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揭示三個重要因素決定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8月新能源汽車數據解讀,有升有降

本週中汽協、乘聯會分別發佈了8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情況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情況。8 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62%,環比增長19%。在汽車8 月產量同環比下滑4.4%和2.1%、銷量同比下滑3.8%和環比增長11.3%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環比實現穩定增長。1-8 月,新能源汽車實現累計產銷量分別為60.7 萬輛、60.1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4%、88.0%,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最新數據揭示三個重要因素決定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新能源汽車8 月產量同比增長37%,主要增長來源新能源乘用車市場。8 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8.8 萬輛、9.0 萬輛,高銷量帶動新能源汽車整體單月銷量高於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2.2%、63.7%,環比分別增長11.5%、22.3%,環比增幅較7 月均有擴大且銷量環比增幅擴大顯著。新能源商用車方面,8 月產銷量均為1.1 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7.6%、11.9%,產量環比小幅下降1.0%,降幅明顯收窄


最新數據揭示三個重要因素決定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分車型來看,8 月,純電動A00 級車銷售22093 輛,同比下滑19.9%,環比增長27.7%,在純電動乘用車中的佔比較上月提升1.6 個百分點至37.9%;純電動A0 級車銷售11457 輛,同比顯著增長339.8%,環比增長8.6%,在純電動乘用車中的佔比較上月下滑2.5 個百分點至19.7%;純電動A 級車銷售23332 輛,同比大幅增長104.8%,環比穩定增長28.1%,在純電動乘用車中的佔比較上月提升1.8 個百分點至40.1%,仍為純電動乘用車的銷售主力車型。

2018年新能源汽車板塊走弱的三大原因

由於車市的增速放緩趨勢尚未反轉,判斷增速谷底為時尚早,9月增速仍在嚴峻負增長壓力中,廠家仍需要極其謹慎關注需求變化。今年9月21個工作日較2017年9月少一個工作日,加之今年中秋節在9月,因此不利於產銷增量。今年國內油價已經10連漲,消費壓力對購車消費一定的影響,但對新能源發展是相對有利的,包括銷售數據也有提升,但為何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個股走勢很弱呢?


最新數據揭示三個重要因素決定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在之前文章也分析了,一個關鍵因素是補跌政策的改變。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補貼,使新能源廠家幾乎不用考慮市場,僅靠財政補貼就可以盈利,各路資本由此扎堆殺入。但是,靠補貼來維持生存的汽車不會有競爭力,在補貼退坡之後,企業將不得不面臨著成本問題


最新數據揭示三個重要因素決定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其次,對續航里程的憂慮造成首次消費者不會考慮購買純電動汽車,現階段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更有市場。但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我們看到的是國內機構為了拿補貼,完全都是純電動汽車。但這有一個很大問題是續航能力。“純電動汽車的蓄電池容量必須達到混合動力車(HV)的5倍左右,如果快速普及純電動車,那麼幾乎所有車企都會虧損,豐田也一樣。”豐田會長山田竹志曾表示,

儘管普銳斯PH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蓄電池數量僅為動力車的3倍,但仍為成本增加而苦惱。所以,國內這一方面未來發展困境更大


最新數據揭示三個重要因素決定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


最後是鋰電池的過剩因素和環保問題。今年鋰、鈷等全部都是因為去年價格大漲而過剩的,導致價格持續回落。此外,2018年後,我國新能源動力蓄電池將進入規模化退役期,預計2020年累計退役量將超過20萬噸。

如果這些電池處置不當,一方面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會造成資源浪費。只有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動力源,才是名副其實的環保汽車。綜合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板塊依然看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