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他帶回中國第一台心電圖機,但很多醫生卻不知道他的貢獻

90年前,他帶回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但很多醫生卻不知道他的貢獻

心電圖機是各級醫院中最普及的醫用電子儀器之一,但你知道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是怎麼來的嗎?恐怕大多數人都回答不上來。5月11日,在中國第一位心內科醫生——董承琅教授誕辰120週年之際,筆者在中國心血管醫學博物館偶遇陳灝珠院士、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以及董承琅教授家人,聽他們講述了董老開創我國心臟病學時代的故事。

90年前,他帶回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但很多醫生卻不知道他的貢獻

董承琅教授出診照片

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介紹:“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是由北京協和醫院董承琅教授從美國漂洋過海30多天帶回來的絃線型心電圖機,那時的心電圖機只能記錄3個導聯,而且非常笨重,設備佔滿一間房子,很難想象董老當時克服了多少困難才把這套設備帶回國的。”在1928年,董承琅教授、戚壽南教授、卞萬年教授、馬萬森教授在國內率先使用絃線型心電圖機記錄3個標準肢體導聯心電圖,從此開啟中國心電圖臨床應用新紀元!葛均波院士感慨道:“從0到1遠比從1到100難。我國心血管疾病的防控發展速度如此迅速,得益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先輩們在心血管領域孜孜不倦的探索。”

90年前,他帶回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但很多醫生卻不知道他的貢獻

董承琅教授私人診所的實景還原現場

在參觀董承琅教授私人診所的實景還原現場時,陳灝珠院士興致勃勃地介紹一代宗師董老在我國心臟病學、心內科、心電圖學等領域作出不可磨滅的先導功績,“一是從美國帶回國內第一臺絃線型心電圖機,開啟國內應用的心電圖時代;二是1931年在協和醫院建立中國第一個心臟病科,並擔任科主任,是中國心內科的肇始;三是1960年編寫了中國第一本心臟病學專著《實用心臟病學》,為培養心內科人才、指導臨床實踐發揮很大的作用;四是1941年在上海南京西路開設私人心臟病診所,這是國內首家由中國人開設的私人心臟病專門診所……”

90年前,他帶回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但很多醫生卻不知道他的貢獻

董承琅座右銘

董老的小兒子董天潤教授用“愛國、愛醫愛學、愛民”來形容父親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董天潤教授介紹:“我的父親是個很愛國的人,每次從美國回國,他對中國的情感就更濃厚。為了能夠將最先進的技術帶回國內,父親曾三度赴美學習,面對美國密歇根醫學院院長一再挽留的好意,父親不顧國內戰火紛飛的危難,毅然回國投身於醫學救國的理想。”董天潤教授還表示:“父親極度熱愛學習,每晚都要學習到10點,即便家中有客人造訪也不過多陪伴,而是回到書桌前繼續看書。”董天潤教授如今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也成為了一名心臟病專科醫師。父親於1941年在協和圖書館寫下“一切診斷與治療的措施都應以病人的利益為前提”的座右銘,也成為董天潤教授始終牢記於心的行醫準則。

90年前,他帶回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但很多醫生卻不知道他的貢獻

董承琅教授小兒子董天潤教授介紹父親的“三愛”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沈成興教授表示:“董老的人文精神,對上海六院的薰陶是體現在每一位醫師骨子裡的。也希望更多的醫生能夠不忘初心,懷揣著獻身醫學的熱情與夢想,沿著無數先輩指引的方向,更加踏實和堅定地走向遠方,這也是我輩對開拓者最好的紀念形式。”

90年前,他帶回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但很多醫生卻不知道他的貢獻

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代表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向董承琅家人贈送紀念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教授指出,值得一提的是,董承琅教授研究心血管健康領域疾病之時,正值國內戰火紛飛之期。然而艱苦的條件非但沒有嚇退董承琅,反而堅定了他“醫學救國”的宏大志向,在內憂外患的條件下全力開展他的研究工作,最終在中國心血管領域的華美篇章裡留下最濃重的第一筆。董承琅這種不役於物、潛心鑽研、為國為民、患者至上的榜樣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國醫療事業的後來者們不斷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