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的長短不是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心態問題!

壽命的長短不是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心態問題!

中華醫學會會長鍾南山表明:雖然多想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壽命能達到一百歲以上,但因為種種原因,大多數人都活不到這個歲數。

死亡是在所難免的,而生活則是需要直面應對的。

乍一看,“死亡”和“生活”這兩個詞彙根本不沾邊,前者是生理的表現,後者則是精神的執行。但仔細想想,如果死亡無法避免,生活的時間就十分有限了,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在有限的時間裡好好地享受。

壽命的長短不是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心態問題!

又說到“享受”這個詞,很多人就會有誤區,享受不完全等同於奢侈、任性和揮霍因為享受可以大致分為兩種境界,第一層就是物質的滿足,以物質為媒介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第二層則是精神的滿足,思想在某種程度下感到有充實的感覺。

這麼說可能會讓人覺得晦澀難懂,舉兩個簡單直接的例子你就懂了:有兩個努力工作的年輕人,他們都明白現在的奮鬥是為了日後的享受。但他們有一處不同,一個是為了豪車美女去奮鬥;另一個則是為了家庭去奮鬥,最終目標是天倫之樂。

而真正懂得享受的人,生命不管多有限的情況下他都能得到無限大的快樂。

壽命的長短不是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心態問題!

這裡再講到一個故事:有兩個中老年人在兒女的陪同下分別在同一間醫院檢查身體,這是一個全方位的身體檢查。三天後,體檢結果出來了,兩張體檢報告的內容截然不同,一位老爺子拿著“一切正常”的體檢報告跟兒女有說有笑地走出醫院。而另一位則有些不幸了,體檢報告上顯示他患有癌症,並且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

拿到癌症報告的老爺子晴天霹靂,一直身體健康的他怎麼會突然患上癌症呢?起初他還懷疑是否出現錯誤,可在真實無情的體檢報告面前他只能無奈接受。也不想去折騰什麼治療了,畢竟歲數也不小了。從此鬱鬱寡歡,自己也在給自己做倒計時,果不其然,在三個月後,遺憾而終。

還是那家醫院,在拿家屬死亡報告的時候,老爺子的死亡原因是自然死亡,而不是因為癌症。然後經過一番細查,原來是當時兩份體檢報告弄混了,真正患有癌症的是另一位老人,但那位老人現在過得很開心,身體看起來也很健康,渾然不像身體裡有癌細胞的人。

壽命的長短不是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心態問題!

故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看懂了,分享這個故事的原因不是要責怪出錯的醫院,而是想讓大家明白:壽命的長短不是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自己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