因是什麼。

所以不是要沉淪在苦中,是去知道苦的現象、結果,再去思考、探尋苦的原因,這叫集。苦的原因是集,集就是造作各種惡業。苦就是苦果,集就是苦因。

所以四聖諦只說了兩件事情:一個講苦,一個講樂。滅,講的是樂果;道,講的是樂因。

這個世界是真的苦。佛在涅槃的時候,阿難問佛:“佛啊,你在的時候,我們依你而住,請問你涅槃之後,我們住哪裡?”

佛告訴他的弟子,要住在四個地方,謂之"四念住",又名四念處。一者觀身不淨,二者觀受是苦,三者觀心無常,四者觀法無我。

寂靜法師:轉化這一點,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4、這世上,誰都不容易!

國家領導人、官員、警察、大企業家和小市民都不容易,娑婆世界就沒有容易的人,不要總覺得自己不容易。

這麼想的好處,第一能見到真相。原以為這個世界就自己一個人苦,最後發現原來有那麼多人陪著自己一起受苦。

如果所有人都有錢,就自己沒有錢,會痛苦;如果所有人都沒有錢,就會覺得心裡很平衡,所以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不容易,都充滿了苦。

第二去悟道。既然都不容易、都在遭受種種的苦,那我們就要生慈悲,不要那麼自私,不要再給他人帶來更多的苦。

感受不到苦的有兩種人:一種是麻木的人,另一種是有一定的修行、跟法相應的人。知道這一切都是無常,接受這個無常,不執著就不苦了。

寂靜法師:轉化這一點,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四攝法是菩薩用來攝受人的方法,也是產生魅力的四種方法,叫四攝法。

第一是佈施,佈施不是簡單的給予,有財佈施、法佈施;第二是愛語;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

這四種方法非常實用,要多給人家,多誇獎人家,多幫助人家,多尊重人家。

四攝法可以直接改善跟所有人的關係。

寂靜法師:轉化這一點,是修行的必經之路!

物質是固化的,追求物質的人就會下墮固化;精神是上升的、無形無相的,追求精神的人就會自在昇華;當我們追求什麼,連接什麼,就變成什麼。

佛教是盤子,佛法是菜;佛教是電線,佛法是電。佛教是佛法的載體。真正可以利益眾生的,是法。教只是一種形式、團體、範圍,教有限而法無限。

所有世間的都是工具,用了就要放下。星雲大師說,飯吃完了就要把碗放下,佛也說過過了河就要把船放下。

學習佛法也好,做事也好,既要能進去也要能出得來——晚上進不了房間的就會成為流浪漢,早上出不來房間的就是囚犯。

走不進生意,就是財富的流浪漢;走不出生意,就是財富的囚犯;走不進信仰的是精神流浪漢,走不出信仰的就成為精神囚犯……

宇宙萬物都是無常,緣起所以性空,只能依靠佛法解脫。我們需要面對現實,也需要超越現實,只有兩者結合,才能越來越好。

祝福大家法喜充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