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石:貌似普通的石頭,卻有不一樣的內涵


中國巨石:貌似普通的石頭,卻有不一樣的內涵


在A股市場,有這樣一家以葉臘石、石灰石等為原材料,並以石頭命名的公司,自1999年上市以來,締造出了無數的商業奇蹟:目前玻纖總產能超160萬噸,引領全球玻纖行業;產品銷往全球,生產基地覆蓋“三地五洲”;19年股價上漲近22倍,市值增長超30倍......這便是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巨石”)。

“中國巨石為全世界的複合材料工業成本降低、質量提升、使用領域拓寬、生命週期延長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天地。這是巨石對玻纖行業以及全世界最大的貢獻,我為此感到驕傲。”日前,在位於浙江省桐鄉市的中國巨石科技大樓,中國巨石總裁張毓強自豪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創新引領智能製造,為複合材料發展作貢獻”。這就是中國巨石的企業使命。在為期兩天的深度調研中,記者真切地感觸到,正是這樣的擔當,締造了中國巨石的價值之基,成就了一個世界玻纖行業的領導者。

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轉型新材料智能製造業

“目前,中國巨石已不再屬於傳統的週期性行業,而是屬於智能新材料行業。A股市場對我們的估值有待重新定義。”張毓強首先向記者強調了中國巨石在資本市場的“新”定位。

這樣一段聽似簡單的話語背後,卻是中國巨石走過的一段段砥礪前行的歷程。

記者在參觀公司展示中心時,看到這樣一段史料:1972年,一個名叫“石門東風布廠”的作坊式小企業,在當時的桐鄉縣石門鎮奄奄一息。是年僅17歲的張毓強,歷經千辛萬苦,從江西九江玻纖廠扛回了一臺簡陋的拉絲機。正是靠著這臺機器,企業採取陶土拉絲工藝,開始生產玻璃纖維。


中國巨石:貌似普通的石頭,卻有不一樣的內涵


此後,經過40多年的奮鬥,公司從一家總資產不足20萬元的作坊式小廠,發展成為總資產超240億元的世界玻纖行業龍頭企業。

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節點是,1999年,央企中國建材集團與巨石集團的母公司振石集團等4家企業牽手,發起成立中國化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巨石前身),並在上交所上市。由此,“混合”的巨石拉開了藉助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新篇章。

有道是,崢嶸歲月稠。日曆翻到2017年12月24日,中國巨石新材料智能製造基地項目在桐鄉簽約落地。而2019年一季度,中國巨石在建的桐鄉總部智能製造基地細紗一期6萬噸生產線項目和美國項目也將陸續投產。

如今,智能製造的序幕已經在中國巨石徐徐開啟。張毓強充滿信心地表示,整個智能製造基地建成投產後,中國巨石桐鄉生產基地的粗紗總規模將達到119萬噸,電子布產能將達到10億米,從而實現中國巨石桐鄉總部玻纖產能翻番的目標。

張毓強進一步闡述說:“未來該生產基地還將按照‘產品高端化’的戰略部署,採用最先進的技術與裝備,重點生產風力發電用紗、小號數直接紗、熱塑性短切原絲等高端產品,通過滿足高端需求、多樣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引領玻璃纖維行業‘智能製造’整體邁向更高層次。”

記者深入中國巨石桐鄉生產基地三分廠車間,但見寬敞明亮的廠房,乾淨、整潔、溫度宜人,大量的機器正在不停運轉,卻僅有三五個工人在有序操作。

陪同採訪的中國巨石科技管理部總經理顧桂江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巨石建立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管控一體化為核心,以生產製造智能化、IT服務智慧化為基礎的“一核兩基”信息化建設體系,通過自主創新,不斷推進生產裝備提升和技術改造,實現全面管控和清潔生產。如今公司在風電、汽車輕量化領域的銷售比重均達到20%,中高端產品比例達80%,而受週期性擾動的建築用玻纖產品僅佔兩成。

這,或許就是張毓強總裁所言“中國巨石已不再屬於傳統的週期性行業”的重要原因。

此外,玻璃纖維憑藉輕質、高強的性能優勢,持續替代鋼、鋁等傳統材料,需求增長平穩。據美國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工業協會發布的《全球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市場趨勢預測和機會分析》報告指出,未來5年內,全球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市場總消費水平預計將以8.5%的年增長率增長,其市場空間預計在2022年將達到1080億美元。

而據記者採訪獲悉,目前中國巨石憑藉中高端產品,已經佔據全球近22%的市場份額。這,或許是中國巨石“估值有待重新定義”的大背景。

五大“法寶”降本增效,19年間淨利增逾77倍

事實上,中國巨石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可謂業績驕人。

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國巨石自1999年上市以來,歸母淨利潤由上市首年的2789.21萬元,增長至2017年的21.5億元,增長逾77倍,19年間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2.08%。自2014年第二季度以來,公司已經連續17個季度淨利潤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今年中報顯示,公司淨利潤達到12.67億元,同比增長25.91%。

這對一家體量較大的上市央企來說,實屬不易。除去巨石人艱苦奮鬥的優良品質之外,還有哪些秘訣讓公司能在業績方面多年穩居行業前茅?


中國巨石:貌似普通的石頭,卻有不一樣的內涵


採訪中,記者通過與公司總裁、財務總監、董秘等高管深度對話,中國巨石走過的一條降本增效優質發展之路逐漸明晰。

首先,張毓強總裁稱,公司毛利率比同行業競爭者普遍高出10%左右,同時產品銷售價格始終保持穩定,這其中成本控制無疑是最核心的原因。公司從原材料採購環節就嚴格把關,對於產業鏈上游企業掌控能力較強,原材料中的葉臘石、石灰石,分別由全資子公司桐鄉磊石、九江鈣業、林大石灰石供應,有效降低了採購成本,品質方面也得到保障。

公司今年中報顯示,中國巨石報告期內銷售毛利率達45.58%,在玻纖行業所有上市公司中居於首位。而其他玻纖行業上市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多在24%至32%之間。

其次,注重環保和再利用也是公司“致勝法寶”之一。

據瞭解,中國巨石自主研發的純氧燃燒超大型玻璃纖維池窯技術在熔化率方面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15萬噸的單窯規模全球最大,能耗全球最低;玻璃纖維廢絲回用技術也為全球首創。

公司科技管理部總經理顧桂江介紹說,公司廢絲粉磨技術將原本難以處理的廢絲粉經過處理後作為生產原料重新回爐到生產池窯,實現了100%回收再利用,進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這也體現了公司“不以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為代價”的發展原則和對環保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第三,銷售成本低。公司目前銷售團隊僅有99人。當記者問及今後是否考慮擴大銷售人員規模時,張毓強指出,公司目前銷售主要依靠每年舉辦的國內、國外銷售大會,人員方面未來還將進一步精簡,通過區域劃分,提高銷售人員每年的人均任務量,並進一步縮減銷售費用。在產品不大幅漲價的情況下,繼續降低銷售成本。

而公司對銷售成本的嚴格控制,不僅不會傳導至產品價格端,也不會以犧牲員工待遇為代價。這是中國巨石的獨到之處。張毓強說:“要千方百計地給在職員工提高薪酬,同時要千方百計降低人員數量,簡言之,就是單位的噸紗工資要降低,而人均工資要漲上去,打造一支更加精幹的隊伍。”

第四,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目前公司中高端產品佔比達到80%。超過50%的產品出口歐美等國際市場,這些產品對於質量要求更加嚴格,往往需要通過多年的質量認證才能進入。

“國際市場對於公司整體的考量,也不僅侷限於產品質量,員工安全、環保等方面‘軟實力’也是公司能否受到認可的重要因素。甚至公司在清潔廠房過程中有沒有豎立‘小心地滑’的警示標識,都有可能成為國際企業是否與公司合作的決策依據。中國巨石正是通過這種全方位、細節化的生產管理體系,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全面認可,被荷蘭DSM公司授予金牌供應商的殊榮,此後更是接連獲得杜邦、巴斯夫等行業龍頭的青睞。”張毓強娓娓道來。

第五,公司在研發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激勵機制。1997年公司就提出全員研發的方針,從合理化建議,到一般項目創新,再到重大項目創新,從普通員工到中層幹部,再到專業技術人員,不同的研發團隊都有不同的定位。每年報審的400到500個項目,擇優立項,給予一次性獎勵。同時,還與戰略客戶進行協同創新,並設立創新專項基金。

“三地五洲”戰略佈局,“以外供外”新盈利模式顯現

在產能不斷擴張的同時,中國巨石的銷售版圖也在不斷拓展。

目前,中國巨石擁有浙江桐鄉、江西九江、四川成都、埃及蘇伊士、美國南卡五個生產基地,並設立了巨石南非、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貿易型控股海外子公司,建立了全球營銷網絡。

“初期的‘走出去’是單純的產品走出去,目的是利用國外巨大的市場擴大銷售,創造利潤。在埃及的佈局屬於遇到問題後對症下藥的解決之道,此後在美國的建廠則是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張毓強告訴記者。

談到在埃及建廠的背景,張毓強表示,隨著“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倒逼公司產品質量提升和生產技術改進,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令國際競爭對手倍感威脅,歐洲玻纖巨頭們開始了對中國玻纖的反傾銷訴訟。

為此,2012年前後,中國巨石海外建廠戰略正式啟動,首選毗鄰歐洲、零關稅、規避反傾銷“大棒”、勞動力資源豐富、未來本土需求旺盛的埃及建廠。隨後,2016年,中國巨石又在美國投資3億美元,建設年產8萬噸的池窯拉絲生產線。

“在美國建廠,就是為了做到市場前移、研發前移、人才前引。”張毓強反覆強調。

從單純將國內生產基地的產品賣到國外市場,到玻纖產能的戰略轉移,近年來,中國巨石走出一條將海外生產基地生產的產品直接銷售到國外市場的新路,實現“以外供外”的新盈利模式。

目前,中國巨石以“國際化”為核心的“三地五洲”戰略佈局正在穩健推進。在北美,巨石美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預計明年初正式投產;在南亞,巨石印度項目也在積極籌備中。

從技術創新到精細化管理,從走出去發展到智能化佈局,巨石始終堅持走的比別人早一點,想的比別人多一點,做的比別人好一點。


中國巨石:貌似普通的石頭,卻有不一樣的內涵


“讓我們比同行至少再領先5年。”兩年前的張毓強經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如今的張毓強則意氣風發地告訴記者:“目前從技術水平到成本控制,我們已經領先同行業競爭者至少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