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楊鶴招撫農民軍是否恰當?計策得當,崇禎卻缺乏財力和決心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從萬曆年間就零星出現,到了崇禎年間則是層出不窮,不僅起義的次數多,而且多次反覆,時而聚眾而起,時而接受招撫,不久又反叛,如此循環往復,讓崇禎皇帝和朝廷官員十分頭疼,又無能為力,徒呼奈何。

明末楊鶴招撫農民軍是否恰當?計策得當,崇禎卻缺乏財力和決心

崇禎皇帝


明末農民起義的重災區是陝西,剛開始是饑民聚眾,陝西的地方官員因害怕朝廷責問而隱瞞“變亂”實情,到了崇禎二年時,流民起義的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地步了。崇禎皇帝任命左副都御史楊鶴接任陝西三邊總督,負責處理陝西出現的民變,但是用撫還是用剿,崇禎皇帝拿不定主意,楊鶴也是,但是最終楊鶴選擇了招撫。

明末楊鶴招撫農民軍是否恰當?計策得當,崇禎卻缺乏財力和決心

饑民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楊鶴選擇了招撫呢?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他已經試過剿,但是效果不好。因為天災持續,百姓吃不飽飯,所以很多饑民加入了起義軍,起義軍的兵源一直在補充,而楊鶴手下的官軍卻越來越少,他們被抽調到東線去與清軍作戰了,此消彼長,所以楊鶴的清剿不但沒有取得效果,農民軍反而越剿越多。

明末楊鶴招撫農民軍是否恰當?計策得當,崇禎卻缺乏財力和決心

明朝官軍劇照


另外一方面,他認為,這些農民起義軍不過“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這些農民之所以參加起義,是因為他們遭受了饑荒,如果能夠讓他們吃飽穿暖,自然就不會有人去參加起義了。而且,清剿農民軍“行糧犒賞,所費不貲”,行軍打仗,自然少不了錢糧,北方農民軍四處流竄,動用的官軍數量極多,所以清剿所費的軍餉數量可觀,所以清剿並不是一個經濟的辦法。

但是,如此之多的農民軍,該如何才能平定呢?難道因為清剿耗費甚多就任由他去嗎?當然不是,楊鶴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很完美的方案:“況費之於剿,金銀一去不還,且斬首太多,上乾和氣。費之於撫,金銀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盜息民安,利莫大焉。”楊鶴認為,與其把這些金銀用在剿匪的軍費上,還不如用這些銀子來招撫百姓,而且清剿殺人太多,相反招撫還能夠得到更多的百姓,以後還可以繼續徵收稅收,何樂而不為?

明末楊鶴招撫農民軍是否恰當?計策得當,崇禎卻缺乏財力和決心

金銀


崇禎皇帝聽了楊鶴的建議,也深以為然,他認為花同樣的錢,還不需要費刀兵,就能夠平定民變,此舉甚好,於是崇禎拿出內帑十萬兩用於招撫。但是,在實際施行中,楊鶴卻發現崇禎皇帝和朝廷給的銀子遠遠不夠,由於災民過多,朝廷給他們耕地,同時發放糧種和耕牛,朝廷撥的銀子“所救不足十一”,而銀子不夠的後果很直接,被招撫的農民軍馬上就又反叛了,“諸賊窮餓之極,無處生活,兵至則稽首歸降,兵去則搶掠如故。”

雖然楊鶴的招撫計劃失敗了,但是細細品味,他的計劃並非不可能實現,只是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這些“流賊”中很多人原本就是本分的農民,只是因為天災人禍而成了災民,如果能夠有足夠的資金讓他們迴歸農耕生活,他們也沒有必要去冒生命危險去造反。而楊鶴在之前的提議之中,也對此做了明確的闡述:“必實實賑濟,使之餬口有資,而後謂之真解散。解散之後尚需安插,必實實給予牛種,使之歸農復業,而後謂之真安插。如是,則賊有生之樂,無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撫。”

可見,楊鶴並非無先見之明,而是明朝至此已無招撫之足夠錢糧,抑或崇禎皇帝並無招撫之堅定決心,以致剿撫失宜,最終導致民變一發而不可收拾。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