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

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一是君權至上,最高權力不可分割;二是“家天下”,最高權位世襲。

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

但是,周秦之變伴隨著一系列的制度創新,因而國家基本結構、選官制度、政治等級關係以及土地佔有關係、勞動關係和文化觀念都發生顯著變化。舊的社會秩序解構了,舊的政治隸屬改變了,舊的經濟關係更動了。與帝制相適應,整個社會體系發生了全方位的變革。從世界史的視野審視,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恰好處在歐亞大陸的帝國化時代。

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

在這個時期,歐亞大陸幾個文化高度發達的核心區域的政治體制不約而同地向帝制發展。世界古代史上的帝制有四種形成途徑和發展模式。1、由早期王政直接演變成專制王權,繼而形成大帝國。一般過程是:從小國寡民的早期王政,逐步形成地域比較廣大的以諸多邦國共主形式存在的最高王權;隨著王權專制權力結構逐步改革,向政治統一的國家和中央集權的帝制發展。

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

兩河流域、印度、中國等具有文化原生性的文明古國都循著這條途徑建立了大帝國。這條途徑可能最具有常規性,是一條古代國家政治制度演變的正途。2、國家產生之時,受先進文化的影響,跳過早期王政階段,直接建立實行君主專制制度的帝國。世界各地眾多的後發性帝國,如匈奴帝國、蒙古帝國都是走的這條路。3、早期王政,經由貴族共和制,最終建立實行君主專制制度的大帝國。

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

古羅馬帝國的形成過程最為典型,它經歷了早期王政、共和制階段,經具有專制王權性質的元首制過渡,最終走向帝制。4、早期王政經由民主政體,向君主專制制度演變,最終產生帝制。古希最為典型。這個地區的早期王政分化出分別以雅典模式、司巴達模式和馬其頓模式為代表的民主政體、貫族政體或君主政體的城邦。三種途徑最終歸一於馬其頓模式,然後由專制王權向帝制發展。

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

大致在公元紀年前後,中國、印度、中歐等幾個文化高度發達的核心區域,政治組織相繼擺脫了早期文明在相對落後條件下形成的王制共和制或民主制,形成幅員正的、權力比較集中的大帝國。到公元世紀,漢帝國、貨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從東向西一字排開,連成橫貫歐亞大陸的文明地帶。在這四大帝國之中,中華帝制的政治組織最為強大。

西周與秦朝的政治制度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相同的

就政治形式而言,周秦之變是從相對落後的王制到中央集權的帝制之變,而政治形式的變化推動了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革。圍繞政治制度轉型,整個社會政治體系的各個層面都發生了相應的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