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華爲落地AI場景與BAT有著根本的不同

有容乃大,華為落地AI場景與BAT有著根本的不同

2018年的華為全聯接大會,華為為整個科技行業投下兩枚重磅炸彈,首先是兩枚自研AI芯片“昇騰”的推出,接著是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而這也意味著華為成為了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能夠做到從AI芯片再到全場景解決方案全面整合與打通的公司。

不過這也伴隨著更多隨之而來的問題,現實中的產業場景紛繁複雜,BAT同樣也已經將矛頭瞄準相關製造業、交通、政務等諸多領域,但依舊處於艱難早期,而華為此番的高調入局,並直接大刀闊斧推出全棧解決方案,又能激起多少浪花?

在第二天的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的《創見智能未來》則為行業講解了華為AI在實際中的應用,以及對相關生態建設戰略設計。

華為的AI場景落地,反過來也揭示了一個事實,儘管互聯網公司同樣也在加速佈局AI產業,但是卻由於基因的不同也導致了AI產業前進的困難,但華為則在致力於改寫這一產業現狀。

BAT努力之下,產業AI場景依然匱乏

BAT在今年都已經將目光瞄準了AI產業落地,百度在今年9月推出百度雲ABC3.0,賦能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阿里則在雲棲大會上由馬雲親自強調新制造,物聯網的戰略方向,而騰訊更是調整組織架構,將TOB技術服務作為整個公司未來的重要戰略。

雖然BAT們確實在AI領域落地了諸多場景,但是發展依然艱鉅,這其中也和互聯網公司自身基因有關。

第一大問題是壟斷思維嚴重,生態過於排外,巨頭互聯網公司往往在用戶端能夠形成壓倒性優勢,形成平臺壟斷,而面對AI場景落地上也同樣尋求這樣的壟斷思維,但對於現實而言,有太多非標準化問題,需要更為專業第三方技術公司進行協同解決,但由於BAT的生態排外思維,希望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也導致了必然的緩慢。

第二大問題在於端的劣勢,互聯網公司的優勢一直在於雲,能夠為海量的互聯網用戶提供服務,為用戶提供智能服務。但是要落地到工業物聯網、農業物聯網、政務等等領域,就必然涉及到大量的端的應用,互聯網公司門在這方面並沒有經驗。

例如阿里雲與杭州合作的ET城市大腦,依然停留在雲端的掌控,而無法更深入到線下的IOT設備的建設中,這也讓整個智能場景停滯不前。

此外,AI生態,是一個端+雲的全方位智能場景落地,其需要為開發者提供端+雲的雙重賦能,而由於互聯網公司缺乏端的能力,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AI場景落地的困難。

華為落地AI場景,共贏大於壟斷

互聯網公司佈局AI的困局,反過來說也是華為的機會所在,對於華為來說,其有著更為全面的做與不做的思考。

首先,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是基礎,既然要搭建AI平臺,那麼無論需要落地的場景如何紛繁複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套通用解決方案,為各種智能能力的協同,提供基礎。

在這點上華為的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則打通了智能協同的各個維度,讓公有云、私有云、雲計算、端計算、邊緣計算、等無數場景得以整合,再配備獨創的達芬奇架構,可以讓所有高中低場景架構都能全面部署協同。

城市交通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現實場景,徐文偉在會上以深圳交通為例,今年6月華為與深圳交警合作,在坂田9個路口直接通過人工智能調度技術,控制紅綠燈策略,將過去的“車看燈”轉變成了如今的“燈看車”,讓該地區的車速平均提升了15%,這也是華為全場景落地的最佳案例。

其次,技術驅動依然是核心,徐文偉表示華為AI生態的第一核心,依然是不斷擴展自身的AI能力,保持技術上的領先。這點在華為對芯片研發的投入與重視就不難看出。

首先其在過去是第一家投入芯片研發的手機公司,麒麟960在華為手機上的應用也讓整個行業看到了華為的硬實力,而主打雲計算主場的昇騰910,其半精度算力達到256T,比目前的英偉達125T還高一倍,另外還有適配邊緣計算的昇騰310,最大功耗為8W,擁有8 TFLOPS半精度計算力,能夠讓邊緣設備充分運行。

與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華為做終端硬件起家,對硬件有著極高的重視程度,以及天然優勢,無論是終端還是雲端芯片,都需要落地到硬件層面的研發。

通過不斷的研發與提升,在技術上保持領先,這也是華為AI全場景落地到重要關鍵。

最後,真正的開放生態非壟斷思維,百度阿里騰訊這三家公司雖然在國內是互聯網巨頭,但實際上立足國際它們都尚未走出國門,只是停留於國內市場,沒有過跨區域,跨國協作的國際化運作經驗和視野,因此在生態的搭建上,獨佔思維過重,並不能做到徹底完全的開放。

華為作為一家國際化公司,需要與全球各國政府、當地企業打交道,需要面對各種不同的法律政策,不同的技術規範,等各種問題,合作遠遠大於競爭。

因此相比於BAT自然有著更為廣闊的視野與格局,打造出更開放的平臺,徐文偉表示,華為的平臺必須保證充足的開放性,以及公平性,讓更多的開發者、合作伙伴得到充分的價值。

對於華為而言做大市場蛋糕,比增加華為自身的市場份額更為重要,為此華為推動成立了GIO(Global Industry Organization),號召到了16家來自全球的標準組織,共同推進AI場景的生態落地。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華為的“AI+平臺+生態”的戰略佈局,正與其相符,華為雖然有著極強的技術積累,以及研發能力,但是並沒有想著一家獨大,而是通過自身的技術能力,賦能給更多的產業,同行,讓整個產業獲得更大的繁榮。

再回過頭來看華為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各國,各企業的深度合作對象,也正是因為華為有著居於下位,上善若水的思維,將他人的利益至於高處,最終才贏得了來自全球的市場與尊重。

華為的AI平臺戰略,也是華為這一基因的衍生,相信在日後也必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