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班固、傅毅齊名的崔駰,他的文學活動卻不如前兩者爲世所知

與班固、傅毅齊名的崔駰,他的文學活動卻不如班固、傅毅之為世所知,但他的《達旨》卻是一篇好文章,其人言行也不失正派讀書人的本色。

國風:班固、傅毅齊名的崔駰,他的文學活動卻不如前兩者為世所知

崔駰,字亭伯,是東漢時代涿郡安平(今河北深縣)人。少遊太學,與班固、傅毅同以文學才華見稱於世。他對仕宦之途甚為冷淡,不想進取,因此朋輩譏諷他太過“玄靜”,勸他考慮將來“名實有失”的問題。他卻一笑置之,遂仿揚雄寫的c解嘲》寫成《達旨>來答覆這些人的諷勸,表示“士各有志”的態度。

國風:班固、傅毅齊名的崔駰,他的文學活動卻不如前兩者為世所知

崔駰博學善文,通詩、易、春秋,也通訓詁百家之言。後漢和帝(劉肇)初年,車騎將軍竇憲受寵於和帝。有一天,和帝讀了崔駰的賦頌文章,十分歎賞,就召問竇憲:“認識崔駰嗎?”竇憲答道:“班固好幾次對我說過這個人,但我未見過他。”和帝笑說:“你愛班固卻忽視了崔駰,真象葉公好龍了!你不妨認識認識他。”

國風:班固、傅毅齊名的崔駰,他的文學活動卻不如前兩者為世所知

因和帝之意,竇憲遂邀請崔駰,揖為上客,後來充任竇憲的府掾、主簿。由於竇憲權位日隆,驕恣日甚,崔驅屢次盡力勸諫,要他記取驕敗的教訓,情詞雖懇切,卻不為竇憲接受,反而漸漸疏遠他。為了找一個藉口把崔駰遣走,竇憲薦舉崔駰登第,放外任為遼東長岑長。崔駰深知竇憲的動機,也瞭解外放到邊遠之地去做官,不會有什麼前途了,因而棄官歸裡,從此息影家園,高蹈絕世,終其餘年。張認為:“子云抱恨於校閣,亭伯成名於遼陰,文之為文,非言之難,行之難也。”意思是說揚雄雖然不願為王莽做事,但他仍留朝中,校書於天祿閣上,卻未能決心隱退,以文章事業自期。所以當獄吏來逮捕他時,他從天祿閣上跳樓,差一點死掉。當時有人說他:“惟寂寞,自投閣”,比不上崔駟的高蹈明志,博得《漢書>的讚美:“永矣長岑,於遼之陰”了。

國風:班固、傅毅齊名的崔駰,他的文學活動卻不如前兩者為世所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