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產品力麼

你相信產品力麼

通常創業企業在剛剛穩住陣腳的時候,馬上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做不做硬廣告,投入多少錢做,最後一般是權衡再三先投一點試試,沒效果還好,權當試水交點學費,如果有效果,則一發不可收拾,越投越多,越相信營銷推廣的力量

但這樣的企業,或許會逐步喪失一種內在的打造產品力的能力

何為產品力,簡而言之是一種極致產品本身可以獲取忠誠用戶,並被用戶有效傳播的能力

小米手機是產品的塑造過程和營銷捆綁在一起的典型案例,尖叫的價格和用戶深度參與、不斷快速響應迭代的產品,給了客戶一種虐“子”成龍的快感,這其中的溫度、溼度、潤滑度不是看一款平面的廣告可以體會得到的,也不是一款廠家自嗨用戶無感的視頻可以帶來的,參與感中黎萬強面對很少的預算,不得不走一條創新之路

這裡有一個正向循環,好的產品---用戶體驗---用戶喜歡---用戶推薦

有一個支路循環,好的產品---用戶體驗---用戶不喜歡---產品升級---用戶喜歡---用戶推薦

你相信產品力麼

塑造產品力有兩個關鍵點:

1) 簡單,做減法,少即是多

不是不作為,而是對用戶提供滿足單一需求的性價比極致的產品,而不是堆砌很多功能,但真實的痛點一個都沒有解決。況且,有時候功能太多是對用戶爽的過程的一種干擾。另外,事實上我們並沒有那麼多資源和精力實現過多的功能或做多個產品,其實也沒有那麼多錢來做硬廣,不妨都拿來提升用戶體驗

2) 快速升級產品的響應團隊

當用戶對產品產生期待的時候,如果沒能夠及時響應,或躲閃、避重就輕,則用戶就會流失,產品力無從談起;滿足這一點,除了剛才說的資源有限的問題,還要有一個具備統一信仰的團隊,自己不相信就不會努力做到極致

當公司變得由廣告銷售驅動之後,就必然更加相信營銷的力量,忽略產品的力量,服務的受重視程度,就會偏弱,久之,就會離極致產品越來越遠,領導通常會淪落為救火隊長;其實對產品不追求極致,業務能力也會下降,領導不在一線磨產品,在一線的沒有這個驅動能力

你相信產品力麼

以上其實主要針對創業公司所說,不排除有一些大公司分工明確,不缺錢,技術壁壘深或者具備獨特的資源優勢。不是適用於所有的公司,僅供參考

目前互聯網創業一般還是高起點,可以扁平化做掉的服務都被巨頭瓜分完畢,留下的都是水比較深的傳統服務業,想一次打造出高性價比的服務,需要的前期成本投入一定不低,通常都直接涉及人力成本和供應鏈成本,一流的產品力要想快速實現,需要一流的資本支持

說到這裡,忽然發現我的這點兒想法像極了雷老闆的七字訣 “簡單、極致、口碑、快” ……………

最後留個問題,就是 TO B 的服務能否打造極致的產品力? 有什麼路徑或實踐經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