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喊出的「活下去」,提醒房企要跟上市場變化

中國知名房地產企業之一的萬科,日前召開的2018年秋季例會(內部會議)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由於會議現場的一張照片廣為傳播,這次會議迅速成為中國房地產界的熱點事件。

在這張照片上,整個會場的牆壁幾乎已被碩大的標語牌包圍,上面無一例外地印著“活下去”三個大字,配以標語牌通紅的底色,十分醒目,給觀者帶來十分震撼的感受。

萬科在內部例會上以“活下去”為號召,無非是用一種悲情文化來激發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危機感,算是萬科內部的一種企業文化。但是,由於這簡單的三個字直接地觸碰到了房地產行業最近所面臨的危機,因此一下子觸發了業界內外的強烈共鳴。

實際上,就萬科公司內部而言,它最近幾年雖然已經從銷售第一的寶座上跌落,但仍然可以被稱為中國房地產業的翹楚。以萬科今年上半年財務報告披露的數據來看,萬科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3047億元,持有現金1595億元。在所有房地產企業中,沒有幾家能夠像萬科這樣實力雄厚的。

萬科雖然是深圳的一家房企,但它早已走出深圳,市場遍佈全國。它開發的很多樓盤房型精緻、漂亮,很能迎合年輕白領的心理需求。它在很多城市的樓盤居於城市邊緣,既滿足了地方政府擴大城市版圖的要求,也可以滿足財力並不很雄厚的年輕白領的購房需求。因此,萬科在房地產市場上一直以良好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自然,它也得到了更多的市場資源,保證了企業的蓬勃發展。此外,萬科的售後服務也成為它的一個樣板,彌補了樓盤地理位置偏遠給業主帶來的不便,這也使萬科的樓盤在銷售上較其他開發商更受歡迎。

但是,近來萬科在部分三四線城市開發的房產,由於市場趨冷,其銷售並不樂觀。就在這次例會上,萬科董事長鬱亮指出了問題的嚴重性,2018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但公司年初計劃的全年6300億元回款卻還沒有完成一半。這個回款目標用鬱亮的話來說,“是所有業務的起點、基礎和保障”。萬科應該感受到了房地產市場走冷的壓力,故而會發出這樣的呼喊。

最近幾年,我國房地產調控一直在不間斷地向縱深發展。今年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為此,各地都進一步強化了原有的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房價上漲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在這種形勢下,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很多城市的房價已經出現了分化,即一線城市和沿海熱點城市的商品房仍然搶手,新上市樓盤往往一搶而空,房價仍然能夠溫和上漲。而更多的內地二三線城市,包括一些內地省會城市,房價的上漲已經失去了推動力,開始出現了滯漲甚至下跌。這種情形在國家統計局每個月公佈的全國70城市房價變動統計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萬科畢竟是一家在房地產市場上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老牌房企,已經養成了一種高度靈敏的市場嗅覺。因此,它以這種敏銳的嗅覺感應到了市場的信號,並且以此來提高員工的危機感,激勵他們的鬥志。對於更多的實力遠遠不如萬科的房地產企業來說,當市場開始收縮,特別是房價漲勢開始趨於平淡的時候,確實需要考慮是否能夠“活下去”的問題了。

萬科這一聲“活下去”的呼喊迅速引起業界的強烈反應,只是因為這一聲呼喊觸到了業界共同面臨的痛處。如果說萬科是房地產森林裡的一隻老虎的話,這個“百獸之王”的一聲吼叫,引起整個房地產森林的集體恐慌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中國是一個大國,住房是長期存在的一個客觀需求,即使有朝一日萬科真的活不下去了,市場也不會因此而崩塌。只是我國在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初期,錯誤地擔當了地方政府拉動經濟的引擎,導致市場的投資投機功能蓋過了居住功能,房價上漲成為擋不住的洪流。

如今,在中央明確了“房住不炒”的調控目標後,投資投機勢力基本被清掃出市場,住房開始向滿足居民住房和改善需求的方向靠攏。這就決定了房地產開發商必須順應市場的這種變化,誰更能主動地適應這種變化,調整經營策略,誰就能佔有市場的主動權。

在中國長期的房價暴漲過程中,房地產投資成了最有“錢景”的一個行業,房地產也成為一個最有價值的行業,房地產企業的效益遙遙領先於各種實體經濟行業,在中國的富豪排行榜上,房地產企業老闆在很多年內都幾乎包攬了前十席,這是一種極不正常的情況,即使是在西方國家也是很少見的。

現在,房地產調控的深入開展促使房價逐漸回穩,房地產市場的結構也在向預期的目標轉化。那麼,房地產企業也需要轉換思路才能生存下去。這種思路轉換首先應該改變房地產是暴利行業的錯誤觀念。從本質上說,住房是人類一種剛性的基本生活需求,這就要求房地產企業更多地體現出社會責任,那種以犧牲購房者一輩子的幸福來贏取開發商的暴利的現象,實際上已經背離了房地產市場的根本屬性。因此,在中央明確了“房住不炒”的目標並採取各種強硬措施堵住投資投機勢力進入市場的通道以後,在舊有模式下運行的房地產開發的危機實際上已經產生了。

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要想在正在變化的市場上“活下去”,就必須轉變原有的企業生存模式,要準備迎接房地產市場微利時代的到來。

其實,此次喊出“活下去”口號的萬科,早已在這方面有所行動。鬱亮曾在多元化經營策略上作出過試探,因前任董事長王石的反對而未能全面展開。萬科在早期曾經是一家貿易企業,後來也從事過超市等經營,最近一二十年專注於房地產經營,對於它來說算是踏準了節拍,是成功的。而當市場開始出現變化的時候,萬科是否能夠像當年一樣站在市場的前列,這是一個需要認真觀察的命題。

萬科在經歷了前兩年寶能挑起的股權之爭後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深圳地鐵已經成為它的控股大股東。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見這個新任股東對萬科的影響,這與前兩年在“寶萬股權之爭”中王石給投資者開出的承諾有點不一樣。另一方面,萬科發出的“活下去”的悲情呼喊,實際上也是對深圳地鐵的拷問。萬科現在在鬱亮的執掌之下,是否會重啟曾經中斷的多元化經營模式,這也是一個需要認真觀察的命題。

万科喊出的“活下去”,提醒房企要跟上市场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