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遠比運-20,烏克蘭要賣安-124運輸機,我國爲何不買?

戰略運輸機可以執行遠距離運輸士兵與武器裝備等任務,是能夠讓一個國家的整體戰力得到倍增的戰略性武器。

我國如今雖然已經擁有了運-20戰略運輸機,但其整體性能和和世界一流戰略運輸機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在載重量方面,運-20戰略運輸機的70噸載重量與美國C-5的118噸以及俄羅斯的安-124的150噸相比,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

性能遠比運-20,烏克蘭要賣安-124運輸機,我國為何不買?


前段時間,烏克蘭欲拍賣一架安-124大型戰略運輸機的消息,讓國內軍迷異常激動。在他們看來,以我國與烏克蘭悠久的武器貿易歷史,中國拿下這款運輸機將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讓軍迷們感到失望的是,我國並未向烏克蘭購買安-124運輸機,甚至連購買意願都沒有,這又是為什麼呢?

安-124是蘇聯時期研製的一款僅次於安-225運輸機的第二大戰略運輸機,裝備有4臺性能強悍的D-18T發動機,最大時速865公里,最大航程為15000公里。而它的載重量達到了150噸,在試飛期間更是創下了171噸的載重量和10750米的飛行高度,打破了美軍C-5運輸機的原世界紀錄。

性能遠比運-20,烏克蘭要賣安-124運輸機,我國為何不買?


單從性能方面來看,安-124絕對比運-20要強的不是一星半點,而軍迷們之所以希望我國可以拿下這款運輸機,就是被它的超強性能所吸引,希望我國買下來之後,就可以得到這款運輸機的相關技術了。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是很殘酷的。烏克蘭之前向我國出口武器裝備,確實經常是裝備技術一起轉讓,可這次在拍賣安-124時,卻只是出售運輸機本身,並不包括相關的技術。

性能遠比運-20,烏克蘭要賣安-124運輸機,我國為何不買?


可能又有軍迷會說了,不出售技術沒關係啊,把安-124買回來逆向研發啊,這不是我國的拿手好戲嗎?不錯,我國自主武器的發展,逆向研發和仿製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問題是買回來一架安-124就真的可以拆解研究從而得到大型運輸機的相關核心技術嗎?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如果真是這樣的簡單,那麼我們買了那麼多的波音客機,不是應該早就研發出自己的大型客機了嗎?

性能遠比運-20,烏克蘭要賣安-124運輸機,我國為何不買?


說到底,還是有些裝備可以逆向研發,而有些裝備逆向研發是根本行不通的。比如大型飛機,如果真的可以買回來用於逆向研發,那麼小編相信,我國一定會購買安-124戰略運輸機的,而不買,只能說明此路行不通。

既然烏克蘭不出售相關的核心技術,而只是出售飛機,逆向研發又行不通,那麼只買一架安-124戰略運輸機又有什麼用?不但作用不大,還要為其配套相關的後勤和保障設施,絕對是一個性價比極低的事情。所以我國不買安-124戰略運輸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