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到傍晚就哭个没完,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当宝宝在3周到3个月的这段时间,几乎都会在每天一定的时辰,一日的尾声,固定的哭闹一段时间,宝宝这时的哭闹,有一种反复循环的特点,无论你怎么哄都不行,往往造成年轻的父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宝宝一到傍晚就哭个没完,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小宝宝在这个特定的年龄时段,会在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哭闹不安呢?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常常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吵睡”,儿科医生则常把这段怎么也哄不好的哭闹时间称作“胃肠痉挛(colic)”,并想尽办法止住孩子的哭闹,例如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甚至更换奶粉等等,但是这些办法都不能完全根除宝宝每天“定时”哭闹的现象。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Brazelton的研究发现,几乎85%的健康正常的宝宝都不可避免地有这种现象,简直就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在每天一定的时辰,也就是在傍晚的时分,固定的哭闹一段时间,而这也正是妈妈累了一天、爸爸快回家的时候。

这种哭闹,完全不是那种疼痛或饥饿的哭声,如果爸爸妈妈把他们抱起来,宝宝就不哭了,可是只要一把他放下,哭声马上又开始;即使这些宝宝常常被抱着,他们的哭声虽然减少,但不会完全停止。

对于这种固定、普遍的行为现象,Brazelton将其解释为是一种适应性的行为。因为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一天中宝宝要不断地接受和处理外界环境中的新信息,难免会有负荷过重的情况出现。

随着一天的过去,神经系统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终于支撑不住,爆发崩溃成为一种哭闹不安的现象,籍此宝宝可以把一天的压力发泄出来。

等到这一段哭闹结束,神经系统又可以开始重新整顿,准备好迎接下一个24小时了。这种哭闹现象简直跟钟表一样地准确,每当他们快要开闹的时候,宝宝变得特别地神经质,你就可以断定快要开始了;等到哭完了,闹完了,你会觉得你的宝宝睡得更香、更久和更稳。

那么,当宝宝哭闹地时候,应该怎么办?

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可以先喂喂奶、换换尿片、抱一抱、安慰安慰等,如果把所有的法子都试遍了,宝宝还是闹个不停,那就干脆给宝宝十或十五分钟时间,让他“把火给发出来”。

然后再把宝宝抱起来哄一哄,例如给他喝点水,把哭闹时咽下的空气嗳出来。之后,父母还需让宝宝重新再发作一回,接着再重复刚才的做法。

如此重复3~4次,等一切过去,宝宝的行为看起来就可能比较有条理了-不管是睡觉、清醒、吃奶,宝宝的生活规律又都变得井井有序了。

一般来说,这种定时哭闹不安的现象,在宝宝6周时达到高峰,之后便逐渐减少,至十二周时完全消失。因为此时宝宝已经逐渐学会了用更好的方式来安慰自己,比方将拇指放到嘴里、倾听声音、或看看周围花花绿绿地色彩等。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宝宝哭闹的原因佷多,如疼痛、饥饿、疲倦、无聊、难受等,都会引起婴儿哭闹,年轻的爸爸妈妈必须学会分辩。如果宝宝越哭越凶,哭闹的时间越来越长,则应向医生咨询,仔细寻找哭闹的其它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